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课件:6.3 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中学高中历史选修四课件:6.3 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17 18: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六单元傑出的科學家★他是……其雕塑和孔子、鲁迅等中华名人
一起“落户”在中华世纪坛曾是前清进士、同盟会员、
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建人中国地质学家
李四光 第3课 1889年 出生于湖北黄冈
1904年 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 专业
1905年 加入同盟会
1910年 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
1913年 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
1920年 回国,北京大学地质系执教
30、40年代 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并再
次赴英深造
1950年 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
长, 部长
1971年 卒于北京,享年82岁一、李四光生平年表为什么选择造船专业?
为何三次选择回国?
造船地质地质部 李四光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价值?二、李四光的科学成就第四纪勘探石油/寻找铀矿/预测地震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创立地质力学创立  科化石鉴定10条标准确定中国 冰川的存在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为重大工程选址服务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请回答:(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2)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1)他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在他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成功地发现了许多大型油田,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2)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 三、李四光评价 学术地位: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少年大志的精神,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严谨治学的精神。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精神品质: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杨帆同学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下列哪位是
他的先辈和同行
A.李时珍??? B.詹天佑??
C.李四光?? D.爱因斯坦课堂巩固:练一练2.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下列没有体现此特点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油田??????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预测地震??????????
D.修建京张铁路课堂巩固:练一练3.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
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他的贡献特别突出
①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1)材料一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
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
前景的背景是什么?建国初期,石油严重短缺;
国民经济恢复后和随后开始的工业化建设,使国家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
当时大多数中外地质学家认为中国是贫油国(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依据: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
史实: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勘探部门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
(3)结合材料,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总结李四光科研对现代化建设的贡献1、地质力学的运用:(1)勘探石油资源:①成果:发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江汉等大油田
②意义:a/推翻西方国家的中国“贫油”论
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资源:(3)预测地震:2、古生物学的运用: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为发展核能事业做出了贡献有利于加强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预防3、冰川学的运用:通过对蜓的种属研究,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在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
(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2、正式提出:1945年,
(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
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
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
(地质力学正式载入史册)
4、系统总结:60年代初,
(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地质力学概论》 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代表作?它们的学术地位如何? 成功运用:
1、寻找石油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2、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
3、 预测地震,有效加强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地质力学呢?作用: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
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强烈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灾难。除了两次亲临震区,周恩来总理还召集了探讨地震预报的专题会议。
地震预报在当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李四光认为,只要注意对断裂带的研究,并设置必要的观测网进行监测,再参考我国历代文献中丰富的地震资料,是可以对地震作出预报的。为了探索预报规律,李四光不顾高龄,深入邢台震区进行考察和研究,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的途径。后来,李四光曾对辽宁营口等地的地震提出了预见。事实证明,这些预见是正确的。 精心探索地震预报 蜓(ting亭),有孔虫化石的一类,壳为石灰质,多呈纺锤型。通过对蜓的种属鉴定,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含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先后顺序,为寻找和开发煤炭资源提供依据。 第四纪冰川 这是对距今最近的一个地质年代内(约200万年
前) 大片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冰川是
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一般冰川
为舌状。
李四光在20—30年代,在大同盆地、太行山麓
以及庐山等地,发现了大量冰川证据,经过长时间
的考察研究,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推翻了外
国人的错误结论,并最终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
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
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几年前,从长江下游所观察到的许多现象,迫使我提出在该地区某些地段有更新世冰川的结论。我的论据从根本上不同于那些所谓“正教派”的观点,他们是“科学的怀疑派”,拘守旧念,这种观点只能导致人们墨守成规,脱离客观规律。——李四光
结合课本,李四光提出了什么结论?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大庆油田风光20个世纪的前六十年,中国的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这严重束缚了中国的发展,也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1959年9月26号下午四点左右,在黑龙江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一座名为“松基三井 ”的油井里喷射出了黑色的油流,从而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这里,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大同被改名为大庆,“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之国庆的名字,从此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地点。据说,在《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他们为没能在侵华战争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所以,其实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想:拥有大庆,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幸福的事。 第四纪大冰川时代的冰川气候环境,对人类的进化、生物的演化、海水进退规律以及自然环境演变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在找矿、找水、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气候等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国民政府选拔六个人为孙抬棺送灵。选拔的标准是:一、与孙中山有密切关系;二、在辛亥革命中有贡献;三、对当时社会发展有重大推进作用。时任北大教授的李四光便成了这六人中的一员。 李四光的女婿
邹承鲁院士李四光的独生女
李林院士 一家三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