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1: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论语》十二章
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的内涵;
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论语十二章》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指导意义。
学习目标
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孔子
了解《论语》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原文
论语十二章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注释
就:靠近。
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正:匡正、端正。
如…何: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喻:通晓,明白。
思:希望,想着。
齐:看齐。
焉:句末语气词。
贤:德才兼备的人。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质:质朴。
文:文饰。
史:虚浮不实。
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毅: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已:结束。
譬如:比如。
篑:盛土的筐子。
止:中止,停止。
往:前进。
知:聪明;智慧。
忧:忧愁。
惧:害怕,恐惧。
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归:称赞。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指学生们。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怨:讽刺。
迩:近。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孔子说:“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他怎样遵守礼仪制度呢?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礼乐有什么用呢?”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只通晓利益。”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不实,质朴和文饰相杂适中,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孔子说:“比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止,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比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颜渊请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使人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和鼓舞;可以观察人情风俗的盛衰,认识社会现实;可以通过情感交流,彼此感染,和谐相处;可以抒发心中不平,讽刺不良政治。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译文
赏析
《论语十二章》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对于人生、道德、学问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此文论述了君子的品德修养、仁与礼的关系、君子与小人之别、文与质的关系、士人的责任与担当、学问的进步在于持之以恒、仁的实践、“恕”道、学习《诗》的重要性等问题。全文不仅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对于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洞察,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精髓和行为准则。
1
文章导读
1、4、6章 ——君子与小人
2、7、9、10章——论“仁”
3、8章——论“道”的学习
5、11章——修己与待人
第12章——学习《诗》《礼》的重要性
运用通俗浅易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等。
运用对比,使语义更加鲜明。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运用对偶、排比这样的整句,使语言整饬,朗朗上口。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
本文在说理上语言有什么特色?
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孔子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质”的关系亦即“礼”“仁”的关系,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孔子认为只有两者配合得当才是完美的。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这里说的“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质,同时又合乎“礼”并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既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而主张不偏不倚,执两用中。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所以孔子提倡“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文”与“质”的关系?
曾子(名参,字子舆,被后世尊为“宗圣”)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曾子所述之士的品格,正是中国屹立于世界的根基所在。
你从此章中感受到曾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尽管曾子已经故去了两千多年,但后世却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继承了这种精神,以天下为己任。为了这份坚定的信念,他们宁愿栉风沐雨,就算是为此而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疑惑,因为他知道大小、轻重、缓急、本末,判断力自然就强;仁德的人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不会招人怨恨,行忠道(立人、达人)则会令人感激,人际关系处理得完善了,就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在于行为壮烈,而在于内心强大,不存在惧怕之心,横逆忧患来临时,能淡然处之,这才是大勇。
根据本章内容,思考在生活中如何推行仁?
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净化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彼此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求“仁”在于自己,可以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规范自己。孔子告诉颜回的只是一个入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约束自我,同时注重内心修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论述的中心和重点。《〈论语〉十二章》中,君子有着什么样的品质?
君子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
君子好学,慎言与敏行。如“就有道而正焉”。②君子好义,有正确的义利观。如“君子喻于义”。③君子于己内省,“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待人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君子热爱真理,追求真理持之以恒。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⑤君子行道之貌,要讲究仪表,但又不能过分修饰,要做到“文质彬彬”。⑥君子行道之法。“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质”和“文”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两者均衡才是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质是内在本心,文是外在表现,内心真实朴素,外在待人接物有礼有节,说话办事有礼貌修养,表里如一,才是真正的“君子”
为何“任重”?为何“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任重是因为“仁者”所爱之人是整个天下之人,以天下为己任,把天地民生都当作自己责任,自然任重。道远是因为这一使命需要终其一生贯彻,百折不挠、坚持到底 。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战国孟子、荀子加以继承发展。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家地位得到飞跃性提升。宋程颐、程颢及朱熹倡导“程朱理学”,加上明朝严格执行八股取士制,儒家地位得到强化。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让儒学焕发了生机。晚清康有为等人重新审视儒家学说,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针对时弊推陈出新,使之成为了维新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今天我们发扬光大之,儒学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了现实的意义......
教师总结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