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同学们,学校组织大家晚自习收看新闻联播,是希望同学们心怀天下,了解时事热点,做个有远见的中学生。
今年3月1号有则新闻说——“十二五”实现行业产值翻两番,你知道什么是“十二五”吗?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百科名片 情景导入 你知道什么是陆地上的波音飞机吗?你乘坐过吗?你知道中国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哪些铁路吗? 世界上第一条时速高达350公里、里程最长的无砟轨道长大客运专线——武广高铁。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的工业水平 ,工业基础 __________。2、起止时间: 年至 年。3、编制的目的:为了 进行______ 建设。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 , 、 和 ________,相应地培养 。 自主学习 5、“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_________________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架 式飞机试制成功。④1956年,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 建成,
② 、 、 公路修到世界屋脊③建成了 、 铁路。工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 _ 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迈进。 长春汽车制造厂 第一个五年计划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厂.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宝成铁路通车典礼.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大型油轮和火车机车 二、第一部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 ,坚持 ___________,一切权利属于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反映 的宪法。 自主学习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年哪次会议颁布的什么法律?它规定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小结提升 建国初期
工业落后制定“一五”
计划,着力
发展重工业 取得的
成就 作用 时间和
基本任务 改变工业落后,
向工业化迈进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
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
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
的成就。这时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巩固练习BD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建成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
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DA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结束语课件19张PPT。第5课 三大改造 同仁堂师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
情景导入 1、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
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自主学习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二、公私合营
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的形式
(2)、改造的完成
2、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1956) 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合作探究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个体农业——合作化道路;
个体手工业——合作化道路;
民族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公有制 私有制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小结提升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建立手工业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巩固练习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毛泽东 结束语课件20张PPT。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长春一汽生产
的红旗轿车 情景导入 青藏公路 自主学习 一、探索中良好的开端与失误:
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____________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___________这次会议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路线于 年提出。
内容是: 。
危害:忽视了客观的 。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3、“左”的错误:
①主要标志: 。
②表现:“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危害:“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
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模范人物 、 、 、 中共八大会址 中共八大召开八大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探索中良好的开端与失误农业:虚报产量 大跃进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1070万吨工业:大炼钢铁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经济困难(59-61)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1、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合作探究永远的丰碑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王进喜1963年跳入泥浆池
搅拌水泥、制服井喷的经
典照片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焦裕禄纪念馆题
词“为人民服务。”毛泽东1963年3月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探索中的
良好开端探索中
的失误经济建设成就中共八大(1956)全面调整(1961)主要成就 英雄模范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959-1961年经济困难 小结提升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CC 巩固练习3、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急于求成
C、苏联撕毁合同 D、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D A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结束语课件37张PPT。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80年5月17日,天安门广场国旗在晴空中低垂,气氛格外肃穆。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各界代表一万多人,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在这里隆重举行的刘少奇追悼大会。邓小平在会上致悼词,他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刘少奇同志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了一生。他是受到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爱戴的、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是原国家主席,1969年11月12日逝世。为什么十年后才为他开追悼会呢?这要从“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讲起。
情景导入 1、原因:
①“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②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错误判断。
2、开始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
大革命的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3、“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谭震林、________、徐向前、聂荣
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___________”
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自主学习 4、_________年9月,林彪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未遂出逃,结果所乘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
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恢复,形势明显好好转。可是,党中央的“左”倾错误仍然没有得到纠正。_______、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四人帮”继续利用文革,制造混乱,迫害老一辈革命家,并伺机夺权。
5、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动乱和灾难 1、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如何评
价文化大革命?
2、文化大革命被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
他们灭亡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既然老一辈革命家反动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做法,为什么错误在当时得不到纠正呢? 合作探究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1、“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是(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发表 B、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C、中央文革小组的成立 D、红卫兵运动在全国兴起 2、1967年对“二月逆流”的批判的直接后果是( ) A、刘少奇被永远开除出党 B、老干部受到进一步的打击迫害 C、林彪被确定为接班人 D、江青一伙把持了中央政治局B B 巩固练习
3、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1)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2)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3)党内长期“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4)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
A、(1)(3) B、(2)(4)
C、(1)(3)(4) D、(2)(3)(4)A“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邓小平 结束语 同仁堂师我国著名的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和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
情景导入 1、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
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自主学习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
(2)、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二、公私合营
1、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改造的形式
(2)、改造的完成
2、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1956) 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合作探究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个体农业——合作化道路;
个体手工业——合作化道路;
民族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公有制 私有制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小结提升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建立手工业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巩固练习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 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毛泽东 结束语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过程与方法
掌握“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主要内容,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过度到本课内容。
【自主学习】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是我国的工业水平 ,工业基础 。2、起止时间: 年至 年。3、编制的目的:为了 进行 建设。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 和 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 , 、 和 ,相应地培养 。5、“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结合课本图片和示意图)工业方面:①1953年底, 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 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架 式飞机试制成功。④1956年, 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①1957年, 建成,② 、 、 公路修到世界屋脊③建成了 、 铁路。工业基地的建立:形成了以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6、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 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迈进。二、第一部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主要内容:大会制定了《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 ,坚持 ,一切权利属于 。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也是真正反映 的宪法。
【合作探究】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2、为什么说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制定背景
制定目的
主要内容
主要建设成就
二、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巩固练习】
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 )? ? 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 ??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 ? 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D、大庆油田建成
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理解三大改造的性质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以同仁堂公私合营为例,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农业
背景: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改造方式: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____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______________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4、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2、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3、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
2、手工业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1、赎买政策
2、实质
3、不足之处
【巩固练习】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2、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属于伟大创举事件是( )
A、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
C、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D、建立手工业合作社
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 、1956年 B、 1954年C、 1955年 D 、1956 年
4、 如何评价三大改造?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了,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我们一起学习新课。
【自主学习】
一、探索中良好的开端与失误:
1、 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________________。这次会议的意义是 。
2、总路线于 年提出。
内容是: 。
危害:忽视了客观的 。为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3、“左”的错误:
①主要标志: 。
②表现:“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危害:“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成就: 。
2、模范人物: 、 、 、 。
【合作探究】
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教训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意义?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良好开端 中共八大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2、失误 1958年“总路线” 表现 原因 失误
二、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4大工业行业
2、模范人物
【巩固练习】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十年文革时期
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 )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苏联撕毁合同 D、急于求成
4、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5、大跃进时期有许多口号如“没有万斤思想,就没有万斤收获,没有万斤指标,就没有措施”;“只要想的到就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有道理吗?为什么?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经过、两个反革命集团及其灭亡的标志。“二月逆流”。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经济有一定好转的原因和文化的革命发动的原因,认识它的发生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动乱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面对“文革”造成的动乱,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在政治上进行抗争,并使得国民经济出现转机,说明中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危害、“二月逆流。”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与“左倾”错误的关系。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回顾前课内容,在取得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从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也在日益严重的蔓延并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错误即本课内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从而引出本课内容的学习。
【自主学习】
1、原因:
①“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大跃进错误未彻底纠正)
②毛泽东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错误判断。
③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所利用。
2、开始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___,对所谓的__________、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3、“二月逆流”
1967年2月,谭震林、________、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___________”而受到压制和打击。
4、_________年9月,林彪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未遂出逃,结果所乘飞机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至此,林彪集团被粉碎。
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恢复,形势明显好好转。可是,党中央的“左”倾错误仍然没有得到纠正。_______、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 “四人帮”继续利用文革,制造混乱,迫害老一辈革命家,并伺机夺权。
5、粉碎“四人帮”
1976年10月,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合作探究】
1、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
2、文化大革命被哪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他们灭亡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既然老一辈革命家反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为什么错误在当时得不到纠正呢?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原因 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发动: 1971年
结束 1976年
【巩固练习】
1、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 )
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式估计过于严重。B、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
C、左倾错误发展到一阶级斗争为纲 D、当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2、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叶剑英 D、华国锋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4、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五千亿元,这十年间我国经济也有一定发展,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