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为“基本不等式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A 版普通高中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 册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第 2 节。“基本不等式 ”重点研究基本不等式的 证明,并且将之应用于证明、最值问题,是理论数学与应用数学结合的良好典范,体现了新 课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数学应用的意识。本节内容一定程度上是不等关系与相等 关系的运用,也是系统学习不等式证明的基础,基本不等式在证明其他不等式的过程中起到 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及不等式的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数与式的比较,对于基本不 等式的学习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真正地理解基本不等式,并能够结合几何中的实例,学 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代数证明、几何意义等环节,感知基本不等式的形成过程;让学 生经历基本不等式的发现、探究与证明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2)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及其等号成立的条件,从几何角度对基本不等式进行探究, 理解、建立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模型。
(3)掌握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基本原理,感受数学公式的简洁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与运用基本不等式。
难点: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形成过程。
五、课型课时、教学准备
1. 课型:新授课;
2. 课时:1 课时
3.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展台等.
六、教学流程图
(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
↓
合作交流,生成新知
↓
(
师生共探,证明新知
)
↓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
↓
)
当堂检测,巩固新知
↓
(
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
2 分钟
8 分钟
10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5 分钟
七、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地主分地的故事】地主家有两个儿子,为了分家产,他分给大儿子一块长方形的地,分给 小儿子一块正方形的地,这两块地的周长相同。问:这样分家公平吗?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引出课 题。
(二)合作交流,生成新知
问题 1. 上一节我们通过赵爽的弦图得出了一个 重要不等式:a2 + b2 ≥ 2ab(a ,b ∈ R) ,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那么,当 a>0,b>0 时,我们
用 · 、 ·分别代替上式中的 a ,b ,上述不等关系变为什么?
师生活动:老师提出问题 1 让学生思考,学生演算后让学生口头回答,老师再给出基本不等
式的概念,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基本不等式的结构特征,给出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 概念。
追问 1. 如何用一句话概括基本不等式表达的意义?
学生: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追问 2. 为何规定 a>0,b>0 ?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老师予以补充说明。 追问 3. 等号在什么情况下成立?
学生: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追问 4. 如何理解“当且仅当 ”的意义?
师生活动:学生口头回答后,老师予以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对基本不等式结构特征的解读,让学生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强调基本不等式应用的前提及等号成立的条件,为后续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做铺垫。
(三)师生共探,证明新知
问题 2. 我们从赵爽弦图得到了重要不等式,又通过代换得到了基本不等式。数学讲究严谨 性,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呢?
追问 1. 基本不等式实质上就是比较大小,以前学习的比较大小的方法都有哪些 你会用这些 方法证明基本不等式吗?
师生活动:
学生:作差法
教师:请大家拿出演草纸,尝试用作差法证明。
学生:在纸上演算。
教师:PPT 展示答案。
学生:在学案上整理证明过程。
追问 2. 除了以上的方法,你还能用其它的方法证明吗? 学生:作商法
教师:很好。关于作商法证明,请大家在课后尝试一下,看看这道题用作商法证明方便 吗?下面,我给出一种证明方法。我们可以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性质,逐步 寻找使得结论成立的条件。(PPT 展示证明过程)
教师:我们把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分析法。
追问 3. 分析法事实上就是寻找结论成立的什么条件?
学生:充分条件。
教师:不错!分析法的实质就是从结论出发,逐步探寻使得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因此分析 法也称为执果索因法。
问题 3. 以上的方法都是从代数的角度证明的,你能从几何的角度解释基本不等式吗? 师生活动:
教师:因为这个问题稍微困难些,我给大家提示一下(PPT 展示如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合作,讨论。
教师:现在请一个组同学来回答一下你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上讲台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非常不错!给他掌声。
追问 1. 在什么情况下OD 与 CD 的长相等? 学生:当 O 点与 C 点重合时。
追问 2. O 点与 C 点重合也即a 和 b 满足什么条件时等号成立?
学生:当 a=b 时。 教师:非常不错!
设计意图:通过圆的半径和半弦长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加深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进一步强调了等号成立的条件,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 学生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问题 4. 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一下,我们为何要学习基本不等式?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 题?
师生活动:
教师:首先,请大家看到学案上的例 1 ,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尝试解决。
例 1. 已知 x > 0 ,求 x + 的最小值,此时 x 等于多少?
学生:在纸上演算。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答卷,并进行点评。 学生:在学案上整理解答过程。
追问 1. 怎么理解 5 就是 x + 的最小值?能否说 3 也是 x + 的最小值?
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头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
设计意图: 学生还未系统学习最大最小值的定义,如何让学生明确 5 即是 x + 的最
小值是个难点, 因此老师需要下功夫突破这个难点,在知识应用的同时,又创设出新的问 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教学环环相扣,既 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不间断的螺旋式上升,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抽 象,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教师:接下来再请大家看到学案上的变式 1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
变式 1 : 已知 x < 0 ,求 x + 的最大值,此时 x 等于多少?
学生:在纸上演算,碰到问题再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一块来看一下这道题。(老师板演,给出规范的解答过程)
学生:在学案上整理解答过程。
追问 2. 通过例 1 和变式 1 ,大家想想基本不等式的主要作用是啥?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强调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要点:一正二定三相等。
追问 3. 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学案上的变式 2 ,有疑问的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变式 2 :已知x > 3 , x + 4 有最小值吗?请说明理由。
x
师生活动:
学生:在学案上演算。
教师:请一个同学口头回答,并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进一步强调等号成立的条件,加深学生印象。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做学案上的例 2 ,并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例 2. 已知 x, y 都是正数,求证:
(1) 如果积 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 x = y 时,和 x + y 有最小值 2 ·P ;
(2) 如果和 x + y 等于定值 S ,那么当 x = y 时,积 xy 有最大值S2
师生活动:
学生:在学案上演算。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答卷,并进行点评。
追问 1. 通过例 2 ,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师生活动:
学生: 口头回答。
教师:PPT 展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例 2 ,让学生明确“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 ”的结论,为下一个问题做铺 垫。
追问 2. 至此,你能回答课堂引入时那个小故事的问题了吗? 师生活动:
学生:因为田地的周长相同,相当于长和宽的和为定值,那么当长和宽相等也即田地为 正方形时,面积最大。
教师:非常好!给他点掌声。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同时回归主题。
(五)反思小结,观点提炼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课堂的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 法中总结,使其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培养他们归 纳、概括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六)当堂检测,巩固新知
1. 已知 x, y > 0
(1)如果xy = 2, 求 x + y 的最小值; (2)如果x + y = 2 ,求 xy 的最大值
(
2
1
)2. 当 x 取什么值时, x + 2 取到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x
【作业布置】
(1)习题 2.2 A 组 1 、2;
(2)整理学案。
八、板书设计
基本不等式 1. 重要不等式: 例 1 a 2 + b 2 ≥ 2ab(a , b ∈ R ) 2. 基本不等式: 变式 1 3. 应用:求最值 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小结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数学概念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感知概念的生成过程,让学 生经历知识的发现、探究与证明的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本节课的设计 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探索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 养,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落实教学提质增效。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引导发现一问题探究一形成结论”的教学环节有效地渗透 核心素养,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四基”,培养“四能”, 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水平,部分学生可以达到更高水平的要求,真正实现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还不够,提出问题后要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 究,发现。
(2)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培养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