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4微生物的“功”与“过”(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科学五年级下册4微生物的“功”与“过”(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1-12 13:5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4课
微生物的“功”与“过”
202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1.微生物对人类的功与过
2.细菌的病毒与克星
3.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4.做酸奶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功”也有“过”。它的“功”体现在哪里?“过”又体现在哪里?
功:
过:
制作馒头、面包
生产调味品
导致食物变质
感冒
微生物的功与过
01
请你来判断以下属于微生物的“功”还是“过”?
制作果酒
制作泡菜
生产生物塑料
生产药品
微生物的功与过
01
请你来判断以下属于微生物的“功”还是“过”?
生成腐殖质
动物因感染细菌而生病
植物因感染细菌而生病
人生病
微生物的功与过
01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生产腐殖质。
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
苹果开始腐烂。
泥土里的细菌分解苹果。
在其他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苹果逐渐变成了腐殖质。
微生物的功与过
01
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呢?
他们能够将动植物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归于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微生物的功与过
01
细菌和病毒的克星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素能杀灭一些细菌。之后,人们又利用其他微生物生产出多种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是人体产生升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强大的助力。
细菌的病毒与克星
02
许多传染病是由微生物病毒引起的,如新冠肺炎,传染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SARS冠状病毒
细菌的病毒与克星
02
新型冠状病毒
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2019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nCoV”, 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冠状病毒
新冠状病毒
细菌的病毒与克星
02
常见消灭细菌常见的方法
高温煮沸
紫外线照射
喷洒消毒液
涂碘液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防控预防措施
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佩戴口罩
保持手卫生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防控预防措施
外出到达人员密集公共区域一定佩戴口罩
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防控预防措施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
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健康监测
出现症状预防措施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防控预防措施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不随地吐痰
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进口冷冻食物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防控预防措施
开窗透气
戴口罩
无接触
勤洗手
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防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03
自读:科学书第12页做酸奶
思考:为什么要用消过毒的容器装加热过的鲜牛奶?
答:没有消过毒的容器可能有一些细菌,不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消过毒后可以防止细菌污染,起到杀菌作用。
思考:为什么要往鲜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温呢?
答:酸奶中的乳酸菌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大量繁殖,这样能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