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从地势、降水、气温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人文差异及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2
【导学过程】
【情境引入】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做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而且能感受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地理差异显著的原因。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以及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
一、地理差异显著
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
(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部长夏无冬,北部长冬短夏。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降水
1、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二、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
1、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2、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回顾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农业
1、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2、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植被
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地形
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区域
1、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2、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看图思考:亚热带、暖温带根据什么分的?
【合作探究】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课堂小结】
1、从地势、降水、气温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2、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练习设计】
选择: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依据( )划分的。
A、自然区域 B、经济区域
C、行政区域 D、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
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秦岭
C、天山 D、昆仑山
3、兼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省区是( )
A、藏 B、川 C、甘 D、内蒙古
4、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北侧的是( )
A、河南 B、山西 C、湖北 D、四川
5、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吻合的是( )
①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④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四大地理区域的类型及划分的标准。2、四大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
四大地理区域
【自主学习】
1、举例说出我国都有哪些类型不同的地理区域?
2、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分别表示什么?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有没有相似性?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哪条等温线最接近?
6、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确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8、青藏地区与哪个地势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
9、青藏地区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合作探究】
四大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
【课堂小结】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类型和特征。
【练习设计】
一、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
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
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如图中用字母表示)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
A a.气候因素
B b.地形因素
C c.夏季风的影响
二、下列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北方地区
B北京 南方地区
C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
D上海 青藏地区
课件18张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RJ)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创设情景设疑思考:假期中有的同学外出探亲或跟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哪位同学能够从中国地图中大致确定你去的地区,你看到的景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没有不同,具体有哪些差异?
学生活动:谈论各自外出的见闻,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从而引入新课。图释导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要点突破:要点一:四大区域及界线的确定:ABCD①②③季风气候地形地理差异显著要点二:南、北方自然、人文差异的原因分析。自然、人文差异农作物 --- 气温
传统民居---降水农耕制度---气温传统交通---降水
气候主导因素要点三:西北、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及其人地关系1.西北地区——干旱远离海洋
山岭阻挡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人口交通畜牧业灌溉农业植被河湖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ABCD①②2.青藏地区——高寒自然景观农业生产能源资源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大河源头
高寒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太阳能地热能水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西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1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2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
我们再来看看如下几幅图片,并且跟刚才一样,试试可以得出那些结论。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等降水量线一、填空:
1、根据各地的 、 和 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2、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 带和 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 带和 带。
3、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 、 、 三级。练习设计二、选择:
1、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沪宁杭地区 B、湿润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山西能源供应基地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3、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 )
A、第一、二位 B、第三、四位
C、第五、六位 D、第七、八位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结束语课件15张PPT。第二课时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图释导学我国共分为四个大的地理区域,如图所示:四大地理区域中国地形图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你知道哪些地理区域的划分呢?温度带干湿区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郑州有哪些身份?自然区划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同类型区域尺度不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CAB思考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P5-6)界线C界线A界线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秦岭—淮河以北、
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横断山以西、
喜马拉雅山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季风区的南部地区、
1月0 ℃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非季风区、
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海拔高(4000M以上),气候严寒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西北荒漠华北平原江南水乡青藏高原中国地势图我国地理区域图 1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本课的学习,认识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状况及其主导因素。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以后啊,要继续保持这种善于动脑子,善于共同探讨的优良学习风气。课堂小结练习设计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恰当的地方填注: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界线相吻合。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与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河的分布大体一致,它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一月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我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