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1:4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庭念
·
孝 祥
过 洞
奴 娇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疏通词意。
2.通过诵读,概括洞庭湖景色的特点。 3.通过小组合作,品读诗人的情感。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
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南 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 张孝祥是主战派,刚中状元不久,就上言为 岳飞鸣冤,为秦桧所忌。父亲被诬告,他也受牵 连。好在不久后秦桧就死了。
张孝祥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
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
《于湖词》等传世。
知人论世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
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 首《念奴娇》是他的代表作。宋孝宗 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受政敌谗 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 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写作背景
解题
《念奴娇 · 过洞庭》
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过:经过,途径。
③洞庭:洞庭湖。
自由朗读诗歌
谁过 什么时候过 怎样过
为什么过
于湖居士张孝祥 近 中 秋 着 我 扁 舟 一 叶
罢官北归,途径 洞庭
过洞庭时作者样子如何 过洞庭时看到什么 过洞庭时想到什么
过洞庭感受如何
短发萧骚襟袖冷 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 照,肝肺皆冰雪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不知今夕何夕 短发萧骚襟袖冷
任务一:检测预习情况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念奴娇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 顷,着我/扁舟/一叶。素 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 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内 容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 /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
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内容
情感
整体鉴赏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
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 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 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 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返回
上阕 主要写景,景中寓情。
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 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 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
下阕 着重抒情,意转激昂。 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 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 一 点/风色。平 静 、 宁 静
【赏读】先写洞庭湖的美景,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湖与青草 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纵目洞庭,秋高气爽、
玉宇澄清,湖上万里无
云,水波不兴。读之洒 然,令人向往不已。
返回
【赏读】玉鉴就是玉镜,琼田就是玉田。“玉鉴琼田”,形容 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说明湖面的广阔。著,附着。船 行湖上,好像附着在湖面。
这几句运用比喻、夸张的
手法,在一大一小的对比中,
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 叶。 辽 阔
返回
“表里俱澄澈”,描写
洞庭湖从天空到湖水,上上 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 儿污浊。
返回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澄 澈
【赏读】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 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赏读】洞 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 悠然相会,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这妙处难以 用语言表达出来。
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
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
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
以诉诸言语的。
返回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 赏读 】 “应念岭表经年”,是由上片所写洞庭湖的景色,因而 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样的光明磊落。 “肝肺皆冰雪” 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胸襟坦荡,如同冰 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
高洁忠贞
返回
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
【赏读】表面:萧骚,形容头发的稀疏短少,好像秋天的草木。 结合后面的“冷”字来体会,这萧骚恐怕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 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
深刻含义: “ 短发萧骚襟袖冷”,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 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 “稳泛沧浪空阔”。不 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很稳。这句是说,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 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
胸怀坦荡
返回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赏读】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
一个被进谗言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
才能做到啊!
豪迈气概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赏读】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词人此时已经完全沉醉在这 湖光山色中,忘情地扣舷独啸,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两句 作全词的结尾,很有余味。
小结
《念奴娇 ·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
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上阕主要是写景,
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
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词人借洞庭夜
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3.《念奴娇 ·过洞庭》中,“ ”两句语意双关,写
出了月夜泛舟的具体感受和从容之举,象征着对群小进谗、众 口铄金的世俗风气的蔑视。
·4 《念奴娇 ·过洞庭》中,嗦 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三句写扁舟 上的诗人如秋月秋水一般,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的大丈夫。
·5. 《念奴娇 · 过洞庭》中,词人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
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当堂检测
●1. 《念奴娇·过洞庭》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写心物融合的
2.由忆往事到内心抒怀,表现作者襟怀坦荡问心无愧的句子是:
·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
想象之语表达词人愉悦的心境和豪迈的气度的句子
是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
·7.《念奴娇 ·过洞庭》化用苏轼文词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 句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8. 《念奴娇 · 过洞庭》中, 写 如 玉 镜 美 玉 一 般 的 湖面广阔而邈远,上面只有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9 . 《念奴娇 · 过洞庭》中,忆起“岭海经年 ”的为官生涯,并以
“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来象征自己纯正无私和洁身自好。在结构
上,它又与上片者里俱 澄 澈 ”在意境上下呼应。
当堂检测
·6.《念奴娇 ·过洞庭》中,以江为酒,对星细酌,万物为友,用奇崛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