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带”……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严峻的现实迫使新中国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情景导入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原子弹:______年,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影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______,也打
破了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_年,我国设计的 _________导弹试飞
成功;_____年,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
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
弹核武器。
自主学习 3、人造卫星:____年,我国用_________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
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
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______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____________”往返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年在
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两弹一星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6月,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导弹运载火箭这是我国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的情况。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长征3号”火箭待命发射 两弹一星元勋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 神舟5号 载人飞船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籼型杂交水稻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水稻之父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合作探究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73年 袁隆平 小结提升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年。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8年
2、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
界”的科学家,他是(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神州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风云一号 D、长征一号 巩固练习ACB 3、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CD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 结束语课件25张PPT。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轮船 蒸汽机 情景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 汽车 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培育转基因蔬菜网络长椅登月太空中的宇航员第一座核电站控制室激光技术 一、863计划
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
1、____世纪末,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时代,以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_________以上是青少年。
2、影响: 自主学习 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 苏联和东欧
“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一、863计划背景:各国高技术竞争
经过: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提出建议
1986年3月邓小平作出重要批示
《863计划纲要》的形成
领域:8个领域
目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1、信息化时代
2、网络的重要性
3、网络的安全问题 王淦昌
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杨嘉墀
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王大珩
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
著名电子学家。 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 转基因食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海水栽培的蔬菜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杨利伟 神六信息技术成就电子侦察机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成就机器人乐队无人驾驶汽车 磁悬浮列车 智能机器人能源技术成就863电池新材料成就863陶瓷海洋工程船 海洋高技术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曙光4000L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合作探究 小结提升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863计划 形成
领域
成果发展概况
正负面影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1、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 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B、20世纪初C、20世纪末D、21世纪初
3、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
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巩固练习BC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 结束语课件19张PPT。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教育要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情景导入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80年代:措施:___年颁布实施《 》
意义:各地____得到改善,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______,我国__、__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
90年代以来
1、实施____战略,提出把___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实施___教育 自主学习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整体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形成相当的____,学校____大大增加, ___比较齐全,___日趋合理,在____和___也有明显提高。
新举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将____、____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科研工作:承担国家___项目,占1/3以上,获得的____占1/3左右,科学研究成果已达到和接近___发展中教育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科技大会上阐明: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六十年代的某校今天的花园式的校园 希望工程希望工程那个“大眼睛”女孩长大了
苏明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大力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在西部地区实施,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新疆奇台县乔仁哈萨克民族乡中心学校的学生免费领到了新课本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启动了将北大、清华等若干所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工作。
2004年,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2000多万人, “十五”期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000余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 高校认真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等一系列工程计划,在高校中集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仅2004年就获专利授权6400件,科技产业产值超过800亿元。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呢?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时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
优先发展战略:( )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 )
A、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D、制定了《863计划》 巩固练习CCA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邓小平结束语课件23张PPT。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情景导入 一、文学的繁荣1、1956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出现大量的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体裁新颖、风格独特的作品。3、“文革”之后出现反思文革和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 自主学习 历史剧《武则天》话剧《茶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二、艺术的发展1、电视进入千家万户。2、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一些影片获得国际大奖。3、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也很有成就。油画《开国大典》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体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体育制度,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容国团载誉归来》许海峰夺冠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体育、卫生事业能如此蓬勃发展,取得这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什么?
2、2001年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你认为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有何意义?你能为此做点什么? 合作探究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二、艺术的成就
1、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2、文革”后的文学界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一、文学的繁荣2、竞技体育的成就 小结提升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
2、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
之路的是 (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
3、设立茅盾文学奖是为了奖励(?? )
A、优秀报告文学?????? B、优秀戏剧作品
C、优秀长篇小说?????? D、优秀中短篇小说
4、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巩固练习BDCB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
——高尔基结束语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争攀科技高峰的崇高理想。 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难点: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崇拜的科学家都有哪些人,他们都有怎样的感人事迹呢?
【自主学习】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1、原子弹:______年,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影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___________,也打破了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导弹:______年,我国设计的 __________导弹试飞成功;______年,中近程地地导弹携带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爆炸,标志着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核武器。
3、人造卫星:______年,我国用____________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第____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箭多星”技术和发射返回式卫星。)
4、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______”往返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经过多次杂交试验和筛选,于______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结合其事迹,你能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提点合理的建议吗?
3、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为什么我国仍然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重大科技成果?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建国后科技成就: (工业:两弹一星 农业: 籼型杂交水稻}
杰出科学家: 两弹元勋______ 杂交水稻之父_______
【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袁隆平在国际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②华罗庚是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实践的奠基人③钱学森为中国的火箭技术做出了杰出贡献④邓稼先是中国的“两弹元勋”
A、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对袁隆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方魔稻”的培育者② 200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 ③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被称为“两弹元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5、下列各项成就,属于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的有(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对863计划有一个初步概括的了解,《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863计划的学习和了解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从小就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难点: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展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863计划
1、“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
二、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应用:
1、____世纪末,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___时代,以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______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______以上是青少年。
2、影响:
【合作探究】
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
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863计划:形成、领域、成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况、正负面影响
【巩固练习】
1、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一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称之为:( )
A、科教兴国计划B、863计划 C、星球大战计划 D、尤里卡计划
2、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3、我国科学家建议中共中央要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的发展的真正目的是:( )
(1)想出人头地(2)想表明他们有远见(3)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4)受历史使命感的驱使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A、(1)(2)B、(1)(3)C、(2)(4)D、(3)(4)
4、到2001年,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000多万人,青少年占:( )
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5、863计划当时得到哪位领导人批示?涉及我国哪8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新中国教育方针、政策及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
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发展教育的政策、措施及成就。
难点:深入理解和领会《义务教育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意义,展望
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展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80年代:措施:_______年颁布实施《 》
意义:各地____得到改善,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普及______,我国__、__发展水平已居于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
90年代以来
1、实施____战略,提出把___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2、实施___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整体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形成相当的____,学校____大大增加, ___比较齐全,___日趋合理,在____和___也有明显提高。
新举措:90年代,教育部启动将____、____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工作。
科研工作:承担国家___项目,占1/3以上,获得的____占1/3左右,科学研究成果已达到和接近___发展中教育
【合作探究】
1、教育的三个面向是谁提出的?内容是什么?有和意义?
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在什么时间?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863计划:形成、领域、成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概况、正负面影响
【巩固练习】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基础教育 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A、863计划 B、希望工程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4)制定了《863计划》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 B、90年代 C、70年代 D、2001年
第20课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迈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路子,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是新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激励青少年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以来文艺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就。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三、【导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情景导入】
展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1、新中国成立之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你知道原因是什么?请你举出几部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2、文革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哪些?
3、新中国影视艺术发展迅速,请你举出五部优秀作品,
4、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_______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
度,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5、新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请举出几项重大体育成就,说明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合作探究】
1、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体育、卫生事业能如此蓬勃发展,取得这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什么?
2、2001年中国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你认为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有何意义?你能为此做点什么?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
一、文学的繁荣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2、“文革”后的文学界
二、艺术的成就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2、竞技体育的成就
【巩固练习】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出于: (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86年
2、下列长篇小说中,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是 :( )
A、《红岩》 B、《青春之歌》 C、《暴风骤雨》 D、《平凡的世界》
3、设立茅盾文学奖是为了奖励(?? ?)A、优秀报告文学?????? B、优秀戏剧作品C、优秀长篇小说?????? D、优秀中短篇小说4、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是射击运动员:( )
A、容国团 B、许海峰 C、邓亚萍 D、李宁
5、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要求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6、请谈谈电视事业的发展对你生活、学习的影响。
7、列举: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