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0: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赋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七年级开展“规范汉字书写,提高书写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
关任务。
1,(8分)【识字】结合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完成各题。
“中”,是一个顶级汉字。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商朝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战看作是
被周围国家围绕的世界中心,故在般墟出土的申骨上,多有“立中”的字眼,它【甲】体现
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另一方面,甲骨文的“中”字像极了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战
时,旗帜就掌提在王者的手中。因此,“中”是权力的象征,权威的中心。
“中”,有两个读音。这是为什么呢?那应该从它的【乙】笔通讲起。汉代许慎在《说
文解字》中说:“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清代文宇音韵训话学家段玉戴
则认为“口”像靶子,“」”像箭。箭射到靶子上,即为“命中”。所以,“命中”的“中”,
读音应为①一。
至于“中”的另一读音,《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讲,“中”字的“口”像四方的样
子,“】”表示在中间位置。由此,不难推断出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的“立中”的“中”读音
应为②。
(1)(2分)为语段①②两处分别标注读音,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A.①zhng
②zhong
B.①zhong
②zhong
C.①zhong
②zhong
D.①zhong
②zhong
(2)(2分)有同学对语段【甲】【乙】两处画线词语的使用提出不同意见,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A.【甲】处“体现”使用正确,【乙】处“笔画”使用正确。
B,【甲】处“体现”使用正确,【乙】处“笔画”应改为“字形”。
C.【甲】处“体现”应改为“创造”,【乙】处“笔画”使用正确。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D.【甲】处“体现”应改为“创造”,【乙】处“笔画”应改为“字形”。
(3)(2分)同学们给“中”字的不同书体制作标签,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韦中中中
【甲】
【乙】
【丙】
【丁】
A.
【甲】行书
【乙】篆书
【丙】隶书
【丁】楷书
B.
【甲】隶书
【乙】篆书
【丙】楷书
【丁】行书
C.【甲】篆书
【乙】行书
【丙】楷书
【丁】隶书
D.【甲】篆书
【乙】行书
【丙】隶书
【丁】楷书
(4)(2分)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收集到各地文旅宜传口号,其中河南省的文旅宜传口号引
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好。请简述大家喜欢这条宜传口号的理由。
老家河南,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
2.(4分)【议写】请结合语文老师提供的这则读材料,完成各题。
回首近年来,面对学生每况愈下的书写,作为教师,我们常常
:一个不争的事
实就是“汉字失写症”日趋严重,提笔忘字或宇迹潦草早已成为家常便饭。更有甚者,对网
络上出现的一些简化字、生造的词语、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照单全收”,“固”“神马”
等等充斥在学生的习作中。总之就是,电脑输入文字和编发短信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写一手
好字的本领却日浙进色。汉字似乎可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书写危机”。
一清自《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7日05版)
(1)(2分)请在文中横线处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应选项是()
A,痛心疾首
B.痛不欲生
C。搜索枯肠
D.茫然无描
(2)(2分)文末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8分)【补诗】请结合语境,补全诗句
一个字,承载着千年的重量,绘就文化的深邃:一个词,'轻启唇齿间,便能勾勒出情感
的细腻轮廓:一首诗,则是灵魂的轻吟浅唱,穿越时空的长库,于“美”的字里行间寻觅共
鸣。
诗中有风景之美:水何澹澹,①口口口口;枯藤老树昏鸦,②口口口口口,古道西风瘦马。
诗中有情惑之美:正是江南好风景,③口口口口口口口;夜发清溪向三峡,④口口口口
口口口:⑤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夜征人尽望乡。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