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2025.01
本试卷共10页,25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并
把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
2.请按照要求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视为无效。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温馨提示:请你在答题时做到书写规范、端正,保持卷面整洁。
总导语:学海无涯,贵在习而有径,贵在“做中学”。为将所思所学凝结
成学习成果,七年级备课组老师拟带领同学们制作一本语文学习成长札记。邀
请你一起参与,期待你的精彩表现!
序章“学”在基础,我会用
一、作为策划组成员,请你根据老师的修改意见完善学习札记的序言,完成1-7题。(23分)
序言
步入初中,我们来到了人生的新站点,也迈上了语文学习的新台阶。
我们吟咏春夏秋冬,感受生生不息:混着各种花香的湿润空气扑面而来,水藻将终年贮蓄的温
暖献给济南,四季的别样雨幕带给人独特的生命感悟。
我们领略世间万象,获得生命启迪:聆听美女蛇的故事,在百草园中与“小鲁迅”追忆快乐的
童年;凝望夏日荷叶与红莲,在风雨中感悟母爱的庇护;①徜佯yg于山水画卷,在金色的回忆
中汲取催人奋进的力量。
我们展开想象之翼,探索广袤世界:跟随安徒生笑看众人对“新衣”随声附和的丑态,体会童
心的可贵:在女娲抟土造人使天地焕发②篷pg勃生机时,明晰中华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神话
阐释:从蚊子和狮子的一场较量之战中,思考弱小与强大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不仅聚焦于书本知识,更要领悟生活中无字之处所蕴含的智慧。【甲】挺拔的青松,教会我
们正直不屈:潺潺的溪流,教会我们持之以恒【乙】通过向万事万物学习,使我们的心灵获得成长。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1.该文段有两个错别字,请将它们准确、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①徜yng
②péng
(2分)
2.划线句【乙】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写下来。(2分)
修改后:
3.为了让学习札记更有文化韵味,小语打算把“学”的汉字起源补充进序章,请完成以下探究。(4分)
甲骨文的“学”,上部是双手
学(學)x知6
捧着算筹,下部是①,本义指学
习的场所。
金文的“学”,另外加了“子”
斜
字,强调学习的主体。后来,还引
申指②,如博学多才、品学兼优。
《论语》中,开宗明义第一个
學
字就是“学”,
“
③
④?”足见圣贤对我们的殷殷期
许、深深寄托。
4.请仿照最后一段的划线句【甲】,续写两个小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挺拔的青松,教会我们正直不屈:潺潺的溪流,教会我们持之以恒:
巍峨的高山,
;辽阁的大海,
5.以下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词语性质由语境确定,文中加点词“贮蓄”“快乐”“场”依次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D.学习语文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声韵之美。比如朗读第2段“我们吟咏春夏秋冬…”
时,应该用愉悦的语气和轻快的语速读出“生生不息”之感。
6.为了更好地整理学习札记,小语想邀请小文前往图书馆借阅纸质书,小文质疑道:“为什么要
看纸质书呢,上网搜索不是更加方便快捷吗?”请结合你阅读纸质书的经验,回应小文的质疑,
注意语言要得体。(3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