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
易错点一、营养素的作用和平衡膳食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传标语“均衡营养,点亮健康之路”。下列有关食物与营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一般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下
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维生素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例2:(2022·浙江衢州·九年级期末)当人患急性肠道炎时,一般需要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
A.提供营养物质 B.补充体内盐分
C.补充体内水分 D.以上三项都是
例3:如图是四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某同学因偏食营养不均衡患了贫血症,则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多摄取图中哪一种食物( )
A. 食物甲 B. 食物乙 C. 食物丙 D. 食物丁
例4:(2024·湖州·九年级期末)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主要的供能物质 B.主要的贮能物质
C.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D.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例5:(2024模拟)山东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________种营养物质.
(2)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饺皮 B.瘦羊肉 C.胡萝卜 D.肥羊肉
例6:(2023九上·义乌月考)小江同学查找了某天中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营养素含量 A(%) B(%) C(%) D(%)
马铃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鲫鱼 76.5 0.5 17.6 4.1
(1)分析表格数据,其中A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
(2)小江正处于青春期,应该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营养素C较多的食物。该营养素最初被消化的场所是 。
(3)小江当天备战运动会参加剧烈的训练时,马铃薯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给肌肉细胞呼吸作用,最终的产物有 。
(4)为了均衡膳食,你认为应该增加 等食物。(写出一种)
变式训练
1:2023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维生素 B. 膳食纤维 C. 蛋白质 D. 脂肪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杭州特色美食——定胜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寓意金榜题名。这道美食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膳食纤维
3:(2024九上·东阳期末)“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鸡蛋 B.苹果 C.青菜 D.白粥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乐的早餐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从“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奶可补钙,人体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鸡蛋可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贮能物质
C.苹果可提供维生素,维生素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D.早餐中应加入糖类食物,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5.(2024九上·杭州模拟)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素 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 等③根据平衡膳食的说法,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层的食物 ④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⑤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硒元素 ⑥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6:(2024九上·拱墅期末)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导致上课时头昏没有力气。也有些同学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导致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因此,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很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2)牙龈经常出血可能是体内缺少哪种维生素? .
7:(2023九上·嘉兴期末)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1.1%和 7.9%。
(1)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个体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据调查,18.9%的中小学生有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 。
(2)平衡膳食和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
①国家卫计委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 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 等营养素。
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 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
8:(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饭)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这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表所示:
营养素 A(%) B(%) C(%) D(%)
土豆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卿鱼 76.5 0 17.6 4.1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其中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
(2)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议,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 食物。(选填“畜禽类”、“蔬菜类”、“谷薯类”)
易错点二、食物与能量
例1:(2023九上·德清期末)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应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时试管中的水越少可以使实验现象越明显
D.实验中通过水温变化比较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
例2:(2024九上·嘉兴期末)实验小组要比较花生仁和大米在人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多少,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体内通过氧化释放能量,过程复杂且缓慢,不易直接比较,但等质量的同种营养物质在体外 所释放的能量与在人体内通过完全氧化释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热量后水温升高情况比较体外释放的能量多少。
【实验步骤】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温度计等;
c.测量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d.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立即放于试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尽;
e. ;
f.再用大米重复以上实验。实验小组记录的结果见表一。
表一实验记录表
样品 水温(℃) 温度变化 比较释放的热量
燃烧前 燃烧后
花生仁 12 66
大米 12 47
表二实验改进分析表
提高精度维度 改进方法
使能量完全释放 将花生仁、大米碾碎;
减少能量损失 挡风;
减小偶然性 ▲ ?
【结论归纳】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分析反思】为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可以从表二所列方面进行改进,请在“?”处写出相应改进方法。
3:(2024·模拟)小贝要比较花生仁和核桃仁在人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按照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核桃仁,并将它们分别粉碎;
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液体温度;
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
e.测出水的末温;
f.在同样条件下,再用核桃仁重复以上实验。
(1)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小倪同学改进了上述装置(如图乙),改进的好处是 。
(3)全班同学都采用小倪同学的改进装置进行了实验,数据如下: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组 7.261 11.844
二组 8.108 11.860
三组 9.576 12.390
四组 9.850 13.860
五组 9.762 13.860
六组 7.480 11.592
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变式训练
1:(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学小组想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
(1)你认为甲、乙两组装置中 更科学。
(2)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花生仁的质量外,还要记录 。
(3)花生仁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 (化学式C6H8O6),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写出维生素C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所得的能量数据均比网上提供的常见食物能量表中的数据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种即可)。
2:小Q想比较等质量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所含能量的多少。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组装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装置,在三个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水,测出水的初温。
步骤2:分别取1克花生仁、1克大米、1克牛肉干装入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分别放在三个试管下,给水加热。
步骤3:待完全燃烧后,分别测出三个试管中水的末温。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mL 初温/℃ 末温/℃
花生仁 1 2 25 100
大米 1 2 25 87
牛肉干 1 2 25 100
(1)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2)通过实验结果,等质量的三种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 。
(3)这个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 措施。
(3)小Q发现牛肉干和花生仁组中水的末温相同,便得出两者所含能量相同。另一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相同质量的花生仁比牛肉干所含能量多。分析原因,是因为实验中水沸腾后不再升温。你认为该如何改进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 。
易错点三、消化系统的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
例1:(2023九上·温州期末)牛奶饮用不宜过量,否则会加重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负担。下列人体系统中承担牛奶消化和吸收的是( )
A. B. C. D.
例2:(2023九上·杭州月考)以下体现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仅一层细胞
③小肠内消化液种类多④小肠长5﹣6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例3:(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例3) (例4)
例4:(2023九上·鹿城期末)在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中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为麦芽糖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B.b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质转变来的
C.c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转变来的
D.X是小肠,只是吸收b、c的主要场所
例5::(2023九上·瓯海会考)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的 (填序号)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 ,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图中 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4)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将食物中的大分于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B.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C.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含氮度物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例6:(2024九上·绍兴期末)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呢 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是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冲动传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①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盐酸处理后的小肠黏膜细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入 参与食物的消化。
(2)通过①②组实验可知,盐酸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实验结果是否支持题干中的观点,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变式训练
1:(2023九上·嘉兴期末)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与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通道,如图①-④的结构中不属于消化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4九上·余杭期末)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1),它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象。结合图2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处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D.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2023九上·拱墅期末)“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
B.③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和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④若作为消化器官,则其内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种类最多
(4) (5) (6)
5:(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B.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C.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胰腺分泌的胰液无法送入小肠
6.(2023九上·南浔期末)小敏同学早餐吃肉馒头和牛奶,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麦芽糖 B.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在小肠内吸收
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7.(2024九上·东阳期末)有一种做成胶囊形状的内窥镜,它外观与普通胶囊药丸区别不大,但它携带高清摄像头,可用于探测人体消化道的健康状况。患者吞服后,胶囊内窥镜随消化道肌肉运动前行并拍摄图像,再把图像传出来供医生观察诊断。请据此回答:
(1)胶囊内窥镜用于胃部检查时,需要在胃中停留15~30min,由此可推测胶囊外壳的成分不可能是____(填字母,下同)。
A.淀粉 B.蛋白质
(2)胶囊内窥镜除了用于胃部检查,还可用于____部位的检查。
A.食道 B.小肠 C.肝脏
8:(2023九上·丽水期末)如图所示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大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横坐标表示人体消化道的某些器官,纵坐标表示各营养物质中未消化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区域代表的消化器官是 ;
(2)图中甲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丙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3)吃饭时细嚼慢咽可减轻肠、胃的消化负担。食物在口腔中被牙切割、研磨成小碎块,肠胃的蠕动等过程属于 (填“物理消化”或“化学消化”)。
9:(2023九上·玉环月考)图甲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意图,图乙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1)图甲中淀粉经过①和②过程,最终分解为 被人体吸收,参与此消化过程的消化液是 。
(2)图乙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选填“X”“Y”或“Z”)。
(3)从曲线X、Y、Z可知,消化的主要场所是D,D适应消化的结构特点 (写出一条)。
易错点四、关于酶活性的实验探究
例1:(2024模拟·)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实验的相关记录如表,该实验能表明酶的催化作用是(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现象
1 1%淀粉糊2mL+唾液1mL 37℃ 2滴 不变蓝
2 1%淀粉糊2 mL+唾液1mL 0℃ 2滴 变蓝
A.具有专一性 B.具有高效性
C.需要适宜的pH D.需要适宜的温度
例2:(2024九上·杭州期末)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水浴时间 加碘后的现象
A 淀粉糊1毫升、唾液⒉毫升 37℃ 10分钟 不变蓝
B 淀粉糊1毫升、唾液2毫升 0℃ 10分钟 变蓝
C 淀粉糊1毫升、唾液⒉毫升 70℃ 10分钟 变蓝
(1)本实验的原理是① 和②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2)试管C的溶液变蓝色了,这是因为 。
(3)根据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例3:(2023·杭州模拟)专家表示,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时,比较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发烧时,身体中的酶的活性会降低,从而导致食欲不振。为验证该说法,小舟配置乳白色蛋白液和“胃蛋白液”(内含胃蛋白酶)备用。已知乳白色蛋白质液中含有不溶于水的物质,该物质可以被“胃蛋白液”催化分解为可溶性的氨基酸(变澄清)。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 利用37℃水浴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②分别改变水浴温度为38℃、39℃、40℃、41℃、42℃,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现象。
(1)结合实验方案分析,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本次实验中滴加1滴稀盐酸目的是 。
(3)实验中先将酸化的“胃蛋白液”和乳白色蛋白液水浴加热2分钟,然后将其混合后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4)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温度下的乳白色蛋白液都变澄清了。为使不同组的实验结果出现差异,在不改变温度设置的前提下,可调整的措施有 。
变式训练
1:(2024九上·舟山月考)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小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甲:在①试管中注入2mL淀粉糊,②试管中注入4mL淀粉糊;
乙:在①试管中注入2mL唾液,②试管中注入 。
丙: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适宜温度的水中恒温放置10分钟后同时取出;
丁: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情况。
(1)补全步骤乙 。
(2)小乐认为:步骤丙中,两支试管应放入70℃的热水中保温。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步骤丁中,向两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后,实验结果为:①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内液体变蓝色;分析①号试管内液体不变色的原因 。
2:(2023九上·杭州期末)小华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分别对三支试管进行了如下处理:
序号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温水
2 馒头碎屑、4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温水
3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5℃水
(1)第2号设计有错,将错误之处改正为 。
(2)第2号改正设计后,将三支试管都放入相应温度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并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
(3)1、3号对照,两组间的变量是 。
(4)第2号改正设计后,1、2号对照,说明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2024九上·临海期末)为了探究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兴趣小组利用胃蛋白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容器 加入的物质 温度/℃ 实验结果
1 胃蛋白酶+肉糜+清水 37 肉糜分解很少
2 胃蛋白酶+肉糜+盐酸 37 肉糜大部分分解
3 胃蛋白酶+肉糜+氢氧化钠 37 肉糜分解很少
(1)实验选用肉糜的目的是 。
(2)实验说明胃蛋白酶的活性受 的影响。
(3)有同学认为使容器2中肉糜分解的物质是盐酸,请设计实验检验他的猜想。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乐学习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后,继续探究市售的某α-淀粉酶制剂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过程如下: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A试管加入2mL0.5%的淀粉溶液,滴加两滴碘液后摇匀,B试管加入2mL1.0%的α-淀粉酶溶液;将两支试管置于37℃水温的水浴锅中保温5min,然后将B试管中的α-淀粉酶溶液倒入A试管,摇匀后继续保温并计时,直至蓝色褪尽。
②将0.5%的淀粉溶液换成1.0%、1.5%、2.0%的淀粉溶液,重复上述步骤①。
③将水浴温度改为50℃、75℃,重复上述实验。
不同实验条件下淀粉褪色时间如表所示:
α-淀粉酶溶液浓度 水浴温度 淀粉溶液浓度
0.5% 1.0% 1.5% 2.0%
1.0% 37℃ 4min15s 4min42s 5min28s 6min39s
50℃ 1min17s 1min50s 2min37s 3min7s
75℃ 46s 52s 1min2s 1min8s
(1)本实验的原理是 和α-淀粉酶能催化分解淀粉。
(2)据表中数据可知,淀粉褪色时间与 、 有关。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该α-淀粉酶制剂对淀粉分解的催化作用与温度有关, (选填“37”“50”或“75”)℃时,α-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效果最好。
5:(2024·九年级期末)pH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如下图。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受pH影响活性下降后是否可恢复,小明用6只试管做了如下表的实验,并记录每只试管淀粉剩余量。
步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取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将pH调节为特定值。 4.0 5.0 5.8 6.2 6.8 7.4
2.静置5分钟后,再将6只试管内液体的pH调至X
3.加入2%的淀粉溶液1ml 1ml 1ml 1ml 1ml 1ml 1ml
4.37℃水浴5分钟后,测出试管中淀粉剩余量 100% 0 0 0 0 0
(1)表格中X的值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分析表格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
(3)当pH=5.8时,酶的催化能力下降,可能原因是:①部分酶的活性彻底消失;②酶整体活性下降,小明分析实验数据中的淀粉剩余情况认为是原因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实验数据说明理由: 。
6:(2024九上·平湖期末)凝乳酶是一种促使乳汁发生凝结的酶。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先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加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15分钟,再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组别 A B C D D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分钟)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1)该实验探究基于的假设是 。
(2)实验中将凝乳酶溶液和乳汁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水浴15分钟后再混合,而不采用先将酶和乳汁混合再水浴15分钟的目的是: 。
(3)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实验中重要的实验思想。在本实验中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
A.各组实验中凝乳酶溶液体积相同、乳汁体积相同
B.同组实验中凝乳酶和乳汁的体积相同
C.各组实验中乳汁的种类要相同
7:(2024九上·鹿城月考)淀粉酶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滤纸编号 溶液成分
1 淀粉酶溶液
2 淀粉酶溶液+稀盐酸
3 淀粉酶溶液+稀碳酸钠溶液
4 稀盐酸
5 稀碳酸钠溶液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号为1-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②将培养皿置于37℃的恒温箱中,半小时后取出,将碘液均匀滴入培养皿中,约1分钟后用清水缓缓冲去多余的碘液。
③实验结果发现: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出现了大小不等的清晰区(即没有变蓝色的区域),其中3号周围的清晰区面积最大,4号和5号周围以及其余部位均显蓝色,如图乙所示。
(1)1号、2号和3号滤纸小圆片周围会出现清晰区的原因是 。
(2)为了判断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应选择哪几个进行对照? 。(填写滤纸编号)
(3)根据实验结果小组成员推测:碱性越强,对该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越强。请你对这个推测进行评价 。
易错点五、血液、心脏和血管
例1:(2024九上·鹿城月考)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个概念之间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2:(2024·九年级阶段练习)下表是小欢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的部分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白细胞 3.5~10 ×109/L 12.9
血小板 100~300 ×109/L 220.0
A.白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且白细胞没有细胞核
B.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且血小板是最大的血细胞
C.制作验血的血涂片时要将血滴拉成薄膜,盖上盖玻片,并防止形成气泡
D.由该检验单可以判断小欢同学可能患有炎症,判断依据是白细胞含量过高
例3:(2024九上·绍兴期末)人体内的血管紧张素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小动脉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通常服用降压药达到降压目的,试分析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
A.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B.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C.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扩张
D.升高血管紧张素水平,使小动脉收缩
例4:(2024·舟山·中考模拟)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例5:图甲是人体血液分层示意图,图乙是显微镜下人血永久涂片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是因为血液中加入了 。
(2)图中①的名称是 ,它的主要成分是 ;若某人的体检报告单上____(填序号,下同)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则可能是身体内的某部位有炎症;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血细胞是图中的 。
(3)氧气进入血液后,主要由图中的____所示的血细胞来运输。
(4)人体脐带血和骨髓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它能分化出图中的 。
(5)血常规检查制作血涂片时,需要得到薄而均匀的血膜,下图中正确的推法是________ 。(图中箭头表示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例6:(2022·浙江仙居县九年级开学考试)下图表示三类血管,其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选填字母)。
(1)毛细血管是___________。
(2)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是___________血管。
(3)一般输液时医生将针头刺入___________血管进行药物注射。
例7:(2023九上·杭州月考) 申花校园里(综合楼一楼医务室边)配置了自动体外震颤仪(AED),用它测量和消除师生的室颤。室颤是指心脏心室壁的心肌快速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颤动,及时消除室颤对挽救生命及其重要。
(1)心脏心肌最发达的腔室是 ;
(2)发生室颤时,心室收缩泵出的血液与正常一样会进入 (填血管类型),不会反方向流动的原因是存在 ;
(3)发生室颤时,心脏无法泵出足够的血液,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严重不足危及生命,这与红细胞具有运输 的功能有关。
例8:(2024·杭州·九年级期末)心脏工作起来就像一台水泵,通过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沿着一定的方向不断地流动。如图是人体心脏的结构图。
(1)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____(选填“a”或“d”),与血管②相连的d腔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图中a和b两个腔之间的瓣膜叫做______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_____。
(8) (9)
例9:(2023八上·海曙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
(1)显微镜下观察到血管1中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选填“→”或“←”),则可判断该血管是动脉。
(2)血管 (填序号)是毛细血管,其中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有利于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变式训练
1:(2024九上·南浔期末)2020年5月,我国珠峰测量队成功登顶珠峰,再次完成珠峰高度测量。为了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顶前队员们需在高原进行长期训练。他们训练的目的是增加血液中的( )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2:(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为了止血需绑扎的位置分别是( )
A.动脉a处 B.静脉a处 C.动脉b处 D.静脉b处
(1)(2) (3)
3:(2024九上·上城期末)在观察“小金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时,同学绘制相关图像,有关实验及图像描述错误的是( )
A.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B.血管①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C.用低倍镜观察鱼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
D.湿纱布包裹鱼鳃盖有利于鱼的正常呼吸
4.(2024九上·余杭期末)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 )
A.A腔室 B.B腔室 C.C腔室 D.D腔室
5.(2024九上·嘉兴期末)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B.胃壁有发达的平滑肌,有利于胃的蠕动
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D.心脏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有利于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6.(2024九上·东阳期末)如图能正确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在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B.C.D.
7.(2024九上·杭州期末)“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正确的是( )
A.小肠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C.血液中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最多,有利于为人体生命活动运输氧气
D.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房,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8.(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中的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减少
D.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9:(2024九上·嘉兴期末)小嘉因高烧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去医院就诊,其血常规检查部分结果如下。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范围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个 个
红细胞计数 个 个
血小板计数 个 个
血红蛋白
请回答相关问题:
(1)高烧会导致食欲不振,是因为影响了 的活性;
(2)医生判断小嘉患有炎症,其依据是 ;
(3)医生还会建议小嘉多补充富含 元素的食物。
10:(2024九上·临海期末)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了更好的了解心脏的结构与功能,某同学用猪心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心脏结构图,如图所示。
(1)通过触摸和解剖,发现心脏的D腔壁最厚,由此可推测D为 (填名称)。
(2)猪心灌水实验时,往④号血管中注水,水会从 号血管溢出。
易错点六、血液流经某个器官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血液流经除小肠外的器官或结构时,营养物质会减少,但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会升高。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减少。
例1:(2024九上·绍兴期末)血液经过肺循环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肺循环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A.B.C.D.
例2:(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如下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确保了各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以下血液循环模型正确的是( )
A.B.C.D.
例3:(2024·浙江舟山·一模)如图可用来描述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a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则A表示效应器
B.若a为食物中的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A表示胃
C.若a为肺静脉,b为肺动脉,则A表示肺部毛细血管
D.若a为有机物和氧气,b为二氧化碳和水,则A表示活细胞
变式训练
1:(2022·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针对下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A血管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B.乙图为某人的心动周期,在1分钟内,此人的心房收缩期时间是7.5秒
C.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2:如图所示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尿素
(2) (3)
3.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可表示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变化
C.若b是头部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D.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4: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或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或器官,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A的名称是________,血管C中________(选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2)若B为组织细胞,血管C比血管A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选填“低”或“高”)。
(3)若A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高,营养物质含量低,C血管血液中氧的含量低,营养物质含量高,则B代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
5:(2023九上·杭州月考)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相对含量,则X表示 ,血管②的名称是 。
(2)图丙是在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其中属于毛细血管的是 (填字母),该实验用 (填“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
易错点七、血液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
例1:(2024九上·南浔期末)某人因腿部受伤并发炎症,在医院通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来消炎,那么抗生素要到达发生炎症的部位,需经过的途径是( )
A.肺循环→炎症部位
B.体循环→炎症部位
C.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D.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炎症部位
例2:(2023九上·玉环月考)2019年11月一演员在《追我吧》节目中录制时发生了心源性猝死的不幸。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当遇到此类情况时,采取的最及时和关键措施是心肺复苏,以及之后的治疗等。一般分以下三步:
(1)胸外心脏按压:心脏在胸骨和脊柱之间,受到人工挤压,使受压而泵出血液,放松压迫后血液又回到心脏。“按压”后,体内的血液也只会朝一个方向流动的原因是 ;
(2)人工呼吸:是保证不间断地向患者供氧,那么患者经人工呼吸之后,体内的氧气最早会出现在 (选填“动脉”或“静脉”或“毛细血管”);
(3)注射血管活性药物,注射之后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 。
例3:(2024·杭州·九年级阶段练习)新冠疫情期间,ECMO(体外肺膜氧合)技术的使用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ECMO技术的原理是将人体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引出体外,将其充氧后注入病人的肺静脉(如图甲)和主动脉(如图乙),起到替代部分心肺功能。
(1)下列设备中能替代人体肺功能的是_______;
A.动力泵 B.氧合器 C.氧气泵 D.热交换器
(2)ECMO技术常被用于挽救肺功能衰竭或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其中图乙模式是为了挽救________功能衰竭的病人;
(3)ECMO设备使用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若营养补充液中的氨基酸最终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则氨基酸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
(4)已知热交换器管道内血流量为5L/min,为了维持病人的正常体温,需对流入人体的血液进行加热。若要将血液的温度从33℃提高到37℃,则血液每分钟需要从热交换器吸收_______J的热量。(血液的比热容为0.85×103J/(kg·℃),密度约为1.0×103kg/m3)
例4:(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小乐制作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其中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单向阀模拟瓣膜,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据图回答问题:
(1)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①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②模拟 。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选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小乐反思:该模型中的心脏结构不完整,可进一步完善。该模型中缺少的心脏结构是
,应补充在 。
变式训练
1:(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血液循环示意图,关于血液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血管⑥比血管⑤中血液的氧气含量高B.①和②之间.③和④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营养物质一定减少D.血液流经肺泡后,二氧化碳一定减少
(1) (2)
2:(2024·浙江杭州·九年级期末)如图为发生在肺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实现的
B.通过c过程,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要通过2层细胞
C.血管甲内血液的氧气含量较高,颜色鲜红
D.血管乙与血管丙相比,血管乙内的血流速度较快
3:(2023九上·磐安期末)“围炉煮茶”是一种源自云南“火塘烤茶”的休闲方式,点上炭火、架上铁丝、煮一壶茶……但若是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则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不易被察觉,浓度超过0.05%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中毒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血氧饱和度偏低。“血氧饱和度”是指结合氯浓度,它是衡量血液运输氧气能力的重要指标。这里的“结合氧”是指____;
A.氧气与白细胞结合 B.氧气与血浆结合
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 D.氧气与血小板结合
(2)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医院通常采取让病人进入高压氧舱吸氧的治疗方案,将一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为防止脑水肿等并发症,需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如静脉快速滴注甘路醇等。那么甘露醇等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到达心脏,它们依次经过的心房和心室的先后顺序是____(选填字母)。
A.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B.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C.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右心房→左心室→左心房
4.(2024·浙江杭州·一模)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心脏与器官X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2:人的神经系统中,由神经中枢发出,分布到心脏的A神经和B神经可支配心脏的活动。心脏的反应取决于A神经和B神经兴奋的强度大小;紧张时,A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加速,血压增高;安静时,B神经兴奋占优势,心跳放缓,血压降低。
(1)若血液由③流出,首先进入___________(填写血管名称);流经X后,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则X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
(2) 若X代表的器官是小肠,葡萄糖被其吸收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流入心脏,最先进入心脏的部位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序号)。
(3)若使用某药物阻断A神经传导,再刺激B神经使其兴奋,则血压会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 (5)
5、(2024·舟山市定海区九年级阶段练习)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代表心脏四个腔,a、b代表相对应的结构,1-10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
(1)血液流经________(填字母)时,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若因头痛口服某镇痛药物,该药物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最少需________次经过心脏。
(3)据图写出肺循环的路径________(用图中字母、数字和箭头表示)
6:(2023九上·杭州期末)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在病人自身肺功营养补充液能出现衰竭时可使用人工心肺机(EOMO)进行救治,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为“电动泵”,能够推动血液循环流动,相当于人的 (填器官名称) 。
(2)图中血管A和血管B是患者连接人工肺机的两条血管,血管B内流动的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经“人工肺”回到人体心脏的血液,再经 (填 “体循环”或“肺循环”)到达脑,为脑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氧气,使患者保持神志清醒。
(4)对于未感染新冠疾病的人来说注射新冠疫苗是很好的预防措施。在手臂上注射疫苗最先到达心脏的 (填房、室的名称)。
7.(2024九上·东阳期末)某校科学兴趣小组针对“人体内血液循环”开展了“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模型原理】人体内血液循环规律和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实验材料】橡皮球、单向阀、橡胶软管、烧杯、红墨水
【产品制作】用橡皮球模拟心脏,单向阀模拟瓣膜,橡胶软管模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装置内的红墨水模拟血液,将各部分有序连接.
(1)【产品演示】
先同时挤压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橡皮球经红色软管流出进入烧杯(箭头表示液体流动方向),后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红墨水从烧杯经蓝色软管流入橡皮球.
模型中的橡皮球弹性较大,能很好地模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若蓝色软管1模拟肺静脉,则红色软管2模拟 .
(2)在演示过程中,同时松开两个橡皮球,单向阀A打开,单向阀B (填“打开”或“关闭”),模拟血液由静脉回流入心脏.
(3)【产品评价】以下表格为该小组同学制定的部分评价量表.
“自制模拟人体循环系统装置”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模拟血液循环) 能准确模拟血液的流动过程,并能区别出动脉血和静脉血 仅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不能准确模拟出血液流动过程
指标二(模拟心脏) 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并具有瓣膜,瓣膜的的朝向正确 仅准确模拟出心脏房室 不能准确模拟出心脏各房室
【产品迭代】指导老师根据评价量表对小组同学自制的血液循环演示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一”评为优秀,“指标二”评为合格.为了使指标二能达到优秀,请结合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该模型还需要改进的是: .
易错点七、人体多个系统结合类型
例1:(2024·浙江台州·九年级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B系统消化后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
(2)进入C系统的氧气,大部分会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结合。
(3)在D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_____。
(例1) (例2)
例2:(2024·绍兴模拟)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系统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当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外界气压___________(选填“>”、“<”或“=”)肺内气压。
(2)图中a气体是___________,血液中运输它的细胞是___________。
(3)健康人进食一段时间后,葡萄糖通过消化道管壁进入循环系统,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例3:(2024·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人体内各个器官或系统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从而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如图,、、、、、代表人体不同的系统或器官,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蛋白质经过被分解为物质①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_____。
(2)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3)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对于其他动物也是如此。如生活在澳大利亚沙漠中的大袋鼠其体内组织的含水量始终为65%。经检测大袋鼠尿液,发现尿素含量是人的4倍,盐含量是人的2倍左右。请解释袋鼠尿液中尿素和盐的含量高的原因:___________
变式训练
1:下图为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的关系示意图,a~d 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
(1)图中c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
(2)由b过程进入血液中的氧气,主要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结合。
(3)各种营养物质进入体内,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该过程的场所在___________。
2.(2023·九年级期末)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B是 _____;小肠中,参与完成生理过程①的消化液有 _____ ;
(2)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若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过少,会患 _____ ,经常出现头晕症状;
(3)C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_____ ,自C进入血液到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需流经心脏 _____ 次;
(4)D中含有的尿素是人体内 _____ 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
(5)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C,则可能是图中生理过程 _____ (填序号)出现了障碍。
3:(2024·杭州·九年级阶段练习)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的四个系统,序号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则物质①为________。
(2)A系统能为全身各处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其动力器官是________。
(3)C系统获得的氧气通过A系统输送到组织细胞处利用,从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A系统与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4:(2024·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
(1)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经过B过程血液成分变化___________
(3)C过程可以为组织细胞带来___________,运走___________。
5:(2023九上·金华期末)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标号①~⑧表示人体内相关生理过程,字母A、B、C、D分 别表示心脏四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早晨食用了馒头、鸡蛋和豆浆,馒头的主要营养物质最终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
(2)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下列不属于排
泄的是
A.① B.⑥ C.⑦ D.⑧
(3)某人患有肠炎,医生给他手臂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填字母)
(4)如图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是 (单选)
A.B.C.D.
九年级科学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易错题与重难点培优训练解析
易错点一、营养素的作用和平衡膳食
例1:(2024九上·上城期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宣传标语“均衡营养,点亮健康之路”。下列有关食物与营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一般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下
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能提供大量的能量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D.维生素在人体内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答案】C
【解析】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解答】A、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50%以上,错误;
B、无机盐被人体吸收后,不能提供能量,错误;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供能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正确;
D、维生素种类很多,除维生素D外,其它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错误。
故选:C。
例2:(2022·浙江衢州·九年级期末)当人患急性肠道炎时,一般需要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其目的是( )
A.提供营养物质 B.补充体内盐分
C.补充体内水分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分析】葡萄糖可以被细胞利用,为细胞提供能量。氯化钠溶液为人体补充水分,盐分。
【解析】急性肠炎病人,吸收功能降低,体内细胞生命活动不断消耗能量,分解体内葡萄糖。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是为了及时补充体内葡萄糖、盐分和水分,满足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例3:如图是四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某同学因偏食营养不均衡患了贫血症,则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多摄取图中哪一种食物( )
A. 食物甲 B. 食物乙 C. 食物丙 D. 食物丁
【答案】 B
例4:(2024·湖州·九年级期末)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主要的供能物质 B.主要的贮能物质
C.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D.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答案】D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知道它们的作用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备用能源是脂肪。溶解营养和废物的是水。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例5:(2024模拟)山东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
(1)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________种营养物质.
(2)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饺皮 B.瘦羊肉 C.胡萝卜 D.肥羊肉
【答案】 (1)6(2)A
例6:(2023九上·义乌月考)小江同学查找了某天中餐部分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等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下:
营养素含量 A(%) B(%) C(%) D(%)
马铃薯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鲫鱼 76.5 0.5 17.6 4.1
(1)分析表格数据,其中A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
(2)小江正处于青春期,应该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营养素C较多的食物。该营养素最初被消化的场所是 。
(3)小江当天备战运动会参加剧烈的训练时,马铃薯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给肌肉细胞呼吸作用,最终的产物有 。
(4)为了均衡膳食,你认为应该增加 等食物。(写出一种)
【答案】(1)水(2)胃(3)水、二氧化碳、乳酸(4)蔬菜
【解析】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较高;鲫鱼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故根据表格中的数据,A为水,B为糖类,C为蛋白质,D为脂肪。
【解答】(1)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为60%~95%,根据表格数据,A表示四种营养素中的水。
(2)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小江正处于青春期,应该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营养素C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该营养素最初被消化的场所是胃。
(3)马铃薯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供给肌肉细胞呼吸作用,最终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4)均衡膳食是指摄入的食物能提供全面而平衡的营养,根据表格中的食物种类应该增加蔬菜、水果等食物。
变式训练
1:2023年5月,浙江省疾控中心对中小学生午餐供应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样本学校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油盐肉过多,奶类和新鲜水果太少。其中奶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
A. 维生素 B. 膳食纤维 C. 蛋白质 D. 脂肪
【答案】 C
2:(2024九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杭州特色美食——定胜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寓意金榜题名。这道美食的主要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膳食纤维
【答案】A
【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糖类是人体内重要的供能物质。定胜糕主要由精制的梗米粉和糯米粉制成,梗米粉和糯米粉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答案为:A。
3:(2024九上·东阳期末)“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鸡蛋 B.苹果 C.青菜 D.白粥
【答案】A
【解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正确;
B.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B错误;
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C错误;
D.白粥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错误。故选A。
4:(2023九上·拱墅期末)小乐的早餐为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个苹果。从“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角度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牛奶可补钙,人体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鸡蛋可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贮能物质
C.苹果可提供维生素,维生素可为人体提供能量
D.早餐中应加入糖类食物,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答案】D
【解析】人类的7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解答】A.牛奶可补钙,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酥松,A错误;
B.鸡蛋可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细胞生长的物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贮能物质 ,B错误;
C.苹果可提供维生素,但是维生素不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C错误;
D.早餐中应加入糖类食物,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D正确;
5.(2024九上·杭州模拟)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素 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 等③根据平衡膳食的说法,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层的食物 ④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 ⑤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硒元素 ⑥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答案】D
【解析】人体所需的七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平衡膳食要求我们各方面的营养要均衡;
【解答】①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素,正确;②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是正确;③根据平衡膳食的说法,每天摄入最多的应该是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层的食物是错误的,膳食要均衡;④为防止骨质疏松,应多食用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正确;⑤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应在食盐中添加碘元素,所以⑤错误;⑥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正确;小苏打加热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和碳酸钠,会使糕点变得酥软。
6:(2024九上·拱墅期末)有些同学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导致上课时头昏没有力气。也有些同学偏食、挑食,不爱吃蔬菜和水果,导致刷牙时牙龈经常出血。因此,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很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面包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2)牙龈经常出血可能是体内缺少哪种维生素? .
【答案】(1)糖类/淀粉(2)维生素C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中,糖、蛋白质和脂肪是供给人体能量的物质.六大营养素主要来自九大类食物:谷类、蛋类、奶类、根茎类、肉类、鱼虾和贝类、豆类、干果类、蔬菜和瓜果类.
【解答】(1)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最先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淀粉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维生素C能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当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时,人会患坏血病,表现为皮下、牙龈经常出血.
7:(2023九上·嘉兴期末)超重、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1.1%和 7.9%。
(1)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个体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据调查,18.9%的中小学生有经常饮用含糖饮料的问题,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 。
(2)平衡膳食和参加体育运动,是预防肥胖的主要方法。
①国家卫计委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 水果200g~400g,原因是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 等营养素。
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 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
【答案】(1)脂肪(2)维生素、膳食纤维、水;呼吸作用
【解析】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七大类营养素: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糖类、脂肪、蛋白质;
【解答】(1)若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过多,多余部分会转变为脂肪。
(2)①水果蔬菜不仅含能量少还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水等营养素;
②体育运动时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是通过体内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释放出来的;
变式3:(2024九上·平湖期末)小嘉同学查找了某天晚餐所吃食物(不包括米饭)中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水这四种营养素的含量,记录如表所示:
营养素 A(%) B(%) C(%) D(%)
土豆 75.9 20.1 1.7 0.1
牛肉 68.9 0 20.1 10.2
卿鱼 76.5 0 17.6 4.1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其中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 。
(2)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建议,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 食物。(选填“畜禽类”、“蔬菜类”、“谷薯类”)
【答案】(1)糖类(2)蔬菜类
【解析】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牛肉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油脂含量较高;鲫鱼中的水、蛋白质含量高。故根据表格中的数据,A为水,B为糖类,C为蛋白质,D为脂肪。
【解答】(1)马铃薯中的水、糖类(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低,所以B表示上述四种营养素中的糖类;
(2)小嘉同学该天的食物还应该增加蔬菜类食物,增加维生素以及纤维素摄入。
易错点二、食物与能量
例1:(2023九上·德清期末)如图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应相等
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实验时试管中的水越少可以使实验现象越明显
D.实验中通过水温变化比较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
【答案】C
【解析】(1)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
(2)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1mL水,每升高度1℃,需要吸收4.2J的热能。
【解答】A、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因此,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A正确;
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正确;
C、实验时试管中的水必须是适量,并非水越少越好,如果水过少,试管中水温变化均很大,差距不明显,无法比较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多少,C错误;
D、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D正确。
故答案为:C。
例2:(2024九上·嘉兴期末)实验小组要比较花生仁和大米在人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多少,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体内通过氧化释放能量,过程复杂且缓慢,不易直接比较,但等质量的同种营养物质在体外 所释放的能量与在人体内通过完全氧化释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热量后水温升高情况比较体外释放的能量多少。
【实验步骤】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温度计等;
c.测量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d.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立即放于试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尽;
e. ;
f.再用大米重复以上实验。实验小组记录的结果见表一。
表一实验记录表
样品 水温(℃) 温度变化 比较释放的热量
燃烧前 燃烧后
花生仁 12 66
大米 12 47
表二实验改进分析表
提高精度维度 改进方法
使能量完全释放 将花生仁、大米碾碎;
减少能量损失 挡风;
减小偶然性 ▲ ?
【结论归纳】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分析反思】为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可以从表二所列方面进行改进,请在“?”处写出相应改进方法。
【答案】完全燃烧;观察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最高温度;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在人体内完全氧化能提供的能量比大米多;用花生仁、大米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解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温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烧释放的能量越多。
【解答】实验原理】花生仁和大米在人体内通过氧化释放能量,过程复杂且缓慢,不易直接比较,但等质量的同种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与在人体内通过完全氧化释放能量是相同的,利用水吸收热量后水温升高情况比较体外释放的能量多少。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大米;
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5毫升水,固定温度计等;
c.测量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d.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立即放于试管下方,直至花生仁燃尽;
e.观察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最高温度;
f.再用大米重复以上实验。实验小组记录的结果见表一。
【结论归纳】分析数据,花生仁水温上升54℃,大米水温上升35℃,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在人体内完全氧化能提供的能量比大米多。
【分析反思】为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可以从表二所列的方面进行改进,改进方法为用花生仁、大米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3:(2024·模拟)小贝要比较花生仁和核桃仁在人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按照图甲装置进行实验:
a.分别称取1克花生仁和核桃仁,并将它们分别粉碎;
b.在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毫升水;
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液体温度;
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即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
e.测出水的末温;
f.在同样条件下,再用核桃仁重复以上实验。
(1)实验中通过 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小倪同学改进了上述装置(如图乙),改进的好处是 。
(3)全班同学都采用小倪同学的改进装置进行了实验,数据如下:
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组 7.261 11.844
二组 8.108 11.860
三组 9.576 12.390
四组 9.850 13.860
五组 9.762 13.860
六组 7.480 11.592
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水升高的温度
(2)减小热量散失
(3)质量的花生仁比核桃仁提供的能量较少
【解析】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的能量的多少。通过转换法,此实验中应水温的升高量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解答】(1)此题中利用了转化法,通过观察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2)乙的方案比甲多了一个挡风的罩子,可以减小热量散失;
(3)从表格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质量相等的花生仁和核桃仁,花生仁提供的能量比核桃仁少。
变式训练
1:(2023九上·杭州期末)某科学小组想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
(1)你认为甲、乙两组装置中 更科学。
(2)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花生仁的质量外,还要记录 。
(3)花生仁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 (化学式C6H8O6),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与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写出维生素C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所得的能量数据均比网上提供的常见食物能量表中的数据小,可能的原因是 (任写一种即可)。
【答案】(1)乙
(2)温度(初温、末温)
(3)C6H8O6+5O2 6CO2+4H2O
(4)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耗(部分热量被锥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异、科学实验数据往往存在误差等合理答案)
【解析】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耗(部分热量被锥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异、科学实验数据往往存在误差等原因,使得实验所得的能量数据均比网上提供的常见食物能量表中的数据小; 热值是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
【解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中有一个防风的装置,可以将减少热量的损失,使得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所以乙更科学;
(2)本实验通过水温的升高量来比较花生仁中的能量,所以需要记录温度计的初温和末温;
(3)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维生素C完全燃烧的的反应物是C6H8O6和O2,生成物是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为:C6H8O6+5O2 6CO2+4H2O ;
(4) 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耗(部分热量被锥形瓶吸收、或不同的花生存在差异、科学实验数据往往存在误差等原因,使得实验所得的能量数据均比网上提供的常见食物能量表中的数据小;
2:小Q想比较等质量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所含能量的多少。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组装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装置,在三个试管中装入等量的水,测出水的初温。
步骤2:分别取1克花生仁、1克大米、1克牛肉干装入燃烧匙,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分别放在三个试管下,给水加热。
步骤3:待完全燃烧后,分别测出三个试管中水的末温。
食物名称 质量/g 水/mL 初温/℃ 末温/℃
花生仁 1 2 25 100
大米 1 2 25 87
牛肉干 1 2 25 100
(1)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判断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
(2)通过实验结果,等质量的三种食物中所含能量最少的是 。
(3)这个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 措施。
(3)小Q发现牛肉干和花生仁组中水的末温相同,便得出两者所含能量相同。另一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相同质量的花生仁比牛肉干所含能量多。分析原因,是因为实验中水沸腾后不再升温。你认为该如何改进实验,能得出正确结论: 。
【答案】(1)水的末温(2)大米(2)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做实验,注意挡风等措施。
(3)增加试管中水的质量,或减少燃烧物的质量
【解析】(1)实验是通过水温的变化来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这是转换法。
(2)通过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等质量的三种食物中,大米对应水的末温最低,即水生成的温度最低,那么所含能量最少的是大米。
(3)这个实验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可采用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做实验,注意挡风等措施。
(4)在加热水的过程中,如果水的质量较少,则需要不多的热量就可以使水沸腾,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故不能根据温度的变化判定燃料含有能量的多少;故可以通过减少燃料质量、增加水的质量来达到实验目的。
易错点三、消化系统的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
例1:(2023九上·温州期末)牛奶饮用不宜过量,否则会加重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负担。下列人体系统中承担牛奶消化和吸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消化系统是承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功能;
【解答】A是消化系统是承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功能;B是内分泌系统;C是人体的神经系统;D是人体的泌尿系统;
例2:(2023九上·杭州月考)以下体现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②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仅一层细胞
③小肠内消化液种类多④小肠长5﹣6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也很薄,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解答】①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②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不是消化营养物质;
③小肠里面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功能无关;
④小肠长5-6米,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因此①②④均是小肠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
故选:C。
例3:(2024九上·上城期末)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答案】B
【解析】图中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
【解答】A、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
B、膳食纤维不能吸收,B正确。
C、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C错误。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
故选:B。
例4:(2023九上·鹿城期末)在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中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b、c表示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分解为麦芽糖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B.b为氨基酸是在②④的作用下由蛋白质转变来的
C.c为甘油在③⑤作用下由脂肪转变来的
D.X是小肠,只是吸收b、c的主要场所
【答案】A
【解析】观图可知:a最先被消化,因此是淀粉。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A、a是淀粉,先被唾液①中的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A正确;
B、蛋白质在②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然后再④⑤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b氨基酸,B错误;
C、脂肪在③胆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脂肪微粒,然后再④⑤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c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X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吸收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和维生素等,D错误。
故选:A。
例5:(2024九上·平湖期末)如图为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和“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选填“①"或“②”)的作用。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 。
【答案】①;葡萄糖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
【解答】人在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 ,是因为淀粉变为麦芽糖, 其原理相当于剪刀 ① ,淀粉最终在小肠被消化为葡萄糖,所以图中“小分子物质”的名称为葡萄糖。
例6:(2023九上·瓯海会考)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系统之一,请结合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的 (填序号)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 ,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道相邻的几个器官,曲线X、Y、Z表示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小明的早餐是三个馒头,图中 曲线表示其在消化系统中被消化的程度。
(4)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将食物中的大分于物质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B.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到血液中
C.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含氮度物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D.将消化后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答案】(1)3
(2)绒毛
(3)X
(4)A;B;D
【解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
(2)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3)营养物质进入消化道的先后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具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口腔、胃、小肠。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X在A中开始消化,则A代表口腔;Y在C中开始被消化,则C代表胃,图中X、Y、Z都能在D消化道内被消化,可以判断D代表小肠。
(4)根据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的认识判断。
【解答】 (1)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图中的3表示的是胰腺,它除了分泌胰液外,还能分泌胰岛素,使人体内的血糖浓度维持稳定。
(2)人体小肠长度有5-6米,但表面积却达200平方米,这是因为小肠在结构上具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3)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X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Y被消化,最后是Z被消化,可以判断X是淀粉,Y代表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Z代表脂肪,而馒头富含淀粉,则对应的曲线为X;
(4)A.消化系统能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故A正确;
B.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吸收到血液中,故B正确;
C.人体将二氧化碳、多余的水和无机盐、含氮废物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不是消化系统完成,故C错误;
D.消化后的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故D正确。
所以,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BD。
故选ABD。
例7:(2024九上·绍兴期末)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的分泌是怎样调节的呢 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是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冲动传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为验证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
①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狗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
③稀盐酸狗上段小肠肠腔(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稀盐酸处理后的小肠黏膜细胞磨碎制成提取液狗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1)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入 参与食物的消化。
(2)通过①②组实验可知,盐酸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以上实验结果是否支持题干中的观点,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
【答案】(1)小肠(2)不能
(3)不支持,实验③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结果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辅以激素调节。
【解答】(1)胰腺分泌胰液,经导管流入小肠,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
(2)稀盐酸注入狗上段小肠肠腔会导致胰腺分泌胰液,而稀盐酸注入狗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因此,通过①②组实验可知,盐酸不能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引起胰液分泌。
(3)根据题干可知,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是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冲动传到胰腺,促使胰腺分泌胰液,也就是认为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经调节引起的。而实验③去除通往小肠的神经,结果胰腺分泌胰液,由此否定胰液分泌只有神经调节。
变式训练
1:(2023九上·嘉兴期末)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与消化腺,消化道是一条中通的通道,如图①-④的结构中不属于消化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消化道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的初步消化在口腔,最终消化在小肠;蛋白质初步消化在胃,最终消化在小肠;脂肪在小肠才开始消化,在小肠中被完全消化;小肠中还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解答】消化道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A.①是肝脏,不属于消化道
B.②是胃,属于消化道;
C.③是大肠,属于消化道;
D.④是小肠,属于消化道;
2:(2024九上·余杭期末)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1),它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象。结合图2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处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D.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消化道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
【解答】A. 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 ,A正确;
B. ② 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 显微胶囊不可能进入结构②,B错误;
C.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即胃,胃分泌胃蛋白酶可进行蛋白质的初步消化,C正确;
D. 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即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
故答案为:B。
3:(2023九上·拱墅期末)“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C.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
D.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答案】B
【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生物对生存适应的体现;
【解答】A.小肠壁上有丰富的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增加了消化营养物质的表面积,A错误;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收缩将血液压向全身,这与它输送血液距离较远的功能相适应,C错误;
D.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错误;
4.(2023九上·杭州期末)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酶
B.③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和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C.②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④若作为消化器官,则其内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种类最多
【答案】D
【解析】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脏,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肝脏会分泌胆汁,会脂肪起乳化作用;胃对蛋白质起初步消化作用;胰脏分泌的胰液起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解答】A.①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消化液含有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的消化酶,错误;
B.③分泌的胰岛素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错误;
C.④既具有消化功能,又具有吸收功能,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错误;
D.④若作为消化器官,则其内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种类最多,正确;
5:(2023九上·舟山开学考)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胃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