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8 Literature Lesson 3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Unit 8 Literature Lesson 3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5-01-11 14: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年 级 高二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2019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三Unit 8 Lesson 3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学习领域/模块 选择性必修三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Literature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主题为“文学”隶属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属于文学、艺术与体育主题群,主要语篇类型为记叙文,包括短篇小说、诗歌、科幻小说节选、童话故事和戏剧片段等。学科素养与单元学习内容的关联分析【语言能力】语言知识:积累文学类别、情景描写相关的词汇和词块;掌握fiction, poetry, drama等文学类型词汇和状态动词admit, adore, belong, feel等、动作词汇open, visit 等的应用语境;学会使用文学修辞手法如隐喻、明喻、象征、拟人、感官描写等进行写作;语篇知识:通过topic talk了解不同文学体裁;通过Lesson 1学习短篇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语篇情感目的即对人类互助之美的赞扬;通过lesson 2认识英语诗歌基本特征、韵脚、韵律和意象等概念;在Lesson 3 中学习小说中如何通过用词的选择、修辞手段和语法结构组织语篇、服务文本情境;通过视听课了解童话故事的叙事手法和写作特点以及象征意义;通过拓展阅读体会戏剧写作风格和语言特征。结合小说叙述结构和语言风格,应用修辞手法,完成读后续写的写作活动。语言技能:通过阅读,提取主要故事主要信息和人物观点,理解语篇要义,把握本单元各类语篇的结构以及语言特征,识别语篇中的隐喻等修辞手段并理解其意义;通过听力和阅读,识别诗歌中的韵律和韵脚,通过上下文推断语篇中的隐含意义,理解诗歌意象和所表达的蕴意;听力、阅读任务完成后能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概括经历和事实,根据口头或书面表达需要,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创造性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文化意识】了解英美等国家主要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听力和阅读活动中感知和体验英语语言表达(如韵律等)的美,获得审美体验,形成对语言和事物的审美感知能力;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小说、诗歌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思维品质】通过听力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阅读,观察语言和文化现象,通过比较、归纳、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并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和风格。【学习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能够通过拓宽学习渠道如小说阅读、戏剧赏析、诗歌诵读等获取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在听力和阅读活动中,能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2017年版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活动观的提出为整合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落实课程总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教与学的效果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教师应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口头和书面等多模态形式的语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阐释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评析语篇意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进而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阅读圈教学模式阅读圈模式是国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开放式阅读模式,它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引导、辅导、倾听的角色。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学生通过分享和演说强化印象,提高演讲能力;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挖掘学生潜力,掌握学生阅读理解程度,实时点评、引导,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阅读圈模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学习心得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和视野。学生在泛读中不仅可以关注到所学单词的引申义,夯实基础,也能了解文章本身,拓宽知识面。阅读圈模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简化了阅读量,让学生不单单仅是阅读书本,更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和交流了解彼此对书本的想法,从而延伸书本的长度和广度,让学生能够在探讨中学会分析文章,厘清作者思路,这对高中生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帮助良多。在自主阅读中,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并培养自主学习、自主规划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为高二年级13班学生,共55人。该班级对英语比较有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口语表达能力尚可,通过对前面The Last Leaf的学习,学生对记叙文体裁和一些常见修辞手法比较熟悉。学生们对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较好,对文章复述的形式也比较熟悉。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可能没有度过《海底两万里》小说,对本节选的情节理解会比较吃力,而且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词汇和写作手法的鉴赏接触较少,需要老师引导,在记叙文中人物和环境的写作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听、读、看学习不同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修辞手法,理解文学作品所饱含的情感态度应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完成记叙文续写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对比等方式赏析英语语言(词汇、篇章、修辞等)之美,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单元学习重点:通过听、读、看学习不同体裁的英语文学作品,了解文学修辞手法,理解文学作品所饱含的情感态度(2)通过分析、讨论、归纳、对比等方式赏析英语语言(词汇、篇章、修辞等)之美,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启示单元学习难点:(1)应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完成记叙文续写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课题 2019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 8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阅读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语篇内容 本文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语境下文学、艺术与体育的子主题。本文是凡尔纳著名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节选片段。主要描述了Aronnax 教授一行人在海上经历不明原因的猛烈撞击后掉进海中,经历过被仆人Conseil 救起,又因疲惫过度再次落入海里,后被不明海底“生物”托起,遇到失散的水手Ned后,又被“生物”里出来的怪人引入不可思议的“生物”内部的情节。语篇涵义通过阅读本节选中“我”落入水中后的心理活动,肢体动作描写以及我在落到水底不明“生物”身上后,对其从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多感官介绍和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如隐喻、排比让学生学习并体会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和环境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文中恰到好处的词汇运用和多样的写作技巧,丰富自己记叙文写作的人物和环境描写手段。语篇特征本课体裁为记叙文。本文主要通过大量对话和情节描写推动故事发展。语篇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及环境进行描写,如利用象声词、色彩词等从视觉(polished, a human construction)、听觉(a sound of metal)等角度对潜水艇进行描写。文中也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 Or, more correctly speaking, on this large whale就是将未知的潜艇比作了鲸鱼。同时也出现了作者为了贴合情境而独创的变异语法结构,如 Then, I know not why, the thought of the strange,terrible animal came into my head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at voice!
学习目标确定在本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理解解本节选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鉴赏和学习本节选的词汇运用和写作手法练习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续写
3.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节选人物关系和故事主要情节鉴赏和学习本节选的词汇运用和写作手法教学难点:运用本课所学写作技巧进行记叙文情节写作
4.学习评价设计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学习任务,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反思阅读效果,检查是否有信息遗漏,互学互评的过程中调试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取长补短。2.在阅读圈交流结束后,教师听取学生的任务的汇报,通过人物关系图和情节复述了解学生对文本人物关系和主要内容的逻辑构建,即学习目标1的达成程度;通过观察学生表达所选取的词汇和片段,检查学习目标2的完成情况,判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适时点评、补充,引发学生思考和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3.通过读后续写活动中学生输出的作品,检验学生对学习目标2的内化运用程度和学习目标3的达成度,完成语言、思维能力的迁移、创新。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Activate and Share 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活动 1 T asks Ss to read out loud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learn about the new word “extract”. T asks Ss who Jules Verne is. 学生活动 1 Ss read the leaning objectives together.Ss talk about their answers.Ss read the fact file and learn about his famous works.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可能知道本文作者凡尔纳,但对他的一些背景信息和著作的英文名称不太了解,本环节设计就是把学生引入主题,充分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为本文的学习做铺垫。
环节二: Brainstorm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活动 2 T shows Ss the title of the extract and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league”.Then T asks Ss what they will see when they are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T shows Ss some undersea pictures an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some words and phrases. 学生活动 2 Ss talk about their guesses on the meaning of “league”.Ss brainstorm about what they will see when they are under the sea.Ss learn some words and phrases.
活动意图说明: 本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语境中熟悉词汇含义;通过头脑风暴和视觉刺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环节三:Reading Circle 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的活动 3T lets Ss form groups of four and distribute the 4 reading tasks among group membersT guides Ss to report task by task and give instructions accordingly.T asks Ss to draw the relationship map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s Ss several question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T asks Ss to retell the major plot of the extract and rearrange the major events.T invites Ss to share their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adds some reference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explains their meanings as well as how they are used in the extract.T lets Ss share their chosen passages and puts forwards T’s options and explain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m. T leads Ss to summarize writing techniques in this extract. 学的活动 3 Ss read with their own tasks and share their work with the other group members.Ss follow T’s instruction and answer questions accordingly.Ss draw the relationship map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answer questions.Ss retell the extract and put the key events into the right order.Ss share their findings and explain why they choose these words.Ss share their findings and explain why they choose these passages.Ss summarize and learn about the writing techniques.
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教学设计主要采用阅读圈的阅读方式并结合学生和课程内容进行了一些改动,以期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学生认领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待完成后,在合作学习中,交流学习内容,反思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阅读任务2(1)和(2)中锻炼从错综复杂的文本信息中识别和整合关键信息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达成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任务2(3)和(4),批判性地理解和鉴赏作者对词汇的运用和片段的写作,了解写作技巧是如何服务于故事情节,增强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在此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2。在整个阅读和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使用英语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语篇内容和遣词造句,锻炼了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环节四:Writing Practice 创新迁移类活动
教的活动 4T asks Ss to write a few lines of contiuation for this extract by applying the writing techniques they have learnt in the class.T lets Ss share their works in class and make comments. 学的活动 4 Ss practise writing and share.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在本教学环节里将上一环节师生共同归纳出的写作技巧进行应用并发散思维进行创新,给本文节选续写故事情节,完成学习目标3,深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学素养。
环节五:Homework 创新迁移类活动
教的活动 51. Polish your contiuation and develop it into a short passage (about 60 words).2. Read A Contiuation of 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on P40 to compare your ending with theoriginal one. 学的活动 5 Ss write their own version of continuation and compare with the original work.
参考答案:We were pulled into the machine suddenly by those strong men. It was too dark to see anything as soon as the door was closed. Our fear rose like waves in the ocean. The move produced the sound of metal, it seemed that we stepped on the iron ladder. After going downstairs, we were pushed into a small room. “Set us free!” shouted Ned to release his anger, he was unbearable of this rude treatment. Conseil and I tried to calm him down. After all, the first priority for us was to find out where we were.
活动意图说明:作业环节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积养成写后调整、优化的写作习惯;对比原著,体会文化差距和语言之美、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提升英语学习意识和能力。
6. 板书设计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结合单元整体设计,本课设计为泛读课因此采用了阅读圈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学生成为阅读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规划、自主学习,更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和交流了解彼此对书本的想法,从而延伸书本的长度和广度。学生通过分享和演说强化印象,提高演讲能力;教师通过倾听,了解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挖掘学生潜力,依据学生表达出来的内容判定点评和讲授内容,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但结合学生学情和本课内容,教师对传统阅读圈进行了一些改动,即在汇报时,打破小组界限,每个学习任务都邀请了多为不同组的成员进行回答,方便教师汇总学生阅读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和讲解,从而使学习内容关联性更强,课堂结构更为紧凑。在进行语言、篇章鉴赏内容教学时,教师参考了多篇英语文学鉴赏文章、《英语周报》等教参并结合本课语篇内容分析作者用词和修辞手段,从而确保教授给学生最权威、最实用的写作技巧,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赏析能够体会到英语语言之美。
教学反思与改进 依据单元整体设计,本课阅读语篇设定为泛读文本,因此本节英语课在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基础上对传统阅读圈模式进行了一些改动和补充。以学生为学习中心,教师为教学辅助,全方面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自主和合作阅读,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试英语阅读策略,在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通过阅读任务驱动,理清故事中人物关系;把握语篇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借助思维导图,构建事件逻辑,以口头形式描述、概括事件经过;结合故事情节,识别、体会语篇中词汇的运用和修辞手段并理解其意义,多角度提升学生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凡尔纳科幻名著节选,领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汲取优秀文化精髓,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理清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在语篇中辨析和鉴赏词汇和修辞手段,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故事场景,实现知识迁移和思维品质的升华。结合学生课堂反馈和整体教学效果,本节课设计符合本学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与学氛围活跃,完成了本节课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由于本节课容量较大,教师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节奏,精简讲解、点拨部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和展示,让学生有足够时间在课上完成读后续写的创作并在教师点评后能及时补充、完善。依据笔者几年以来的教学经验来看,大部分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仅限于完成规定的阅读任务,还难以达到实现深度阅读的水平,不足以保证阅读量。更为致命的是,他们往往习惯于跳读和略读,对文章作者、写作背景、文学文化常识和修辞手法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该选取广泛题材供学生学习,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水平以及应试考试的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让学生获得深度阅读英文文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并且通过经典文学和典故让学生拓展文学和文化常识、学会运用英文修辞手法,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学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