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选修三课件:1.3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7 18: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要求掌握:
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
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说:“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二:两年半的“中立”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独占鳌头。美国工业总产值1914年为二百四十九亿二千万美元,1919年为六百三十九亿七千一百万美元,增长156.7%。在大战期间,美国百万富翁增加了一万七千人。
美国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迄1919年,美国借给协约国的战债约一百亿美元,成了二十个国家的债主。它还把世界黄金储备的40%掌握到了手里。“中立”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1)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

原因:
①战争爆发前,美国同德国关系十分紧张
②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
③直接原因: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④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根本目的:捞取战利品、夺取霸权影响:(1)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美国对德宣战后,先手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失败。(2)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
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3)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军事、经济实力,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参战意向和潜在的人力资源还是鼓舞了深陷战争泥潭、死伤惨重的协约国各方。法国福煦元帅甚至说,”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2)、中国参战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中国的劳工在欧洲战场3)、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对德失败激化国内矛盾
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布列斯特和约》 标志:简要归纳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917年4月)(2)中国参战(1917年8月) (3)俄国退出(1918年3月) 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917
2、1918年战事
①德国西线进攻 1918.3~7
②协约国军的反攻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
后期第一次大规模反攻
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③德国投降原因战场失利加剧国内危机
基尔港水兵兵变,柏林工人起义概况:1918.11.11签署停战协定简要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1、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917年4月)(2)中国参战(1917年8月) (3)俄国退出(1918年3月) 2、同盟国集团的瓦解:(1)意大利倒戈(1915年5月) (2)德国在西线溃退(1918年) (3)奥匈帝国瓦解投降(1918年)(4)德国投降(1918年11月) 1、经济劣势美国战争后期的给协约国以巨大的经济援助一、大战的第三阶段 1917~1918
二、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
2、战略失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和阵地战、持久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重重: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在美国带领下,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
协约国的力量本课小结1914191519161917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马恩河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俄军夏季攻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美、中参战俄国退出德国投降奥匈投降战争结束了持续四年之久的一战到底
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美国的“中立”阅读材料与思考:材料二:威尔逊对德宣战演说: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利益作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和要求,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偿。材料一:漫画  思考:1、材料一反映一战前期美国对大战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反映美国对大战的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其目的真的是威尔逊所标榜的那样吗?你认为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美国参加一战的演说中说:“我们现在接受这种敌对国的挑战……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种权利已经得到了保障,而各国的信义和自由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如愿足矣。”而他在1916年7月10日的演说中说:“我们对全世界提供相当大的款项,应当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并且要全凭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管理这个世界。”威尔逊参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美国的参战不是为了捍卫人类的权利,维护世界和平,实际上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战后争夺世界霸权。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