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闯考】2015-2016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习题课件: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练闯考】2015-2016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习题课件: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18 14:35:47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单元滚动复习1.(2014,张家界)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不能用蒸馏水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3.(2014,临沂)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AB A4.据报道,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其任务之一是开采月球上丰富的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这一清洁能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5.(2014,长沙)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DA6.(2014,衡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7.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Mg的原子序数是12
B.Na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周期的序数等于
其原子的电子层数DC8.在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正确的是( )
A.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
B.小丹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C.小鑫说“区别在于能否够成物质”
D.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
9.(2014,济南)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易形成阴离子
D.该粒子呈电中性BC10.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滴水里的分子个数约为1.67×1021个:_______________;11.(2014,兰州)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氖原子________;
(2)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该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非常小2NeFe2+12Al12.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两种新粒子,它们的组成可用H3+和H3来表示。请回答:
(1)1个H3+中含有_______个质子、_______个电子;
(2)H3+和H3具有相同_______(填序号);
A.质子数 B.化学性质
C.电子数 D.质量
(3)画出构成H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32A13.(2013,滨州)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画出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是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11离子B和C最外层电子数14.(2014,张家界)如图,分别是钠、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2)钠、氧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3)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填序号);
(4)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达到稳定结构。22.99失去质子数不同C15.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反衬作用酚酞试液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浓氨水课件14张PPT。课题1 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基本特性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不断地运动;
(3)有一定间隙。
2.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概念: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1)基本特性相同:质量、体积都非常小,粒子间都有间隙,都在不停地运动。(2)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化学性质不同。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3.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一 分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分子的基本性质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原子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
知识点三 化学变化的实质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化学性质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的破裂原子分子原子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氧气  B.过氧化氢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2.(2014,北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ACD4.(2014,山西)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5.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1)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________________。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非常小6.如图所示,表示氢气和氯气(Cl2)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
(2)在反应中,氢气分子变成________,氯气分子变成________,它们相互结合成新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氯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因此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氢分子和氯分子氯原子氢分子氯化氢分子氯原子氢原子化合7.(2014,来宾)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的现象,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体积很小
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
A.水结成冰 B.水蒸发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氧气受压体积缩小
9.(2014,武汉)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C C10.(2014,铜仁)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5 mL水与5 mL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用肉眼看不见,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D.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11.(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瓶水变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水分子间的间隙中便于观察液面变化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液面低于刻度线且距离较远(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____(填“高”或“低”),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3)糖水是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有的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1)从图中可知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水分子和蔗糖分子混合物分子之间有间隙低(2)物质汞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3)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氧分子汞原子(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运动到B中后,形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无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在实验Ⅰ中已经可以证明了课件13张PPT。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变化。1.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对同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等的,但中子数却不一定与它们相等。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的种类。
3.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都由这三种粒子构成。 每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多少决定原子的种类。 知识点一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①原子是由居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②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弧线表示_________,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_____个(氦为______个),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______个,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均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原子中心的原子核核外电子中子质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以及核内的质子数电子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84失去电子4得到电子2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2.(2014,南昌)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BDB4.对“整个原子为何不带电”问题的猜想无意义的一项是( )
A.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B.质子的质量与中子的质量相等
C.原子中所有粒子也许都不带电
D.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5.氮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7”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弧线表示___________。
(3)弧线上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B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电子层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核带正电荷6.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4)带正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荷的是_____________;
(6)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____。质子、电子分子、原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质子原子分子、原子分子、原子7.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构成
C.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央,体积较大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电子在原子核外静止不动C A9.(2014,云南)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
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10.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CD1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③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⑤原子中不存在电荷,因而原子不带电。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 )
(3)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B×13.钠原子与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与氯原子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质子数      ②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14.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分别填入下列空格内。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很多,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如氦气、汞等;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2)氧原子中心有一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________,其外有8个_______作高速运动,由于每个_______带一个单位负电荷,_______不带电,所以整个________不显电性。原子核分子原子③失去17电子电子中子原子15.有A、B、C、D四种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为4个连续的数,B和D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A和C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已知B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1)根据以上事实填写下表。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分析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件14张PPT。课题3 元素1.元素
(1)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生物体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2.元素与分子、原子的区别及联系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构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1.若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则只有微观意义,只能表示几个原子;若元素符号前没有系数,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2.某些元素还可以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e”可以表示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 知识点一 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即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___________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__________;②表示这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质子数核电荷数拉丁文最外层电子数元素一个原子知识点三 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横行,______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
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图中“1”表示__________,“H”表示___________,“氢”表示____________,“1.008”表示______________。718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BDD1.(2014,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2014,上海)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3.(2014,泰安)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4.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5.(2014,安徽)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D6.(2014,河南)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7.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B A9.(2014,无锡)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原子序数是82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0.(2014,哈尔滨)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CB11.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H12.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FeSO13.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前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的元素(除“其他”外)属于金属的有______种,属于非金属的有______种。2CuH36O、Si、Al、FeHe14.(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氢元素______;
②2个铜原子______;
③氦气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ON(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5P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元素、一个氧原子3个硫原子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5个磷原子15.(2014,南宁)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3)画出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该元素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_______(填“周期”或“族”)。金属5失去In3+族课件14张PPT。课题3 元素1.元素
(1)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
(2)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生物体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2.元素与分子、原子的区别及联系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组成,只有种类,没有个数。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分子、原子是微观概念,用来描述物质的构成,既论种类,又论个数。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1.若元素符号前有系数,则只有微观意义,只能表示几个原子;若元素符号前没有系数,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2.某些元素还可以表示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Fe”可以表示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 知识点一 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即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_______________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点二 元素符号
3.元素符号: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___________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①表示一种__________;②表示这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质子数核电荷数拉丁文最外层电子数元素一个原子知识点三 元素周期表
4.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横行,______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
5.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图中“1”表示__________,“H”表示___________,“氢”表示____________,“1.008”表示______________。718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BDD1.(2014,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2014,上海)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3.(2014,泰安)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4.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5.(2014,安徽)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元素符号是Ga
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g BD6.(2014,河南)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7.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原子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B A9.(2014,无锡)稀土元素具有重要用途,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铈属于金属元素
B.铈的原子序数是82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10.(2014,哈尔滨)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CB11.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H12.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FeSO13.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按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写出前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壳中的元素(除“其他”外)属于金属的有______种,属于非金属的有______种。2CuH36O、Si、Al、FeHe14.(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氢元素______;
②2个铜原子______;
③氦气______;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ON(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S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5P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元素、一个氧原子3个硫原子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5个磷原子15.(2014,南宁)广西矿产资源丰富,铟的生产规模居世界同类企业首位。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的信息,图2是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铟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铟原子容易______电子形成铟离子,铟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
(3)画出第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该元素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_______(填“周期”或“族”)。金属5失去In3+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