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创新设计
张国生
一. 导入新课,培养学习兴趣
【创新设计】
这一课我从一张照片导入:
这张照片是我坐在一只华南虎身边并抚摸虎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照片命名为“虎兄弟”。那是我游览广东番禺的“飞龙世界”时照的。“飞龙世界”是一个展示各种蛇类的苑囿,山顶上有一只华南虎,用铁链拴在一个铁架上展示,花两元钱,就可以和老虎合影一张。因为我喜欢老虎,而华南虎又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比熊猫还要珍贵得多,就照了一张,还命名为“虎兄弟”——我属虎,便自居“虎兄”,以老虎为“虎弟”。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凶猛的老虎为什么不咬张老师?
【设计意图】
这个设计,只是想引起同学们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故意引而不发,只在组织简短讨论后说:欲知答案,得先学习《华南虎》——答案就在这一课的阅读中。
【参考答案】
得出答案应该在阅读课文之后,见文后附录。
二. 阅读课文,突破关键问题
【创新设计】
《华南虎》的阅读,可以设计许多问题,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些诗句表现了华南虎的思想和性格?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观众为什么是“可怜而可笑”的 等等。但对课文理解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应是:诗中的华南虎仅仅是一只虎吗?华南虎的形象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归纳本诗主旨)
【设计说明】
这个问题的创新点,一是答案与《教师用书》不太相同,主观认为优于该书(见后),二是突破难点,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方法。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1.我想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学即人学”。各类文学作品,实际上都由各种各样的“人”构成,总是围绕着一个“人”字,把“人”作为中心。无论是其主体还是客体,都离不开人。有些作品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动物、植物,乃至鬼神,其实那也是人和人类社会的间接反映:《马说》中的马是人——人才;《爱莲说》中的莲是人——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华南虎》中的虎也是人——失去自由的人,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迫害、被囚禁的人,甚至它就是作者自己。
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加强对学生的“人学教育”。“人学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人学”让学生了解人、认识人,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二是通过“人学”教他们学会做人。
2.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主题之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上的,不了解背景就读不懂作品。《华南虎》的背景关系到“反胡风反党集团”、“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而这些又是我们的学生所不了解的。不了解,也就读不懂。有的同学认为《华南虎》的主题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之类,其肤浅与谬误的原因,正是不了解写作背景。这也是理解本诗、理解本题的难点所在。那么突破难点的主要方法,就是先说明“文学即人学”的道理(也顺便说明,应该被保护的不仅是野生动物,更应该是人,是人权,是人的尊严),然后提供几则背景资料:
1.《华南虎》写作背景
1955年,中共中央发动对“胡风反党集团”的批判运动,大批知识分子被逮捕、隔离、批判、停职反省。(33年后的1988年6月才彻底平反)
1957年,中共中央发动“整风反右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55万(中组部对外公布数字,据研究,实际要多得多)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不知有多少人被关押、被劳改,不知多少人含冤死去。(1979年平反)
1966年开始的历时十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更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浩劫——更不知有多少人被批判、被劳改、被逮捕、被判刑,不知多少人含冤而死,不知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受牵连的人数以亿计”(胡耀邦语)。
2.《华南虎》写作缘起
1955年,在人民文学出版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工作,担任党委委员、团委书记的牛汉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谈到胡风,被人举报,还登上《人民日报》,结果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分子”,公安部长亲笔签发逮捕证,把他逮捕,连钢笔、眼镜都被没收,关押了两年。(25年之后才平反)“文革”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华南虎》写于197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6月。那时他在桂林动物园看到这只华南虎,趾爪破了,流着血,墙上也留着血印。自身的经历与处境,使诗人对这只被关进笼子、失去自由与尊严的老虎产生感慨,所以借这首诗表达对剥夺自由与尊严、禁锢生命与思想的暴行的愤慨。
3.《华南虎》作者自述
桂林动物园的这只虎,给我的灵魂以震 ( http: / / www.21cnjy.com )惊的是它的那几只血淋淋的破碎的爪子,还有墙上带血的抓痕,一下子把我点爆了起来。当时,我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绝大部分学员都已回京或分配到别的城市,我是属于少数不能入京的“分子”之一。不待说,情绪是异常沉重的……
我看着老虎,就想到我自己,我就是那只老虎啊!
读了这些资料,对以上关键问题的理解,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对《华南虎》其他问题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组资料还有一个作用: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了解历史,认清“左”的危害。这正如我们让学生了解日军侵华暴行,是为了谴责暴行,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参考答案】不。文学是“人学”,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作品中的“物”往往是人的象征,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本诗以华南虎象征人,象征失去自由的人,象征被迫害、被囚禁的人。联系当时背景,应是在批判“胡风反党集团”、在“反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中被迫害的人。
主旨:以华南虎象征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被迫害的人,表达对剥夺自由与尊严、禁锢生命与思想的暴行的愤慨;也表达对“不羁的灵魂”的颂扬。
三. 扩展阅读,学习做人
【创新设计】
“扩展阅读”环节,我让学生扩展阅读的内容是:
1.法国哲学家史怀哲《敬畏生命》(摘录)
①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
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
③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的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的,是对生命犯下了罪行。
2.敬畏生命故事两则
①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
②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由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此外,还有我的一些感悟,不值得与大师并列,不赘述。
【设计意图】
这个设计也体现了我的“人学”思想,特别是在教学中进行“做人”教育的思想。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就与它产生了强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共鸣。这首诗是揭露和谴责暴行的,而我们恰恰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暴行的时代——不但书籍、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中充斥着暴行,实际生活中更是——共和国历史上发生过“反右”、“文革”等残暴的政治运动。现在虽然声称不搞政治运动了,但各种暴行、暴政依然比比皆是,各种伤天害理的事件仍然层出不穷,甚至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请看下列资料:
(中新社郑州9月17日电,记者胡珂)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通报称,2006年以来,该省共立案侦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733件876人,其中重大案件306件,特大案件98件,要案5件。仅今年前8个月,该省发生的渎职侵权犯罪就造成了552人死亡……()
报道的虽是河南省,却也是整个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的缩影。仅一个省,仅8个月就有552人死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那么全年该有多少?全国该有多少?这还只是报道的和立案的,没报道的,没立案的又该有多少?可以说,现实生活中,《华南虎》的悲剧还在继续上演,许多人还在遭受着“华南虎”式的,甚至比对华南虎更加残暴的对待。这种违反法律、侵犯人权的案件媒体报道过无数起。
河南的事离得远了些,再看我亲历的。我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目睹暴行,例如野蛮拆迁、城管野蛮执法、贪官敲诈勒索……甚至,我曾在一个月时间内两次目睹汽车撞人逃逸事件。
第一次是晚饭后散步,走到一个高悬国徽的机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口,突然“砰”的一声巨响,面前一个人“飞”了起来,又重重摔下;同时“吱啦”一声,一辆自行车划地飞出,撞到前面绿化带上。接着两辆飞驰的轿车急刹车,停在已经落地的人身旁——前边那辆撞人了。我以为轿车停下来是救人,谁料想这两辆车绕过被撞的人,飞一般疾驰而去,好像在飙车,速度至少在100公里以上。再看被撞的人,一个女士,耳鼻流血,不省人事。那辆自行车,后经交警测量,被撞出37米。
第二次就在我们学校门口。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午放学时,我走出校门,发现门前马路上围着一大群人,过去一看,地上躺着一个人,旁边一滩鲜血。问一个学生,才知道一分钟之前这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撞倒一位行人,然后一辆小轿车又从被撞的人身上碾过,逃之夭夭……
面对残暴,我想,我们的学生目睹了这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也会怎样?我猜,一会义愤填膺,予以谴责;二会受其影响,变得残暴——特别是亲身感受残暴,亲受各种暴行的欺负后。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想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源产生于童年。”(《给教师的100条建议》53)
为了我们的学生不因目睹和经历残暴而变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残暴,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种责任——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最大影响的语文教师,应当通过“人学”引导学生远离残暴。
不要认为这不是语文课的任务,《语文课程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在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多项内容中都提出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任务,并且强调:“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三)
让学生远离残暴的方法,我认为应是两个方面: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抨击残忍和残暴,二是宣传仁爱和仁慈。这两方面相辅相成。课文《华南虎》属于前者,而我提供的这些参读资料则属于后者。
附录 开头问题答案
①把老虎当作“弟”,抚摸它,同情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怎会咬呢?②据说是给它打了安眠药,处在昏昏沉沉之中,没有咬人的气力。③这只华南虎也是一个被剥夺了自由的动物、一个被禁锢的生命。长达若干代的关押和圈养,使它失去了野性,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的生活,甚至不知道自己还应该有自由和尊严——注意:人也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