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守株待兔课件+ 教学设计+ 预习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守株待兔课件+ 教学设计+ 预习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08:11:22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守株待兔
人文主题
寓言故事
语文要素
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井底之蛙
龟兔赛跑
揠苗助长
你们喜欢寓言故事吗?
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
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去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一、清清楚楚:讲述的快乐
二、生动形象:创编的欣喜
三、情真意切:领会的喜悦
任务一
清清楚楚:
讲述的快乐
起因
经过
结果
《守株待兔》
2、梳理文脉,填写以下表格,尝试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sòng
gēng
zhū
chù
jǐng
shì
lěi

守株待兔
学写字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采”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竖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收笔比左半部分略低。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宋人有耕者。”
宋国
春秋时期地图
早在春秋时期国家被分成了许多小国,宋人指的是宋国人。
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
古代把以捕鱼为生的人叫——渔者
把驾驭马车的人叫——御者
把专门研究学问的人叫——学者
“者:……的人”
以种地为生的人,叫做耕者。
解文意
“田中有株。”
树桩
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大意: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马观花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飞禽走兽
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
奔走呼号
一边奔跑,一边呼号
鸡飞狗走
鸡乱飞,狗乱跑
解文意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撞到
折断
脖子
大意: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解文意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①说明,解说
②消散
③放开,放下
④释放,赦免
③放开,放下
爱不释手
手不释卷
如释重负
解文意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lěi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解文意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lěi
一种农具
希望
再、又
得到
大意: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再、又
自己
被,表被动
嘲笑
大意: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守株待兔》
起因
经过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讲述故事
任务二
生动形象:
创编的欣喜
刚才在讲述句子意思时,你们是不是看到了那个农夫的神态、 听到了那个农夫的话语、猜到了他心中的想法? 请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仿佛看到:农夫发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乐呵呵地走过去捡起来,左看右看。
我仿佛看到:农夫看到一只兔子撞死了,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地捡起来。
农夫的神态
他捡起兔子笑着说“天上掉馅儿饼了”。
农夫瞪大眼睛愣了一会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哈哈,这好事让我碰上了,我是不是在做梦啊!”
“这下好了,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我好有口福啊! ”农夫得意地说。
农夫的语言
农夫想———种田很辛苦,我何不放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呢?
农夫心想———兔子肉多好吃,我干脆天天来等撞死的兔子吧。
农夫的心理活动
农夫心里乐了———以后我就可以不用种田了,我要天天守在树桩旁等撞死的兔子。
宋国有个耕田的农夫,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 一天,他在田里耕作时,突然看见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到那个树桩上,倒在地里,四肢抽搐了一下,就一动不动了。 农夫连忙放下农具,乐呵呵地跑过去:“天上掉馅儿饼了, 今天我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哈哈,我好有口福啊!”他捡起兔子,左看右看,好肥的一只兔子啊! 他想:看来,以后我就不需要辛辛苦苦种田了,坐在树桩旁边等撞死的兔子得了。可一连等了好多天,他都没有再等到撞死的兔子。所以,他受到了别人的嘲笑。
加入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
任务三
情真意切:
领悟的喜悦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请想一想宋国人会怎么笑话他?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请想一想宋国人会怎么笑话他?
你这个人啊,兔子在树桩上撞死是偶然发生的事,你却当成经常发生的事,哈哈,真要让人笑掉大牙。
你啊,想不劳动就得到东西,这种想法真是可笑。
你呀,长时间不耕作,兔子没等到,田里肯定会长满野草。 偷鸡不成蚀把米,真是可笑。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请想一想宋国人会怎么笑话他?
三笑他——不知变通、不会灵活处理问题。
一笑他——想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二笑他——把偶然现象当成了必然事情。
韩非子在故事的原文中这样写道——
“今欲①以先王之政②,治③当世之民④,皆守株之类也。”
——《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想要。②治国方略。③治理。④民众。
韩非子想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治理国家的君王,新的问题要用新的办法来解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读“宋、耕”等4个生字,正确书写“守、株”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停顿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插图,读懂句子意思,理解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4.和同学交流学习“南辕北辙”,理解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1.看图猜故事:你能猜出下面是什么故事吗?(郑人买履、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这四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2.出示单元导读页:观察单元内容和学习目标,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寓言故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3.这四则寓言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们都出自《韩非子》)
4.简介作者:
韩非,又称韩非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出身韩国贵族,师承荀子。后人整理其著作编纂成《韩非子》。
5.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指导书写:“守、株”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感知:
①结合注音,试着把课文完整地读出来。
②借助注释、插图,了解故事大意,试着总结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字词学习: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1)重点指导“耒”。(与“耕”比较不同之处)
(2)学习生字“冀”。(与“翼”比较不同之处)
3.指导会写字:(出示“耕”字演变图)
待:左窄右宽,长横压横中线,点压竖中线。
耕:左略窄右略宽,“耒”最后一笔变为“、”。
其: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横分在横中线上下。
4.再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3)故事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讲的,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三、细读课文,了解文意
1.方法回顾:你有什么好办法理解古文意思呢?(看注释、组词法、看插图……)
2.读课文,解文意: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宋国有一个农夫,田里有一个树桩。)
随文识字:宋(上下结构,上收下放。 上部“宀”头稍抗肩,不要写宽。)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兔子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
①“走”字是什么意思?(跑)兔子当时是怎样跑的?(特别快)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疾驰、飞奔等)
②思考: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有可能它遇到了猛兽或者猎人,正在逃命。)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农夫的地里,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所以这只野兔撞死在农夫地里的树桩上是一种巧合。
③农夫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高兴)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等)他会怎样处理这只野兔呢?(他可能会将兔子卖了换钱。)
④随文识字:
触:左右等宽。“角”头部宜小,框形端正,疏密均匀。“虫”竖画从“口”中间直下,点画位置恰当。
颈:左部横向笔画宜短,上下中心对齐。“页”上下等宽,撇从中间先竖后撇,点画位置恰当。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于是种田人放下农具,守在木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
①农夫将野兔捡回家后,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做的?(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想:我就守在这里,等到下次再捡一只兔子回去。)
②随文识字:释(左窄右宽,左短右长。“釆”上撇短平,竖画正直。“圣”撇捺舒展,竖对撇捺的交叉点,直而长。“釆”不可写成“采”。)
③说一说此时农夫心里会想些什么。(出示PPT题目)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没等来兔子,反而等来了宋国人的嘲笑。)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他错在哪儿?(农夫将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会经常发生的。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想着不劳而获,而应踏踏实实地做事。)
3.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这个故事: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
4.讨论交流:你想对故事中的农夫说些什么?
只有劳动才能获得食物,整天坐着等天上掉馅饼,是会饿死的。
捡到兔子只是你偶然碰到的事,种好庄稼才是你该干的正事啊!
5.熟读背诵:让我们一起齐读《守株待兔》,然后试着和同桌互相背一背吧。
6.课堂小结:寓言故事,就是在一则小小的故事里,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学习寓言故事,我们可以收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还可以获得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阅读链接
1.默读《南辕北辙》,和同桌用自己的话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
(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离楚国越来越远。)那么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意孤行,不听别人劝告)
2.小组讨论,说说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儿?
错在走错了去楚国的方向,离目的地越走越远。
错在没明白别人话语的意思,不能认识自己的问题。
错在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偏差,以为只要条件准备得充足,不管朝哪个方向都能到达目的地。
3.故事中的人由于不听别人劝告,犯下了错误。生活中你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吗?(学生自由讨论,互相说一说)
4.寓言故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课件出示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离目标将会越来越远。)
四、作业布置
1.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2.试着自己收集寓言故事,感悟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板书]
5守株待兔
起因: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经过:放下农具 守株待兔
结果:兔不复得 被人嘲笑
心存侥幸
一无所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守株待兔
读一读 1.结合注音,试着把课文完整地读出来。2.用“○”圈出诗中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书,给字注音。3.用“□”圈出不理解的词,并在旁边标上“?”,查阅资料,理解字词的意思。4.将句子读准确,并准确地读出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查一查 5.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书,了解作家。韩非又称( ),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出身韩国贵族,师承荀子。后人整理其著作编纂成《 》。
音形义 6.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宋代(sònɡ shònɡ) 耕地(ɡēnɡ ɡēn) 长颈鹿(jìnɡ jǐnɡ)解释(sì shì) 希冀(jì yì) 植株(zhū shū) 而身为宋国笑(wéi wèi)7.比一比,再组词。 珠( ) 持( ) 颈( ) 翼( ) 泽( )株( ) 待( ) 劲( ) 冀( ) 释( )8.“其”的读音是( ),共( )画,第三笔是( )。9.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用“√”画出。(1)兔走触株 A.向前移动; B.跑; C.运行。(2)因释其耒而守株 A.解释; B.消除; C.放下。(3)冀复得兔 A.重复; B.再,又; C.回答,答复。
整体感知 10.《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11.从《守株待兔》的故事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把下列词语连起来说一说。侥幸心理 不劳而获 一无所获
拓展阅读 搜集《南辕北辙》这一则寓言故事读一读。
思考质疑 13.把你最想问的问题写在下面吧。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插图,了解故事大意,试着总结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习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