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语文练习(一)
本试卷共3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33分)
班级开展以“领略四季之美”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漫步赏四季】
春天悄然而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活力,万物抖sǒu( )精神,欣欣然迎接新生的希望与光芒。夏雨如猛兽般粗犷袭来,豆大的雨点猛烈敲打窗户,天地间瞬间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秋雨绵绵,细丝般轻拂过窗棂,带来一丝凉意,静mì( )的夜晚更添几分柔和与宁静。冬天,大地银装素裹,万物静默,似在贮蓄力量,等待春回大地时的勃然生机。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抖sǒu( ) (2)静mì( )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粗犷( )(A.guǎng B.kuàng)
(2)贮蓄( )(A.chǔ B.zhù)
【诗文映四季】
3. 诗文中蕴含着四季美景。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名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朱自清笔下的初春如此富有生机,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______________。牛背上牧童的短笛,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借暮春之景,感飘零、叹离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登临碣石,描绘秋风与洪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图。《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见冬春交替之景,在时序更替中传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辞绘四季】
4. 下列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
B. 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比喻)
C.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到:“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拟人)
D. 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排比)
5. 下列句子停连或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B.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山河万古色,天地一轮秋,《2024中秋诗会》在西安如约而至。②人们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追寻文化传承的长安千古月。③中国人心中的月色是多样的,它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骨肉亲情,它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莼鲈之思,它也是“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家国情怀。④今夜我们齐聚古都西安,共赴一轮明月,同赏诗歌盛宴。
(1)按照词性划分,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中不属于名词的是( )
A. 追寻 B. 亲情 C.盛宴 D.月色
(2)请将下面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品诗 B.读诗 C.鉴诗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悦读在四季】
7. 请在下面括号内填入《朝花夕拾》中相应人物的选项。
(1)( ) (2)( ) (3)( )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A.长妈妈 B.衍太太 C.藤野先生
二、阅读(共5小题,计23分)
(一)(19分)
请你和同学小西一起完成本文的探究学习,完成小题
秋天
李娟
①树林里地势倾斜,低处东一个西一个到处泊着大大小小的池塘。池塘里水很清,不是很深。里面鱼很多,但都是那种细细碎碎、永远也长不大的小鱼苗子,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
②水边一簇一簇生着漂亮的水草。这种水草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子,一束束纤细地、整齐干净地扎在水中。总觉得那更应该是刺绣出来的事物,说不出的精致、雕琢。
③漂浮在水面的落叶,就好像静止在空气中央一样,还在水底投下了清晰的阴影,阴影四周泛着亮光。
④我发现,水一旦停止下来,就会——怎么说呢,似乎就会很“轻”了,没有分量似的……
⑤静下来的水,干净透明。干净得连水面的倒影都没有,只有投向水底的阴影。水底的草,又深又密,鲜艳碧绿,不蒙灰尘。这样的水,似乎不是注满了那方空间,而是笼罩着那方空间——似乎是很稀薄的水,或者是稍微浓稠一点的空气而已。
⑥而流动的水——比如离这池塘几十步远的那条大河,喀依尔特河,携着力量,闪耀着明亮的湛蓝,一注一注地翻涌着,日夜不息地奔流。
⑦在一些阴天里,这条河看起来似乎流淌得柔缓一些,颜色看起来也更深更厚重了,接近了绿色。还有一些日子,很奇怪地,不知道为什么这条河看起来又泛着明亮的银灰色,非常寒冷的颜色。到了冬天,这条激情的河则会猛地安静下来,波涛翻滚的水面被平平整整地铺上了冰,积着厚厚的雪。于是河两岸的村子一下子连到了一起,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多了,可以少绕好几公里道呢。
⑧在冬天,在大桥的第一个桥墩下,被凿开了一个一个大窟窿。清澈的河水冒着浓重的白色水汽,一波一波往上涌。我们都在那里挑水,远远近近的牛们,也稀稀落落排成长长的队,一只一只通过狭窄的雪道向那里走去。那是冬天里唯一能找到水的地方。
⑨不过现在是秋天。牛羊散在河边,细心地啃食草地。河岸边收割过的麦茬地泛着整齐的金黄,地势起伏动荡。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抬起头来,麦田四周白桦林的林梢,用雪白和金黄的颜色深入蓝天。
⑩在金光灿烂的麦茬地里,一棵高大庄严的西伯利亚云杉笔直地站在秋天的正中央。只有它还葱茏碧绿地停留在夏季之中。大地金黄,远山的山巅已堆起了银白的积雪……突然,我在想秋天其实也不是秋天,它是夏天努力想要停止下来的那段时光吧?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删减)
【画面再现】
8. 为搜集图文插画,你们需要梳理文中景物及其特征,请加以补充。
景物 特征
池塘小鱼 多而小,动作整齐,时而迅疾、时而静止
水边水草 ①________
②_______ 有力、湛蓝、翻涌
麦地云杉 ③________
【以声传情】
9. 景物描写中蕴含丰富的情感,请为文中画线句补充朗读设计,标注一处重音、两处停顿,并说明理由。(提示:用“|”标注停顿,用“·”标注重音)
这种水草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子,一束束纤细地、整齐干净地扎在水中。
【技法探究】
10. 阅读下面的摘抄材料,继续和小西一起学习《秋天》中的写景技法。
《秋天》 内容摘抄 赏景小悟
写景技法 用词 漂浮在水面的落叶,就好像静止在空气中央一样,还在水底投下了清晰的阴影,阴影四周泛着亮光。 “投”和“泛”写出了水之静默,也写出了水的清澈。给人的感觉平和、宁静,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修辞 里面鱼很多……一群一群精灵一样整齐而迅疾地掠过,又突然像接到命令似的,全部倏然静止,历历清晰地排列在一处。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语段进行赏析。__________
感官 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 (2)从多感官的角度,对语段进行赏析。__________
(二)(4分)
结合《天净沙·秋思》,完成小题。
11. 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 首句“枯”“老”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藤”“树”的特点,又为“断肠人”所处环境增添悲凉的色彩。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断肠人”在孤寂的行走中获得欣慰。
D. 前三句选取富有特征的九种景物,动静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感受。
1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作文(40+4分,4分为书写分)
13. 作文
初秋,相遇最美校园。校园的秋天是那逐渐泛黄的爬山虎,是那摇曳多姿的梧桐叶;是那朝阳下的朗朗书声,是那余晖下的欢声笑语……
班级公众号征集以“校园之秋”为主题的文章,请你用心观察,从细微处入手,寓情于景,以“校园秋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运用第一单元学到的写法,细腻、生动地描写;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500字。
答案及简析
一、积累和运用
1.(1)擞 (2)谧
2.(1)A (2)B
3.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C(此句把黄叶比作黄蝴蝶,是比喻修辞,不是拟人)
5.D(应改为 “夕阳西下,断肠人 / 在天涯”)
6.(1)A(“追寻” 是动词) (2)B、A、C(按照读、品、鉴的逻辑顺序) (3)今夜我们齐聚古都西安,共赏一轮明月,同赴诗歌盛宴。(“共赴明月” 搭配不当)
7.(1)C (2)A (3)B
二、阅读
8.① 没有旁逸斜出枝子,纤细、整齐干净 ② 喀依尔特河 ③ 高大庄严、葱茏碧绿
9.这种水草 | 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子,一束束 纤细地、整齐干净地 | 扎在水中。理由:“纤细” 重音突出水草的形态特点;两处停顿体现对水草特征描述的层次感,有助于表达对水草的细致观察与喜爱。
10.(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鱼比作精灵,“接到命令”“倏然静止” 等词赋予鱼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鱼的灵动与整齐,表现作者对其喜爱及对池塘的喜爱。 (2)从视觉 “青烟缭绕”、嗅觉 “干燥的香气”、听觉 “啄木鸟敲击声” 多感官描写,全面展现麦茬地的秋日景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作者对秋景的喜爱。
11.C(“小桥流水人家” 更衬托出 “断肠人” 的孤寂与思乡,而非欣慰)
12.表达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三、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