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 教学课件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咏鹅 教学课件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4-17 21:04:56

文档简介

《咏鹅》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
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材分析
《咏鹅》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八课《读读、唱唱》的第二课,本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作曲者运用古曲“关山月”的韵律为古诗《咏鹅》配音乐,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 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吟唱,使之感受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华夏情韵、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朗诵法、欣赏法、教唱法、聆听法、吟唱法、表演法
教学过程: 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师做律动。
师生唱歌问好,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 激趣导入,新歌学唱
导入歌曲
出示美丽的鹅图画。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
齐读古诗《咏鹅》。
3、出示歌谱
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师相机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板书:四分休止符)
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
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
、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巩固学习。
师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乐,拍手拍腿唱。(讲解拍的轻重)
3、两人合作拍手唱。
4、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5、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创作表演,自我感受
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的悠闲自在。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没有画画的同学,为画画的同学伴唱)
课堂小结
1.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 3.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
课件13张PPT。咏鹅 音乐中的动物咏鹅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3.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
教学重点:
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有限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咏鹅》1 1 ︱1 0 ︱1 2 3 5︱5 –︱1 16︱
鹅 鹅 鹅 , 曲项 向天 歌, 白 毛
1 5 3︱6 1 2 3︱2 – :︱1 –︱
浮 绿 水,红掌 拨清 波。 波。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拓展延伸听创声音感受意境学习歌曲听我唱大家唱小荷才露尖尖角我想唱我能跳我还能伴奏我要画下来我喜欢朗诵池塘音乐会听我唱大家唱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