(共36张PPT)
外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
第2课
(岭南版)五年级
下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评价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看,外国的艺术家在作品中也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丰富情感,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了解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可以开拓我们的审美视野和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
加莱义民(雕塑) 1886 罗丹(法国)
02
新知讲解
1884年至1886年。这一时期,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艺术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和探索。
欣赏·感受(一)
02
新知讲解
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加莱市被英军围攻近两年,即将沦陷。英王提出要城中选出六名地位高贵的市民,光头赤脚地献上城门钥匙并接受死刑,来换取城市的赦免。
欣赏·感受(一)
02
新知讲解
罗丹选择了六位义士走向城外、英勇就义前的最后时刻,塑造出义士们刚毅、愤怒、恐惧、痛苦和无奈等复杂的人物情感,尖锐的心理刻画和性格表现震撼人心。
欣赏·感受(一)
02
新知讲解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著名雕塑家,以其深邃的雕塑技艺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著称,创作了《思想者》、《青铜时代》及《加莱义民》等不朽之作,对欧洲近代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雕塑艺术的巨匠。
小博士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欧斯达治(最年长者)
情感状态:坚定而沉痛。
表现手法:他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迟疑和恐惧,神情刚毅。
紧握城门钥匙的中年人:
情感状态:悲愤而无奈。
表现手法:他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流露着悲愤,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茫然望着前方。
加莱义民(雕塑) 1886 罗丹(法国)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举手向天、目光向下的青年
情感状态:愤怒而无奈。
表现手法:他内心表现出无比的愤怒,举手向天,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着什么。
两手抱头的市民
情感状态:极度痛苦。
表现手法:他走在最后,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
加莱义民(雕塑) 1886 罗丹(法国)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用双手遮住眼睛的青年
情感状态:痛苦而绝望。
表现手法:他双手遮住眼睛,似乎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
蹙眉摊手的年轻人
情感状态:踌躇而无奈。
表现手法:他年纪较轻,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的神态。
加莱义民(雕塑) 1886 罗丹(法国)
02
新知讲解
现实主义雕塑是一种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强调对客观物象的写实塑造和深刻揭示,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或场景传达艺术家的思考和情感。现实主义雕塑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能够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它也注重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使作品在真实反映现实的同时,也充满了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同学们欣赏完上述罗丹先生的《加莱义民(雕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与大家一起分享。
欣赏·感受(一)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一)
罗丹的《加莱义民》不仅展示了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通过历史事件与人性情感的融合,传递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令人铭记。
我被其细腻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深沉悲壮的情感表达所震撼,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牺牲的伟大。
02
新知讲解
查波罗什人是古代俄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属于哥萨克人的一个分支。17世纪时,土耳其苏丹要求查波罗什人脱离俄国归顺土耳其。
画中描绘了一群勇敢、豪迈、热爱自由的查波罗什人,在他们的首领授意下,正围坐在来边用尖刻、嘲弄的语言给苏丹回信,耻笑土耳其苏丹的痴心妄想。
欣赏·感受(二)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国)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国)
明亮的眼神,思考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冷静神情、睿智的头脑。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国)
双手捧腹,仰头眯眼是典型开怀大笑的神情。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国)
戴黑帽的查波罗什人笑容满面,眼神轻蔑,表现出欢乐、自豪与对土耳其苏丹要求的蔑视,彰显民族团结与自信。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1891 列宾(俄国)
文书正忙着记录回信的内容,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专注与自豪。他可能是被某个巧妙的措辞所逗乐,同时也为自己能参与到这场表达民族自豪感的行动中而感到高兴。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的艺术特征分析,感受《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 》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艺术特征分析
构图布局:画面分为前景与背景,前景聚焦人物,背景拓展空间,增强叙事性。
人物刻画:个性鲜明,表情生动,展现不同情绪,增强生活气与戏剧张力。
色彩运用:丰富色彩层次,前景暖色调,背景冷色调,形成对比,增强深度与空间感。
光影处理:左侧斜射光线,增强立体感,引导视线聚焦核心场景。
02
新知讲解
欣赏·感受(二)
情感表现分析
民族自豪感与自由精神:查波罗什人面对强权不畏惧,展现俄罗斯人民的自由渴望与反抗精神。
团结与智慧:围坐商讨对策,体现团队精神与集体智慧,颂扬民族凝聚力。
幽默与乐观:轻松自在的态度,带有幽默感,反映俄罗斯人民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与幽默感。
02
新知讲解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1879年创作的著名历史画。长218厘米,宽375厘米,现存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描绘了兵变失败后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场景。画面构图严谨,人物刻画深入细致,情感表达丰富,展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悲剧和顽强意志。
小贴士
苏里科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03
艺术欣赏
看一看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中,近卫军士兵展现出不屈与悲壮,家属悲痛欲绝,彼得大帝孤立。画中细腻刻画了人物情感,展现了俄国历史的悲情时刻。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苏里科夫
03
艺术欣赏
看一看
《思想者》罗丹
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低着头沉思的形象,这个男子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有力的拳头触及额头的姿态,表现出他痛苦而又陷入绝望的沉思中。
04
实践练习
对本课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表情或动态的细节进行语言描述,并选择合适的词汇表达你的感受。
学习方法建议
例:
在《加莱义民(雕塑)》中,中央义民的表情坚毅而沉重,透露出不屈的尊严与悲壮之美,我感受到其“庄严”与“悲壮”的氛围。
在《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油画)》里,一位查波罗什人半蹲讲述回信内容,笑容自信不羁,眼神挑衅,画面生动且充满幽默感,传递出“自信”与“不羁”的气息。
04
实践练习
临摹某一作品局部,表现人物情感的细节,或尝试画出生活中的人物情感。
学习方法建议
被缚的蒙面男子画面构想:本图临摹《加莱义民》局部,捕捉义民哀伤低垂的脸庞与深邃眼神,姿态悲壮不屈;描绘了温馨家庭场景,父母慈爱,孩子纯真快乐,画面洋溢爱与和谐。
04
实践练习
临摹作品欣赏
张值 作品名称:加莱义民 材料:布上油画
杨之光 临摹《萨布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水墨画
05
知识拓展
古典时期:情感受制约,理想化表达。
文艺复兴:关注内心,细腻捕捉情感。
巴洛克:戏剧性,夸张动态。
洛可可:轻盈优雅,细腻表达。
新古典主义:理性内在,深刻心理。
浪漫主义:自由独创,象征夸张。
现实主义/印象派:真实生活,细腻情感。
现代/后现代:多元探索,深层内心。
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有怎么样的发展历史呢?
05
知识拓展
表达方式
外国:精细描绘形态、表情与动作,光影与色彩交织,深情跃然纸上。
中国:笔墨线条简练而富有生命力,墨色浓淡间,人物神韵与情感流露无遗。
审美观念
外国:追求真实光影与立体空间,情感在画面中立体呈现,震撼人心。
中国:意境深远,神韵飘逸,和谐平衡之美中,人物气质与精神状态跃然于纸上,引人深思。
外国美术作品人物情感表现与本国的差异。
05
知识拓展
文化背景
外国:美术作品情感表现受宗教、哲学、文学等文化元素影响,与特定历史传统紧密相连。
中国:美术作品情感表现体现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通过描绘自然、人生和社会题材传达感悟和理解。
外国美术作品人物情感表现与本国的差异。
05
知识拓展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人物分析
06
课堂评价
请分析一幅外国美术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并撰写一段200字的解读,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传达人物内心世界。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