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雁归来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雁归来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17: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大 雁 归 来
大雁,我们并不陌生,那么,你对大雁有哪些了解呢?
刚才同学们谈的是自己眼中的大雁,那么,大雁在环境保护主义者眼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一起走进《大雁归来》的世界。
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xǐ) 雾霭(ǎi) 窥(kuī)探
缄(jiān)默 狩(shòu)猎 凋(diāo)零
滑翔(xiáng) 顾忌(jì)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作者及《沙乡年鉴》简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林业学家、生态学家、科普作家,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从耶鲁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林业部门任职,1933年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一名教授,其后在威斯康星州买下一个农场。他根据农场生活的经历写出了他的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这部著作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观,一直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也被奉为环境保护运动的经典著作。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随笔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栩栩如生地记叙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搏斗,如歌如泣 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到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
阅读《大雁归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步骤一默读《大雁归来》,用简洁的语言完成动物名片,认识大雁
名称:大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迁徙规律:
◆摄食习性:
◆集群特点:
每年3月飞回北方,每年11月直飞南方栖息地。
食玉米等。
欧亚大陆、北美洲、非洲北部。
池塘边、沼泽地、沙滩等。
雁群是一些家庭或一些家庭的聚合体,数量往往是六或六的倍数。
2.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损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人类应该保护动物、珍爱动物。
阅读下面两段介绍大雁习性的文字,比较其语言风格的差异。
雁,鸟纲,雁形目部分种的通称。大型游禽,形略似家鹅,或较小……群居水边。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亦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行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
——《辞海》
从早到晚,它们一群一君地喧闹着往收割后的玉米地去。每次出发之前,都有一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可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那接着而来的低语,是它们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大雁归来》
《辞海》的语言客观、准确,科学地介绍了雁的习性。课文语言带有浓厚的情感,作者用拟人手法来描写大雁,将大雁视作具有高贵灵魂与品格的人。
阅读课文,摘录并赏析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探究作品使用文艺
语言的表达效果。
《大雁归来》(《沙乡年鉴》/[美]利奥波德/商务印书馆)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稳住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放下黑色的双足,它们的尾部在远方山丘的衬托下显得分外洁白。
☆"试探性的盘旋”"黑色的双足"“分外洁白"“静静地""滑翔”等,不仅写了大雁的外形、还描写了大雁下落的动作和姿态.由此可见作者观察之细致,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返回的雁群,不再在沼泽上空做试探性的盘旋,而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落下来,并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伸出双脚。
作者细腻地描写了返回的大雁从空中落下时自由、轻快的姿态,富有诗意美。“像凋零的枫叶”“摇晃着”“落下来”“伸出双脚”等词,表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动作及姿态观察得十分细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大雁、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阅读课文,摘录并赏析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探究作品使用文艺
语言的表达效果。
《大雁归来》(《沙乡年鉴》/[美]利奥波德/商务印书馆)


☆作品使用文艺性语言的表达效果:
阅读课文,摘录并赏析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探究作品使用文艺
语言的表达效果。
《大雁归来》(《沙乡年鉴》/[美]利奥波德/商务印书馆)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野性的诗歌”是作者对大雁直接的赞美。作者始终以拟人手法描写大雁,饱含深情地赞美了大雁高贵的灵魂与品格:坚定的信念、很强的联合观念、与自然和谐共生,大雁呈现出自由美好的生命状态,犹如一首“野性的诗歌”。
本文运用拟人手法,用抒情性语言,把大雁当作人来描写,更形象地展现大雁自由灵动、信念坚定、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和联合意识等美好品质,流露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赞美、尊重之情。
“我们”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品读相关语句,结合下面的材料,探究“我们”一词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材料】
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
……
简言之,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土地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美]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我们”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品读相关语句,结合下面的材料,探究“我们”一词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文中反复出现“我们”,充满了亲切的意味。“我们”可能是“我和我的学生”、“我”和家人,也可能包括大雁和其他动物、植物,甚至土壤、水等。“我们”将人与大雁、沼泽、农场等土地上的一切事物紧密联系,“我们”是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共同体。提醒人类要改变“征服者”的角色,将自己看作自然中的平等的一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热爱自然。
“我们”体现了作者博大的人文情怀和土地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观念。
五.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拓展延伸1.仿写: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
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明确:(示例)①一片落叶的飘零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层层叶子投向金黄的大地的怀抱时,秋天就来了。
②一只鸣蝉的死亡说明不了秋天,但当一片麦田更换了十月的新衣时,秋天就来了。
③一阵刺骨的寒风说明不了冬天,但当漫天凛冽的风夹杂着雪花时,冬天就来了。
④一棵树的叶子落光说明不了冬天,但当一片树林受不了十一月寒风的折磨时,冬天就来了。
2.为保护野生动物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呼吁全人类一起珍爱、保护野生动物。
明确:(示例)拒绝买卖,禁止伤害。
3.请联系课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1985年,首次迁移到昆明的红嘴鸥有9 000多只,到2015年已达40 500只。近年来,昆明已建成大量滇池湖滨湿地,许多候鸟都来昆明栖息繁衍。
材料二:仙鹤是我国境内重要的迁徙鸟类。它们的越冬地和中途停留地,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护,大多数都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材料三:1985年12月,昆明市政府公布了保护红嘴鸥的通告。1981年,国务院决定,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在我国开展“爱鸟周”活动,从2006年开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每年5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世界候鸟日”活动。
明确:(示例)人们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候鸟,使候鸟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让它们在迁徙途中受到的伤害减少,使其数量增加。(意对即可)
动物观察笔记:写一个片段,描写你正在观察的“动物朋友”,在描写中体现
出你的情感。
此刻,我正静静地坐在林间的小径旁,目光紧紧跟随一只悠然自得的小松鼠。它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闪烁着机敏与好奇,小巧的鼻子不时地嗅探着空气,仿佛在寻找大自然最隐秘的宝藏。小松鼠的毛发柔软而蓬松,如同秋日里最温暖的一抹阳光,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每当我轻轻挪动位置,它便敏捷地跳到另一棵树上,那双小爪子牢牢抓住树干,动作里满是自信与灵动。看着它无忧无虑地在林间穿梭,我的心也被这份纯真与自由深深触动,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片森林的一部分,与它共享这份宁静与欢偷。
1.下面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邀请(yāo) 迁徙(xǐ) 盘旋(xuán) 窥探(guī)
B.稀疏(shū) 缄默(jiān) 狩猎(shóu) 凋零(tiāo)
C.滑翔(xiáng) 顾忌(jì) 赌注(dǔ) 弥漫(mí)
D.瞄准(miáo) 雾霭(ǎi) 枯燥(cào) 沼泽(zhǎo)(zé)
【答案】C
【解析】A项,窥(kuī)探;B项,狩(shòu)猎;凋(diāo)零;D项,枯燥(zào)。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十一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B.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C.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D.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景观巧夺天工。
【答案】D
【解析】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而此处的“日出”属于自然景观,适用对象错误。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自己的想法。偷偷摸摸: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网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但昂贵的上网消费又使网民们心痛不己。
B.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C.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D.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答案】A
【解析】B项,主语不正确,根据句意“袁枚的晚年”应为“袁枚在晚年”,“袁枚”是主语;C项,“对于为什么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语句不顺畅;D项,“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动宾搭配不当。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