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读下面两张图片,两部法律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成文法典 B.均产生于欧洲的中世纪
C.使用相同文字 D.刻在完全相同的材质上
2.希腊神话影响广泛,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准备开展“研究希腊神话,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他最好查阅( )
A.《十二铜表法》 B.《哈姆雷特》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3.下面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与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
A.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 B.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 D.阿拉伯帝国、德意志帝国
4.随着城市中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简单的读写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他们渴望学习世俗文化,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大学应运而生。由此可知,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市民阶层对知识的渴求 B.庄园经济的逐渐瓦解
C.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D.国王和教会的有力支持
5.阿拉伯人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不断对外扩张
B.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C.阿拉伯帝国疆域辽阔
D.阿拉伯人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
6.婆罗门教的一本经书中记载,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7.“向北,从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新疆,一直传到中国甘肃、陕西和河南洛阳一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等国。”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佛教的传播 B.雅利安人的入侵
C.罗马帝国扩张 D.基督教的传播
8.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建立了许多希腊化城市,在每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会所、剧场和体育场所,而希腊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这些措施( )
A.改变了西方习俗 B.加速了希腊衰落
C.促进了文化传播 D.掠夺了无数财富
9.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材料反映了雅典( )
A.全体居民参与政治 B.是民主政治的源头
C.崇尚民主政治 D.权力互相制衡
10.他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的称号。此后他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 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 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材料中的“他” ( )
A.建立了查理曼帝国 B.建立了罗马帝国
C.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 D.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11.1636年,郁金香正式成为荷兰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在投机商的操纵下,郁金香价格一年内上涨了5900%。此后郁金香的价格暴跌,引发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弊端初显 B.君主专制破坏严重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12.在1660—1684年的24年中,英国议会只通过了533个议案,而在1689—1702年的13年间,议会共通过809个议案。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提高了议员的文化水平
B.工业革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
C.三权分立扩大了议会的立法权
D.《权利法案》扩大了议会的权力
13.“在人类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与另一个民族之间迄今所存在着的政治联系,而在世界列国之中取得那‘自然法则’和‘自然神明’所规定给他们的独立与平等的地位时,就有一种真诚的尊重人类公意的心理,要求他们一定要把那些迫使他们不得已而独立的原因宣布出来。”上述内容应出自( )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14.恩格斯说:“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他意在说明拿破仑战争( )
A.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B.促进了民众意识的觉醒
C.导致欧洲大陆各国君主害怕 D.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
15. 根据下面大事年表判断,13—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
A.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 B.殖民扩张亟需政权强有力支持
C.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13—14世纪 西欧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4—17世纪 西欧开始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17—18世纪 欧美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6.“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 )
A.土地关系的变化 B.革命所起的作用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人民的参与程度
17.下图是著名建筑佛罗伦萨育婴堂(建于1419—1424年)。有人评价其“首先参照了中世纪民居四合院的式样,因而少了那高耸入天的宗教的神秘和奢华的贵族式的盛气凌人,多了些明朗、质朴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感”。据此判断该设计的意图是( )
A.彰显神权至上 B.复兴古典文化
C.凸显人文关怀 D.抨击教会腐朽
18.《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指出,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甘蔗成为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旨在说明“甘蔗生产”( )
A.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产物 B.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C.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 D.折射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19.下图是一本历史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二、革命的开始与第一次内战116 三、两次内战之间的政治斗争122 四、第二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建立132 五、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光荣革命”142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拿破仑建立帝国 D.法国大革命
20.17世纪晚期,奴隶贸易给非洲社会带来的混乱升级了。欧洲人诱骗非洲一些部落用奴隶交换火药武器,得到新式武器的部落能够轻易从周围的其他部落中猎取奴隶,再向欧洲人交换更多的武器,依靠武器迅速扩张。材料说明了奴隶贸易( )
A.使欧洲奴隶贩子获得大量财富 B.加剧了非洲部落之间的争斗
C.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1.史料是历史的载体,下列史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西方文明起源 B.东西方文化交流
C.多元早期文明 D. 经济水平的提高
22.如下所示漫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
A.局限性 B.广泛性 C.开放性 D.公正性
23.12世纪,经济发展需要数学计算知识和商业经营技能,但以宗教为主的教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一些商人集中的城镇逐渐打破宗教垄断教育的局面。到13世纪,西欧出现了很多新创办的大学。这说明大学的创办 ( )
A.得到国王和教会势力的支持 B.为后来文艺复兴打下了基础
C.推动了西欧文化教育的发展 D. 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2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文物反映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文明( )
A. 逐渐连为 一个整体 B. 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交织
C.大力传播宗教文化 D.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25.以下是欧洲13 世纪的生产关系中出现的新现象,它标志着西欧( )
A. 海外贸易开始兴起 B.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C.古典文化逐渐兴起 D.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二、非选择题
26.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8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的简单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另外,到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
材料二 直到19世纪30年代,为了喝上牛奶,城市居民还得在城里养牛……不过,通往城郊的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奶牛因此可以回归乡野。1853年,一篇发表在英国某权威期刊上的文章提到,随着西南铁路竣工,萨里地区开展了新贸易。那里办起了不少有二三十头奶牛的养殖场,将产出的牛奶供应伦敦市场。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城市居民在城里养牛的状况得以改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说说这一原因给社会与经济带来什么巨大变化。
材料三
材料四 同一个城市往往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工业家的豪宅通常坐落在公园中间,空气清新,环境舒适,交通方便;工人的住宅多位于城市偏远角落,简陋的屋棚茅舍杂乱地拥挤在一起,交通、卫生条件极差。布拉德福德是“最肮脏的城市”,“空气中充满着这么多的硫化氢”。谢菲尔德烟灰弥漫,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
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3)观察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简析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一套独特的仪式。……附庸把手放到贵族的手里就表示附庸个人为贵族所支配,贵族抓住附庸的手,表示贵族接纳了这种顺从。所有这一切都要面对圣物起誓。……12世纪以后,书面契约开始增多。
——摘编自黄洋、赵立行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材料三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中央贵族之间争权夺利。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天皇和曾留学中国的士大夫决心参照唐朝制度,实行改革。7世纪中期,新上台执政的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大化改新开始了。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一个古老的国度”所指的国家名称,并阐明拜占庭“保存”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封君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概括这一关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4)比较材料一、三,分析两个国家最终命运不同的原因。
28. 根据下面所示的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解答以下问题。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
1492年 哥伦布“发现”美洲
1519-1522年 __A__船队的环球航行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权利法案》颁布
18世纪 法国出现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
1765年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B__”
1775-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 通过1787年美国宪法
1789年 巴黎民众攻占__C__,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19世纪中期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1848年 __D__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29.近代化包括经济商品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李老师以“走向近代的欧洲”为主题,设计了单元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绘制思维导图,构建历史联系】
(1)第一组同学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及所学知识,写出西欧社会走向近代的表现并简述这些表现之间的联系。
任务二【品味艺术作品,体会历史风貌】
(2)第二组同学查阅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概括图一、图二作品体现的共同思想内涵,并简述文艺复兴的意义。
任务三【撰写历史短文,感悟历史发展】
(3)第三组同学将收集到的有关“新”的资料整理成如下提纲。请你围绕提纲内容,以《走向一体的世界》为题,撰写一篇250字左右的小短文。
新人物: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 新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新贸易中心:大西洋沿岸
答案
1-5ADACB 6-10DACCB 11-15CDDBA 16-20CCAAB 21-25CADBB
26.(1)分工细致和工具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掌握专门技艺的工人成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
(2)原因:铁路的修建。变化: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3)信息:1751-1830年英国离开农村的人口总数不断增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多于农村人口。
影响: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更多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但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社会问题。
27\(1)名称:罗马帝国。保存: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
(2)关系: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特点:层层分封,权利义务相交织。
(3)背景:社会矛盾尖锐;唐朝和新罗国家的崛起,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日本积极开放,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拜占庭帝国保守狭隘,缺乏创新。
28.(1)A.麦哲伦B.珍妮机 C.巴士底狱 D.《共产党宣言》
(2)【示例】选择事件:《权利法案》颁布、通过1787年美国宪法
观点: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推动社会进步。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通过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787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结论:总之,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29.(1)表现:经济方面,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政治方面,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思想方面,封建神权开始瓦解,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潮。
联系: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产生新的社会阶层,即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在思想领域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
(2)共同思想内涵:批判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谴责禁欲主义和封建贵族的腐败;发扬人性光辉,倡导追求以人为本的精神生活。
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示例: 走向一体的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走向一体化的起点,从此,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壮大,阻断了东西方之间原有的陆上商路,促使西欧国家寻求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以达·伽马、哥伦布等人为代表的欧洲航海家们最终开辟了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后,支持航海事业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从海外殖民地掠夺了大量财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荷兰等国家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也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