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18: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B.
C.4
(本试卷共21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D.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D.
A.慰勉(wèi)
怦然(ping)
花瓣(ban)
迫不急待(j1)
B.凭添(p1ng)
汲取(j1)
砸碎(zh6)
茫然无措(cuo)
C.缄默(jian)
称职(chen)
枯躁(zào)
鸦雀无声(qè)
D.气概(gdi)
搁置(g)
秕谷(bI)
拈轻怕重(nia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东北,滑冰是一项有着
魅力的运动。
是踩着冰刀在冰面上轻舞飞
扬的曼妙,还是坐着雪车滑行时
的快意,这些都是来自冬天最慷慨的馈赠。在大
自然的鼓励下,东北人民已经
了与寒冷共存的奥秘。
A.特别
无论
风驰电掣
看透
5.古
B.独特
无论
风驰电掣
参透
(1)
C.独特
不仅
风风火火
参透
(2)
D.特别
不仅
风风火火
看透
(3)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妇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
(4)
视死如归;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时代,英雄们负
(5)
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这些英雄,不只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更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
第1页(共10页)
器国全王
A“育梁”这个词在句子中使用的是它的比响义。
且。“信仰~是名词,“崇敬”是动词,“凝聚”是形容词。
C.“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都是褒义词。
D.画线句是病句,应改为: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
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
6
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海的
女儿》《丑小鸭》等。
C.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早期所作“问题小说”具有反封建意义,散文、
诗歌讴歌童心和母爱。后期作品以儿童文学为主。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
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2)对比手法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篇,仿照示例,
结合名著内容,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3分)
《四圣试禅心》(出自《西游记》)
《五猖会》(出自《朝花夕拾》)
示例: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将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单
调乏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儿童热爱自然的心理,同时表达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5.古诗文默写(6分)
(1)水何澹澹,
(《观沧海》)
(2)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处想[《秋词(其一)》]
(4)
,
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5)李商隐在陂雨寄北》中,想象日后相见情景,暗示着今日思念之深的诗句是:
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
第2页(共10页)
鬣国生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