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2 11:4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75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古代文明中有许多灿烂的科技成就。古埃及的灌溉系统高度发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制造业采用“泥范铸造法”,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古希腊是几何学的发
源地,以科学的方法构建出许多优美的建筑。这说明古代文明具有
A.统一性
B.传承性
C.多样性
D.交融性
2.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
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据此可知
A.罚金是庄园法庭常用的惩罚手段
B.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C.庄园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
D.庄园法庭具有独立的立法权
3.对下图所示的中世纪欧洲大学分布的主要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5世纪欧洲各地大学分布图
A.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
B.手工工场的影响
C.西欧城市经济的发展
D.基督教会的影响
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捧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
洲人手里捧着《圣经》。”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文化的交融
B.经济文化的冲突
C.宗教思想的传播
D.商品贸易的繁荣
5.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却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使
印度民族意识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材
料说明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的
A.内容
B.性质
C.背景
D.影响
【历史第1页(共6页)】
·25-CZ50c·
6.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材料共同反映出中俄两国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空前的民族危机迫使
克里木战争失败,以及国内此起彼伏的农
朝野上下开始反思。清流派与维新派在思想上
民起义,使俄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于是沙皇
不谋而合,都希望通过变法来救亡图存。
亚历山大二世便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
A.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都尝试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都准备争取皇帝来支持改革
D.都准备通过改革来摆脱危机
7.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存在两种对立的经济制度。南方希望将他们生产的大量棉花出口以换
取巨额利润,而北方因发展棉纺织业工厂需要大量的棉花。这反映出南北方的矛盾在于
A.市场
B.生产原料
C.关税
D.劳动力
8历史学家刘宗绪指出: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
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由此可知,这个时期美国、俄国、日本
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使三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D.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9.下面的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图可以说明的是,工业化国家的
衣村
城市
100%
80%
16%
60%
54%
70%
40%
20%5
84%
46%
30%
0%
1870年
1750年
1851年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人口的快速增长
C.大众教育的普及
D.妇女地位的提高
10.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
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探究的问题主要来源于生产的主要问题。这反映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家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投人实验的资金越来越多
D.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11.右面是某位中学生制作的知识卡片。卡片中介绍的这位伟人是
A.托尔斯泰
法国著名作家
B.巴尔扎克
完成小说集“人间喜剧”
C.达尔文
经典之作《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
《高老头》
12.下面是某历史老师搜集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经济类信息的变化,由此可知
欧洲的海外投资额每年高达3.5亿英镑,191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的60%来自欧洲的
战前
英、法、德三国;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向纽约转移:1914一1918年英国海外投资下降了50%,
战后
1913一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
A.一战促使国际金融中心转移
B.美国取代英国世界工厂地位
C.英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危机
D.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历史第2页(共6页)】
·25-CZ50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