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禁锢(ɡù) 诘责(jié)
黝黑(yǒu) 屏住(bǐnɡ)
B.胡髭(zī) 愚钝(dùn)
瞥见(biē) 轩昂(xuān)
C.畸形(jī) 穿梭(suō)
搓捻(cuō) 芦荟(huèi)
D.广漠(mò) 炽热(zhì)
繁衍(yǎn) 锃亮(zènɡ)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襟危坐 花团锦簇 冥思遐想 翻来复去
B.油然而生 颔首低眉 美不胜收 沓无消息
C.藏污纳垢 黯然失色 微不足道 油光可鉴
D.鹤立鸡群 意趣盎然 落影缤纷 诚惶诚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书法,具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强烈吸引力,它往往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力,它是中国文化的审美表征。
B.由澄泰乡选送的戏曲小品《错怪了他》关注社会热点,在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中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C.浙大校长林建华告诫新生: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
D.苹果作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公司,拥有着一支神秘的公关团队,他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品牌和产品的公开形象。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
B.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
C.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D.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女儿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5.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按要求进行修改。(4分)
去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①节目播出后,观众纷纷不断在网上留言,表示很受教育,会更加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光,更加孝敬父母。同时,“最美孝心少年”的孝行也让许多爱心企业慷慨解囊,②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让去年“最美孝心少年”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提高。
(1)第①句,病因: ;修改建议: 。
(2)第②句,病因: ;修改建议: 。
6.阅读下面读书卡中的语段,填写与之相对应的人物。(3分)
作品
人物
语段
西
游
记
A.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B.
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C.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7.在口语交际中,人们为了保持礼貌或者有意制造幽默,不直接说出心中的意思,而是曲折地表达言外之意,以得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画线句的言外之意。(3分)
一个诗人因作品不被人注意而求助于英国作家王尔德:“这帮无耻的家伙!居然以默不作声掩饰他们的无能。王尔德先生,我该怎么对付他们?”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王尔德轻轻地回答。
8.综合性学习。(5分)
在2015年5月10日母亲节来临之前,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吴玥同学在写“献给母亲的歌”作文开头,准备写一组排比句赞美母爱,但由于思绪中断,一时没法完成,请你试着帮她续写一句。(2分)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新;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母爱是 , 。
(2)杨佳莹同学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副关于“母爱”主题的残缺对联,请你根据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关内容,完成上联。(3分)
上联: , , 千古韵;
下联:哺鸦心,跪羊意,庭萱晚景万福情。
二、阅读与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9~13题。(13分)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耗子俯冲下来,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淡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善于观察并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9.通读选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0.“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1.第二段以“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作结有什么作用?(3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3分)
13.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文学著作。请你列举其中的两部。(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5分)
3.5米长的微笑
戚祥浩
①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几乎没见过她笑。
②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③临近中午时,她动手淘米、生火,动作娴熟。她边忙手中的活,边抬头看我,忽然说,“老师,您还不走?中午要饿肚子的。”我有些恼怒:“老师不会在你这里吃,但一定要等到你爸爸。”她显然紧张了,吞吞吐吐地说,“我爸爸不会回家吃饭的,老师您还是先回去吧。”我更加恼怒了,她分明淘的是两个人分量的米。
④一个瘦小衰老的男子进来时,她轻轻喊了声“爸”。男子见到我,愣了愣,竟径直离开家门,小跑着消失在远处。我吃惊得合不拢嘴。
⑤我不再对她抱希望,同学当中那几个调皮的男孩,却对她有了兴趣,喊她“苦瓜脸”“腌菜头”。尽管我一再制止,但她的眉头却锁得更深了。
⑥可有一天在校门口,我忽然发现她在笑。从那个岔路口拐到校门口,才3.5米远的距离。她笑着走过来,脑袋侧在一边,似乎没有瞧见我,径直从我身边走过。然而,那天的课堂上,她仍旧沉默,课间如过去般一个人将脑袋趴在桌子上。
⑦我有些不解,多日后,我在校门口又一次意外地撞见她。她侧着脑袋,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她从我身边经过时,我忍不住叫住她,问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显得很意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循着她的目光望去,竟发现她的父亲正站在不远处,身边有两副担子。她的父亲显然也发现了我,却垂下脑袋假装没看见。
⑧那天下课后,我留住了她,严厉地批评她:“你是不是觉得你爸在校门口摆摊很丢你的脸,你路过校门口时怎么不喊他一声爸,你每天第一个冲出教室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样做其实很伤你爸爸的心?”她紧紧地咬住嘴唇,眼泪一个劲地流。过了半天,她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口:“我爸爸他不会说话,我爸爸在校门口摆摊,我早点回去是为了做好饭等爸爸。”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
⑨我将声音放柔,对她说:“老师错怪你了,但你也要想一想,你爸爸这么辛苦,他最想看到的是你能取得好成绩呀!”
⑩她拼命地点头。从那以后,她的成绩果真直线上升,从班里的后几名蹿到前几名。尽管她还是沉默寡言,可由于她成绩出色,同学们都常围着她请教问题。她的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笑容。
又一次家长会,每个优秀生都要上台发言几分钟。那天,她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声音发颤:“以前不认真学习是看到爸爸工作辛苦,想早早出去挣钱,让爸爸轻松点……本来这次家长会我叫爸爸一定要来,可爸爸始终不肯,他怕别人知道他不会说话,会因此小瞧我,可我要说一声,爸爸,我爱您!”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这才明白,她父亲为何一再躲避我,他只是不希望女儿活在他的残疾阴影里,他是何等卑微而伟大的父亲!而她,总为父亲想得多一点,这么小就那么懂事,那天盼望我早点回去,定是为了替她父亲保守“秘密”。他们父女间的脉脉温情,没有理由不让我泪流满面。
14.从全文来看,小女孩的哪些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3分)
15.揣摩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分)
16.选文⑥⑦两段都写到了小女孩的笑容。请你展开想象,描写小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50字左右。(3分)
17.第⑩段写“她的脸上也渐渐地有了笑容”,从全文看,小女孩以前几乎不笑的原因有哪些?(3分)
18.有人认为题目“3.5米长的微笑”不好,因为微笑不能用长度来表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15分)
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班 超
二十年前,为了谋生,我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出租车。我上的是夜班,许多素不相识的乘客上了车,坐在我的后面,开始给我讲述他们的生活。有些人的生活令我吃惊,有些人的生活令我肃然起敬,有些人的生活令我欢笑、流泪,但最感动我的,是在8月的一个夜晚乘车的一位老奶奶。
那晚,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从小镇一个安静区域的一幢砖制四层公寓打来的。①当我到达那里时,除了一楼的窗户单独亮着一盏灯外,楼里漆黑一片。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司机会按一两下喇叭,等一小会儿,然后开走。凌晨2∶30,对于司机来说,一个黑暗的建筑物有太多坏的可能。
但我见过很多贫穷之人,他们把出租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除非嗅到真实的危险气息,我总是走到门口去找一找乘客。于是,我走到门前,敲响了门。
“等一下。”一个虚弱、苍老的声音传出来。接着,我听到在地板上拖什么东西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门开了。一个八十多岁的瘦小老人站在我的面前。她穿着印花裙、戴着一顶有面纱的筒状女帽。在她身旁,是一个小尼龙手提箱,我刚刚听到的就是她在地板上拖动提箱的声音。
房子看上去像多年没有人住的样子,所有的家具上面都罩着床单,墙上没有时钟和任何装饰物,厨房里没有餐具,在角落里,摆着一个装满照片和玻璃器具的纸盒箱。
“你能帮我把包放到车上去吗?”她说,“我想单独呆一会儿。然后,你能回来帮助我吗?我不是很有力气。”
我把提箱放到车上,回来搀扶老人。她挽着我的手臂,我们慢慢朝车走。她不停地感谢我的好意。
“没什么。”我告诉她,“我只是想以我母亲希望获得的服务方式来对待我的乘客。”
“哦,你是一个多么好的孩子啊。”她说。她的称赞和感谢几乎令人尴尬。当我们坐进车里后,她递给我一个地址,问道:“你能从市中心穿过吗?”
“那样就绕路了。”我回答。
“哦,没关系。”她说,“我不着急。我马上要去的地方是临终关怀医院。”
我从后视镜里看着她,她的眼睛闪闪发光。“我没有任何家人了。”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应该去那里。他说我的时间不多了。”
我轻轻地伸出手,关掉了计价表。“你想要我走哪条路线?”我问。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们穿过了整个城市。她指给我看她曾经做过电梯操作员的大楼、她与丈夫刚结婚时居住的社区。有时,她会叫我在一个特别的大楼或者街角处开慢一点儿,然后她不再说一句话,只是出神地凝视黑夜。
当第一道曙光透出地平线时,她突然说:“我累了,现在我们走吧。”
我默默地向她交给我的地址驶去。那是一幢低矮的楼房,就像一个小疗养院,门廊下有一条车道。当我停车时,有两个护理员马上走了出来。没有等我下车,他们便打开车门,把老人搀扶了下去。
我打开后备箱,取出小提箱,送到门口。此时老人已经坐到了轮椅上。
“我该付你多少钱?”她问,把手伸进她的钱包取钱。
“不必了。”我说。
“你得谋生呀。”她说。
“还有其他乘客呢。”我回答。
未加任何思索,我弯下腰给了她一个拥抱。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位老人一段开心的时刻。”她说,“谢谢你。”
没有再说什么。我又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然后走进了淡淡的晨光中。在我身后,我听到门关上了,那是一个人的人生之门关闭的声音。
那天,我没有搭载任何其他乘客,而是漫无目的地开着车,陷入沉思。 。
我们总是习惯地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是那些辉煌璀璨的大时刻——获得成功与荣誉,抓住了改变生活的机会,遇到赏识自己的人,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些被人们视之为微不足道的时刻,它们同样分外美丽,且能让灵魂如花朵绽放般舒展开来。②当老奶奶感谢我给了她一段开心的时刻时,我知道我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19.文章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事情,有何妙处?(3分)
20.文中画线句①属于环境描写,请你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1.“你给了一位老人一段开心的时刻。”请联系上文,分析老太太这样说的原因。(3分)
22.“那天,我没有搭载任何其他乘客,而是漫无目的地开着车,陷入沉思。”联系上下文,试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出“我”“沉思”的内容。(3分)
23.联系上文,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画线句②的作用。(3分)
三、写作(50分)
24.请以“有一缕阳光叫做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一、1.A(提示:B:biē—piē;C:huèi—huì;D:zhì—chì。)
2.C(提示:A:复—覆;B:沓—杳;D:影—英。)
3.B(提示:“抑扬顿挫”用来形容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它适用的对象是“声音”,不能用来形容“情节”。)
4.D(提示:A:“、”改成“,”;B:去掉“……”;C:“?”改成“。”。)
5.(1)词语重复;去掉“纷纷”或者“不断”。(2)主谓搭配不当;将“状况”改成“水平”,或者“提高”改成“改善”。)
6.A:沙僧;B:白龙马;C:孙悟空
7.示例:王尔德的意思是说:其实你自己也很无能,你最好也默不作声。
8.(1)示例:示例:一首歌曲,婉转深情。(2)示例:慈母线,游子衣,寸草春晖
二、(一)9.示例:描写列夫·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
10.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11.高尔基的话,运用夸张手法,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洞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12.示例:前文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精美绝伦。
13.示例:《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二)14.①“我”几乎没见过她笑;②她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③唯独她没有家长来参加家长会。
15.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小女孩担心“我”知道她父亲是残疾人,盼望“我”早点回去的心理。
16.示例:爸,您辛苦了!我要快点长大,出去挣钱,让您生活得轻松点,不再这么辛苦!我上学去了,爸,再见哦!
17.①家境贫寒,父亲残疾,母爱缺失,有心理阴影;②父亲终日辛劳,自己又无能为力,有生活压力;③学习成绩一般,受到同学嘲笑,有自卑感。
18.我认为这个题目很好,因为它一方面紧扣文章主旨,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从路岔口拐到校门口这3.5米距离中表现出的父女温情,令人感动;一方面设置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19.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情,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更利于直接表达“我”对老奶奶的情感。
20.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老太太的孤独,为下文引出老太太出门的情形做铺垫。
21.因为“我”非常耐心地陪她再次回到留下她生活痕迹和美好回忆的地方,了却她临终前的心愿。
22.如果这位老人碰到一位态度冷漠的司机,不答应她的要求会怎样?如果我拒绝了这次出车或者按一按喇叭就开走,又会怎样?如果我心情不好,拒绝与老人交谈呢?
23.结构上:和文章标题呼应,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主题——关爱弱势群体,尽显人间温情,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
三、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