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17环境变化以后(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17环境变化以后(课件)(共21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1 16: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大自然中的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总是
在不断地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
 当季节更替时,生物会用哪些方式来适应?
雷鸟会变换羽毛颜色
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
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
 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
 当季节更替时,生物会用哪些方式来适应?
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生物还能适应吗?它们会面临哪些挑战?
旱灾
雪灾
旱灾使得生物缺水、脱水、生病甚至死亡。
雪灾使得气温极低,冻伤或冻死动 植物,动物刨开雪层找食物时容易受伤或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生物还能适应吗?它们会面临哪些挑战?
土壤沙化
森林火灾
土壤沙化使得土壤水分、养分流失,
植物的种子被风吹走、幼苗连根拔起、
禾苗被吹干,草场退化,动物缺少水
分和食物被迫迁徙甚至死亡。
森林火灾烧毁林木,益兽益鸟减少,甚至造成人畜伤亡,还会破坏土壤,更加不利于生物生活。
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生物还能适应吗?它们会面临哪些挑战?
海水倒灌
火山喷发
海水倒灌造成土壤盐碱化,土地荒芜,植物无法生长,还会加剧水污染,影响人类生活
火山喷发影响周围环境,导致气温下降,火山灰影响生物呼吸,产生的酸雨造成危害,导致生物死亡甚至灭绝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的、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这些灾害性事件。
当生物无法适应这些变化时,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人们普
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就是由于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
大约 6500 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大量的粉尘,扩散至整个大气层,导致地球持续数月处于黑暗状态,以恐龙为首的许多生物灭绝。生物史上的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大约2万年前,气候变暖,猛犸象被迫向北方 迁 移。 由于栖息地缩小,草场植物减少,猛犸象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数量锐减,最后灭绝。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改变?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什么影响?
1
砍伐森林
2
城市扩张
砍伐森林会破
坏植被,造成水
土流失,破坏生
物的栖息地。
城市扩张使得土地资源短缺,
土壤结构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缩小,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改变?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排放废气
4
石油泄漏
排放废气使大气受到污
染,产生温室效应、酸雨,
臭氧层被破坏,威胁动植
物生存,损害人体健康。
石油泄漏造成海洋污染,导致
鱼群死亡、一些珍贵的海生资
源丧失。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
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
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
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物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
坝修建的水电站,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
大大影响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的减少甚至灭绝。目前,
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
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评估下面哪种鱼道的设计更合理。
原生态式鱼道将鱼类通行的自然鱼道与人工鱼道相结合,更符合鱼类习性,能提高过鱼效率。例如鱼道全长10千米,其中自然鱼道6千米,人工鱼道4千米,两类鱼道有效结合给鱼类提供了更适宜的水流条件,更接近自然条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横隔板竖缝式鱼道,能以调整过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近代鱼道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路规划修建一条铁路,你如何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
① 尽可能绕避 ;
② 根据藏羚羊的迁徙规律等,在相应的地段设置通道,以保障藏羚羊正常生活、迁徙和繁衍 ;
③ 通道形式有桥梁下方、隧道上方等;
④ 听取野生动物专家、环保部门、当地牧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