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五)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五)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1 06: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长沙市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五)
地理试卷
时量:75分钟总分:100分
得分: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农业在田间管理中,认为田间土壤、作物的特性是均一的,采用统一的施肥时间、施肥量;精细农业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农作物生长变化的一种田间管理手段。下图示意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三链耦合”。完成下面小题。
1. 与传统农业相比,精细农业田间管理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丰富 B. 农业基础完善 C. 3S技术发展 D. 种植技术成熟
2. 现代农业“三链耦合”实现,主要促进我国()
A. 农业可持续发展 B. 城乡差距缩小 C. 粮食安全保障 D. 产业结构优化
3. 推测精细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三链耦合”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科技 C. 政策 D. 物流
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呈现出短时段流动、农村人口占比高、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为主的特点,但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并不高。下图为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不同省份选择空间分布格局图(箭头粗细代表人数多少)。完成下面小题。
4. 与迁入华北、华东相比,东北人口迁入西南地区的迁移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较远②文化相近③经济较差④气候较差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域外其他地区落户积极性总体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户籍落户政策吸引力小 B. 地区人文环境差异较大
C. 人口流动管理政策严格 D. 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福利
6. 推测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式流动给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整合 B. 加重东北年轻人抚养比
C. 有效完善当地基础设施 D.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壤中暴流主要指在降水过程中,由于山坡表层透水性很强,降雨会快速下渗并蓄积在相对不透水层或者土壤—基岩界面上,形成了土壤暂态饱和区,进而产生饱和(或近饱和)侧向流动现象,区别于水体在土壤非饱和区的流动,是诱发自然灾害的重要的产流机制之一。非饱和土是指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空气,土壤中的水分不完全饱和的状态。下图为壤中暴流形成机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包气带中甲、乙、丙、丁的合理分布是( )
A. 枯枝落叶层、沉积层、有机质层、风化层
B. 风化层、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层、沉积层
C. 枯枝落叶层、有机质层、沉积层、风化层
D. 有机质层、枯枝落叶层、风化层、沉积层
8. 壤中暴流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①土壤入渗率上层小、下层大 ②水源供给量充足
③饱和带透水性强 ④坡面坡度较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以下地形区中,滑坡灾害多由壤中暴流诱发的是( )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东南丘陵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群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是利用枯竭的地下天然气藏改造而成的,包括大张坨、板南等11座地下储气库。该地下储气库群主要承担京津冀地区天然气“错峰填谷”任务,是京津冀地区能源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大港油田大张坨地下储气库地表集注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群向京津冀地区输送天然气主要时间段是( )
A. 11月至次年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
11. 与人工开挖的地下储气库相比,大港油田利用枯竭气藏建设地下储气库群的主要优势是( )
A. 安全性高 B. 恒温恒湿 C. 储气量大 D. 运维成本低
高空急流和低空急流是存在于对流层或平流层的强西风带,其中未能形成暴雨天气的低空急流称为空急流。研究发现,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对南疆暴雨有重要作用,南疆一半以上的大雨和暴雨日中都伴有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图1示意南疆地区暴雨过程,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向西推进至78°E,与翻越帕米尔高原的低空西风气流相遇。图2示意空急流过程,其是从图1发展而来的。完成下面小题。
12. 推测乙、丙两地的湿度情况分别是( )
A. 湿度高;湿度低 B. 湿度低;湿度低 C. 湿度低;湿度高 D. 湿度高;湿度高
13. 结合材料和图示分析,暴雨过程中空气湿度最小的地区可能是南疆的( )
A. 东部 B. 西部 C. 北部 D. 南部
14. 推测塔里木东风低空急流对南疆暴雨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水汽条件 B. 形成上升气流 C. 促进逆温形成 D. 利于气温降低
日光温室外覆草苫,可在夜间实现有效保温。日光温室揭盖草苫的时间与多种因素有关,左图我国北方某地日光温室结构,右图示意不同朝向的温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国庆至元旦期间,北方地区同一日光温室的最早揭草苫时间( )
A. 逐渐提前 B. 逐渐延后 C. 先提前再延后 D. 先延后再提前
16. 与朝向正南的日光温室相比,朝向南偏西的日光温室( )
①最早揭草苫时间提前②最早揭草苫时间延后
③最晚盖草苫时间提前④最晚盖草苫时间延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考队员考察黄河的晋陕峡谷时发现,距今800万年前,东亚夏季风开始显著增强;此时,阴山、吕梁山也快速隆升,断层发育,形成大量碎屑物质。晋陕峡谷(图中虚线部分)以北甲处地层的河流沉积物来自附近的吕梁山,峡谷南北两侧的水系尚未贯通。距今130万年前,晋陕峡谷中部的分水岭在内外力作用下贯通,促进现代黄河水系基本形成(图1)。图2为晋陕峡谷以北甲处地层剖面及实地考察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1)与现代黄河相比,分析130万年以前(即晋陕峡谷未贯通前)黄河水系特点存在差异。
(2)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说明当时晋陕峡谷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出现的变化。
(3)从自然要素变化角度,推测晋陕峡谷贯通的基本过程。
(4)指出进一步证明晋陕峡谷贯通还需要寻找的证据并说明理由。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已被提升到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要求较高)作为数据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的容器在全球数据价值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布局受市场需求、成本、政策等因素影响。在聚集力与分散力的共同作用下,全球数据中心形成了聚集增长、点状生长和邻近扩张等模式(图)。全球尺度上,多数地区表现为聚集增长,形成三大增长核心,而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城市尺度上,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出现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的空间扩张方式,并循环反复。
(1)描述点状生长模式数据中心的布局特征,并据此分析非洲地区仍处于点状生长模式阶段的原因。
(2)阐述数据中心在发展初期在某些城市聚集,之后向周边邻近城市扩张并循环反复的区位选择过程。
(3)简述数据中心的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9.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某沙漠内散布大量高大沙山(约20000km )和湖泊(约20km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70mm,水面蒸发量约2000mm。沙漠中湖泊水量的补给来源引起了科研小组的关注。
科研小组一研究发现:
相对于平坦沙地,沙山增强了降水下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沙山表层0.3m以下为湿沙层;多次降水实验发现15mm的一次降水能下渗至0.3m深。假设“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如18mm的一次降水补给地下水3mm),则可根据每年超过15mm的降水场次及相应降水量(数据省略)计算出“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
科研小组一基于“沙山区降水对地下水的年补给量多年平均值约8mm”的推断,通过计算发现“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大于湖泊的年蒸发量(如下图示意);若忽略地下蒸发,当地降水足以维持湖泊水量的稳定。而科研小组二则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并猜测“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主要补给来源可能是通过深层大断裂获得的沙漠区域外水量。
(1)科研小组一计算了“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和湖泊的年蒸发量(以m3计)。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2)科研小组二认为“一次降水超过15mm的部分都补给地下水”的假设不合理,列出2条反对理由。
(3)为验证猜测,科研小组二计划选择湖泊的水温、水位、水化学成分等指标进行监测。针对其中任意2个指标,分别说明其选择依据。
长沙市一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五)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1. C 2. A 3. A
【答案】4. B 5. D 6. A
【答案】7. C 8. C 9. D
【答案】10. A 11. D
【答案】12. A 13. A 14. B
【答案】15. D 16.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答案】(1)流程较短、流域面积较小;部分河段流向相反;流域内湖泊众多等。
(2)降水增加,气候变得湿润;河流径流量增加,含沙量增加,流域面积扩大;植被覆盖率增加等。
(3)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降水增加,水系发育,同时峡谷上游地区地壳抬升或北部地区河流把附近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湖盆堆积抬高湖盆(河(湖)水位超过晋陕峡谷地面高度),峡谷地区地壳下沉(海拔低于上游地区河(湖)水位),峡谷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性松软,峡谷南北两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加强,流水切穿峡谷、山脉,促进贯通。
(4)证据1:乙处河流沉积地层发现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
理由:河流贯通后,晋陕峡谷以北地区的沉积物可以在乙处堆积。
证据2:乙处近地表的上下地层沉积物来源区存在差异。
理由:乙处地层的下层的沉积物来自附近地区,上层的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说明峡谷贯通。
18.
【答案】(1)特征:点状生长模式数据中心布局相对分散;数量较少,形成局地的小核心。原因:非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数据中心建设相对滞后,分布较少;非洲地区凭借其市场广阔、成本低廉、政策优惠等优势,增强了区域集聚力,吸引数据中心布局。
(2)发展初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市场需求较大,吸引数据中心聚集;之后,由于区域成本上升、竞争压力增加、政策限制等开始向周边具备区位优势的邻近城市扩张;扩张后在新的区域又重新聚集增长,形成新的核心区,循环反复。
(3)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数据中心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中心是我国数字化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数据中心的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的建设发展有利于带动就业等。
19.
【答案】(1)沙山区地下水的降水量补给量:8/1000×(20000×10002)=1.6×108(m )
湖泊的降水年补给量:70/1000×(20×10002)=1.4×106(m )
“沙山区地下水—湖泊”系统的降水年补给量:1.6×108+1.4×106=1.614×108(m )
湖泊的年蒸发量:(2000/1000)×(20×10002)=4×107(m )
(2)
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以下后仍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下渗至0.3m前会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会有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在下渗过程中可能在沙山下部以径流或泉水的形式渗出地表(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该部分降水可能有一部分未下渗,在地表形成径流(最终消耗于蒸发),忽略该部分蒸发消耗会增大地下水补给的估算量。
(3)
水温: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水温较高且稳定,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温的季节变化小且年均水温明显高于平均气温(冬季水温明显偏高且稳定);水位: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地下水量稳定(不受当地降水影响),如果监测到湖泊水水位季节变化小(稳定),且与当地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相关性(不受当地降水影响);水化学成分:流经深层大断裂带的水,含有较高的深层地质背景矿物(锶/硒/锂/锌/偏硅酸等)化学成分,且水中矿物含量稳定(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PAGE
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