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5 Education Writing Workshop: A Picture Description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与任务分析】【文本分析】【主题意义】本单元的主题是“Education”,即“教育”。本课为本单元的写作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表面含义,推测图片的隐含含义,进行较为准确的描述。学生学习如何描述图片,通过表面现象看到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属于“人与自我”主题。【主要内容】本课的写作范文描述了一幅图片。图片中一位身着围裙戴着帽子的男子,在大雨中依然到花园里浇花。这意味着这个男人喜欢例行公事,做事情之前不假思索,敷衍了事。因此,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总体信息是,在日常事务中,有计划和固定的时间安排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被时间表控制,有时候我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灵活调整日常安排。【文体结构】本课的语篇体裁属于说明文。文章结构清晰,共四段。作者首段简要介绍,引入话题。第二段对图片进行了描述,第三段对图片进行了分析,最后一段总结了图片的隐含含义。【语言修辞】作者在描述图片内容及表达图片隐含含义时,使用了表达原因的连接词,如because, for, as。同时,文章每一段都有短语、句型供学生学习使用。在第一段引入部分,作者使用了When I first look at this picture和when looking at it more closely…等。在第二段描述图片内容时,作者使用了In the picture, We can see, The drawing is entitled…等。在第三段分析图片时,作者使用了This implies that…。在第四段总结图片隐含含义时,作者使用了The overall message we can take from this picture i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It is important not to…, we need to…等。【作者意图】作者希望学生通过本篇文章了解如何描述图片的内容,并通过图片的内容推测图片的隐含含义。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现象剖析事物的本质。【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北京郊区二类校高二普通班学生,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愿意参与课堂。班级内部学生水平稍有差异,部分同学表达能力较弱。已知点:在话题知识方面,学生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了解了教育的概念、影响、目标,多维度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获取了关于批判性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事实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学会理解与思考。本课是在此基础之上,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现象剖析事物的本质。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基本能够获取、梳理、整合文章的事实性信息,形成结构化知识。发展点: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如何描述图片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图片的表层含义推测其隐含含义,完成写作。障碍点:学生在描述图片内容时,可能会出现描述不全面、主次不清楚的情况,在推测图片的隐含含义时存在障碍。因此本课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问题,深入思考。
第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在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1. 匹配段落标题,梳理范文的基本结构;(教学重点)2. 获取、梳理范文中的细节信息(如关于图片内容的细节信息,图片的隐含含义等),并总结描述图片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3. 提取范文中表示原因的连接词及每一部分的功能句;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与步骤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时间与互动模式
1. 匹配段落标题,梳理范文的基本结构; Step 1 Lead in1. The teacher tells students the task of the class is to describe picture A.2. The teacher shows picture A to students. Students look at picture A and discuss with partners:·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How would you describe the boy on the left and the boy on the right What lesson do you think the picture is trying to teach us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明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谈论图片内容,激活学生已知,为接下来的写作任务做好准备。 学生能够回答与图片相关的问题。 PW/CW5’
Step 2 Read for structureStudents look at picture B, read the essay and match each paragraph with the correct headline. 引导学生匹配段落标题,了解范文的基本结构。 学生能够正确匹配段落的小标题。 IW/CW5’
2. 获取、梳理范文中的细节信息(如关于图片内容的细节信息,图片的隐含含义等),并总结描述图片的方法; Step 3 Read for content1. Students read paragraph 2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How can we describe a picture 2. Students read paragraph 3&4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y does the man water his flower on a rainy day What lesson is the picture trying to teach 引导学生获取和梳理范文第二段中作者所描述的图片内容,并总结如何描述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取和梳理范文中的其他细节信息,进一步了解范文的内容,并总结出如何分析图片内容,推测出图片的隐含含义。 学生能够找出范文中的细节信息,并以此总结出描述图片的方法。 IW/PW/CW20’
3. 提取范文中表示原因的连接词及每一部分的功能句。 Step 4 Read for language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underline the linking words in the text that are used to give reason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in each part. 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表示原因的连接词及每一部分的功能句。 学生能够找出范文中表示原因的连接词,并能画出自己写作中可以使用的功能句。 IW/CW10’
作业布置 Homework: List more linking words that are used to give reasons, more useful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在本课结束时,学生能够:1. 判断所给句子的功能,并使用所学连接词和短语,完成句子写作练习;2. 依据写作框架,结合图片内容,完成写作提纲;(教学重点)3. 根据写作提纲完成初稿;(教学重点)4. 对照评价标准,完成同伴互评,并分享。(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与步骤 设计意图 评价要点 时间与互动模式
1. 判断所给句子的功能,并使用所学连接词和短语,完成句子写作练习; Step 1 Lead in1. The teacher shows some sentences.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s and decide in which part of the essay the sentence can be used 2. Students write 2 sentences about picture A, one using linking words, the other using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r sentences.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判断所给句子的功能,并使用所学语言完成句子,内化所学。 学生能够判断所给句子的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句子练习。 IW/CW5’
2. 依据写作框架,结合图片内容,完成写作提纲; Step 2 OutliningStudents complete the outline of their essays based on what they have learnt. 引导学生明确框架,初步构思写作内容。 学生能够列出写作提纲。 IW/CW5’
3. 根据写作提纲完成初稿; Step 3 DraftingStudents write the first draft based on the outline and the Writing Help. 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范文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进行写作。 学生能够结合范文中的结构、内容和语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稿。 IW15’
4. 对照评价标准,完成同伴互评,并分享。 Step 4 Editing and sharing1. Students edit the essay in pairs with the help of the Peer Editing Sheet.2.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ssays, recommend an essay and present it in class. 引导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与交流,根据同伴互评和讨论结果完善初稿。 学生能够对照评价标准对同伴的初稿进行评价,并根据同伴的修改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初稿。 PW/IW/CW15’
作业布置 Finish the second draft. 引导学生提升、修改初稿。 学生能够参考范文、课堂展示的优秀作品,进一步修改提升。 CW1’
教学反思
教学特色:1. 设计多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图片的表层含义和隐含含义。本节课首先引导学生获取和梳理范文第二段中作者所描述的图片内容,总结如何描述一幅图片,获取图片的表层含义;其次引导学生获取和梳理范文中的其他细节信息,进一步了解范文的内容,总结出如何分析图片内容,推测出图片的隐含含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逐步思考、总结出如何有顺序、有主次、有逻辑地描述图片,准确获取图片的隐含含义。2. 充分发挥同伴互评的优势。在第二课时的授课过程中,学生根据同伴互评表进行作文互评,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3. 关注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在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本课也关注了学生语言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表示原因的连接词及每一部分的功能句,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语言完成句子,内化所学,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问题反思与改进:在写作环节,学生描述的是教材上的同一幅图片,图片内容及其隐含含义都较为简单。为了更好地内化所学,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幅不同难度的图片,供学生自主选择。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