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8: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谷”中含有淀粉,其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
B.“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C.“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B.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血液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氧气变少
D.呼吸作用是指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3.一些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进行急救,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在此过程中( )
A.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低处扩散到浓度高处
C.流经ECMO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呼吸作用
4.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B.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5.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和肺密切相关,如图甲所示为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和肺的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气体呼出
B.②表示气体吸入
C.①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D.②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abc段
6.如图是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高于氧气浓度
B.图乙中③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④处
C.图甲为人体的组织细胞,图乙为肺泡
D.图甲中②处氧气浓度小于①处
7.人体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属于有利于肺泡内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毛细血管壁很薄
④肺泡壁很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如图甲、乙、丙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⑥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B.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
C.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
D.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9.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不仅美味,还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膳食纤维。结合图片,分析正确的是( )
A.②是消化吸收山楂的主要场所
B.④不能吸收山楂中的膳食纤维
C.①分泌的胆汁能初步消化山楂中的糖类
D.③分泌的胰液不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
10.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1.小江学习了人体内生理过程内容后,进行了如图的知识梳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是消化过程
B.甲细胞为白细胞
C.气体B进入肺是由于膈肌收缩引起肺内气压减小
D.肺泡内的B气体进入血液后,先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右心房
1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③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同学们在学习消化系统相关知识后,制作了“胃的名片”来介绍胃的相关知识。下列名片中各序号的填写不正确的是( )
A.①﹣消化 B.②﹣消化酶 C.③﹣脂肪 D.④﹣胃酸
14.不同病情不同药物会有不同的给药方式,小滨看到有口服、肌肉注射、皮下静脉注射、雾化治疗呼吸道吸入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口服药物可在小肠吸收,但某些药物可能被消化液消化影响疗效
B.静脉注射准备时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
C.肌肉注射药物通过肌肉处毛细血管进入,回到心脏时最先到达左心房
D.做雾化时,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表面积增加,药物更易吸收
15.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依次用A、B、C、D、E表示)中被消化的过程。表述不合理的是( )
A.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
B.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C.Y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D.Z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复方消化酶胶囊是一种助消化药物,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如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药品成分表。
(1)复方消化酶的作用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消化。
(2)在复方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可被分解成 。
17.2021年5月20日是第32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宣传合理膳食、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如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请据图回答:
(1)肠腺和 (填图一中的序号)分泌的消化液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二中的第 层食物。
(3)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8.下列图示中,图一为小科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二是他的肺与外界、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进出的过程;图三是他进行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图中A、B、C、D、E是曲线上的五个点。据图回答:
(1)图一中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对应图二中气体进出的过程是 (填字母编号)。
(2)小科在下列四种生活状态中,对应图三内A点到E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填字母
编号)。
A.漫步
B.静坐
C.打篮球
D.睡觉
19.如图中图甲是小滨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肺泡和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持续大笑时人体会因为吸入大量气体导致肚子疼,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 (选填“收缩”或“舒张”),吸入大量气体过程可以用图甲曲线 段表示(选填“AB”或“BC”)。停止大笑后可以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肚子疼。
(2)图乙中①代表肺泡内的O2通过 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20.如图甲所示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状态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表示 (选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选填“舒张”或“收缩”)状态。
(2)图乙中A表示 (填写气体名称),其通过 作用,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内。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如图为淀粉在人体内消化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
(1)物质a指的是 。
(2)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小肠,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 。
(3)物质a从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 。
22.如图是淀粉、蛋白质在人的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消化产物。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代表消化道,其中B是 。
(2)蛋白质最终消化产物④是 。
(3)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有利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请再举一个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 。
23.图一是人体呼吸运动模拟图,图二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
(1)图一中,②气球模拟的器官(或结构)是 。
(2)图一中,乙模拟的是人体 (选填“吸气”或“呼气”)过程。
(3)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结合图二,请写出肺泡适应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写出一点即可)
24.肺活量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指标之一,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总量。
(1)图甲是肺泡处气体交换的模式图,图中表示氧气的是 。(选填“a或b”)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初二女生的肺活量合格等级为1500毫升及以上。图乙为小红自制的简易肺活量测试仪,将容积为2.5升的矿泉水瓶进行5等份,并标上刻度线.现往瓶中装满清水,当小红一次尽力吸气后,通过吹嘴向瓶中吹气,若小红的肺活量达到合格等级以上,则水位至少下降至刻度线 。(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3)根据呼吸方式不同,可将呼吸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如图丙),胸式呼吸主要通过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腹式呼吸主要以横膈膜的上下运动为主。小明查阅资料获知横膈膜运动比肋骨运动引起的胸腔体积变化更大,请判断哪种呼吸方式能更大地提升肺活量,并简要说明理由: 。
25.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小滨进行了如图甲实验。请分析回答:
步骤1:取10支试管,分为5组。每组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唾液淀粉酶溶液和2mL浓度为2%的淀粉溶液。
步骤2: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
步骤3:将装有混合溶液的5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
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多孔瓷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已知碘液的颜色为棕黄色。
(1)小滨认为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 (填操作过程)。
(2)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正确操作。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 。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中的唾液淀粉酶最终转变成氨基酸,并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些唾液淀粉酶能转变成氨基酸的原因是 。
2025中考科学备考集训8: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A C C B D C B A C
题号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C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解答】解:A、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五谷”中的淀粉属于糖类,所以“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淀粉经消化后的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五果”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其作用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B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所以,“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各种生命活动,C正确。
D、膳食纤维是纤维素的一种,人体内没有能够使纤维素水解的酶,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2.【解答】解: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A错误;
B、肺泡是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正确;
C、血液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变成动脉血,C错误;
D、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人体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肺泡内的气体属于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A、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工作的原理是:血液一般由患者股静脉(下肢静脉之一)引出到体外,通过氧合器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液,在动力泵的推动下回到患者颈静脉,可见氧合器模拟了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A正确;
B、氧合器中氧气从浓度高处扩散到浓度低处,B错误;
C、通过氧合器(ECMO)吸氧,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降低,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C错误;
D、人体在ECMO中完成了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不是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A正确。
B、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B正确。
C、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C错误。
D、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AC、①膈的顶部下降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对应图乙中abc段,A错误,C正确;BD、②过程膈的顶部上升,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肺缩小,②过程对应乙图曲线上的cde段,BD错误。故选:C。
6.【解答】解:A、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不论是吸入气体还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都低于氧气浓度,A错误。
B、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血液内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变成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乙为组织细胞,图乙中③各级动脉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④各级静脉处,B正确。
C、图甲为肺泡,图乙为人体的组织细胞,C错误。
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图甲中②肺静脉处氧气浓度高于①肺动脉处,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故①②③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A、图甲中的⑦表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⑥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
B、图乙中的⑧表示肺泡,肺部有大量的肺泡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所以图丙中的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C错误。
D、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由于气体的扩散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所以图丙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D正确。
故选:C。
9.【解答】解:A、④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错误。
B、膳食纤维不能吸收,B正确。
C、①肝脏分泌的胆汁能乳化脂肪,C错误。
D、③胰腺分泌的胰液含多种消化酶,能促进山楂中蛋白质的分解,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符合题意。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符合题意。
C、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肪的消化;C不符合题意。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解答】解:A、图示中过程①表示食物的消化,过程②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A错误。
B、图中甲细胞能够运输氧气,所以甲细胞为红细胞,B错误。
C、气体B进入肺,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膈顶部向下运动,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C正确。
D、肺泡内的B表示氧气,进入血液后,先经过肺静脉进入心脏四个腔中的左心房,D错误。
故选:C。
12.【解答】解: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小肠全长5~6米,增加了食物停留的时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小肠内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黏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13.【解答】解:A、胃能暂时贮存食物和①消化食物的功能,正确;
BC、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有②蛋白酶,能初步消化③蛋白质,B正确、C错误;
D、经常不吃早餐,胃液中的④胃酸会损害胃黏膜,可能导致胃溃疡,正确。
故选:C。
14.【解答】解:A、口服药物可在小肠吸收,但某些药物可能被消化液消化影响疗效,A正确。
B、抽血前,先用橡皮软管绑住被抽血者的上臂,由于人体四肢的静脉内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这样橡皮软管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血管因血量增多而鼓起有利于扎针,B正确。
C、当肌肉注射某种药物后,药物经上、下肢静脉进入毛细血管,汇集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再流入右心室,随着肺循环和体循环进行流动,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C错误。
D、做雾化时,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表面积增加,药物更易吸收,D正确。
故选:C。
15.【解答】解: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横坐标表示消化道的组成,因此,A表示口腔,C表示胃,D表示小肠,正确;
B.淀粉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在小肠中被肠液、胰液分解为葡萄糖。X在口腔内开始消化,因此,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正确;
C.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变成氨基酸。Y在胃内初步消化,因此,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错误;
D.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Z在小肠内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参与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6.【解答】解:(1)在复方消化酶的作用下,可以将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消化;
(2)复方消化酶可以将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
故答案为:(1)化学
(2)葡萄糖
17.【解答】解:(1)⑥胰腺能分泌胰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淀粉等糖类物质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肠液、胰液和胆汁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某学生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所以,他应多食图二中第二层的蔬菜和水果。
(3)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因此贫血患者要多吃含铁丰富和蛋白质的食物。
故答案为:
(1)⑥。
(2)二。
(3)铁。
18.【解答】解:(1)图一①②表示膈肌不同的状态。当膈肌由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变时,即膈肌下降,表示吸气。即图二中a吸气过程。
(2)选项中的打篮球状态,呼吸频率快,图三中A到E的距离最近。
故答案为:(1)吸气;a;
(2)C。
19.【解答】解:(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持续大笑时人体会因为吸入大量气体导致肚子疼,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吸入大量气体,可以用图甲曲线AB段表示。
(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血液流经肺部时,肺泡氧的浓度高于血液中氧的浓度,因此,肺泡内的①O2通过气体扩散作用,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故答案是:(1)收缩;AB;
(2)气体的扩散。
20.【解答】解:(1)图甲的①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2)进入肺的气体,在肺泡处与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其中进入血液的主要气体成分是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的主要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因此丙图中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由于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所以气体能迅速地通过扩散作用来进行交换。
故答案为:(1)吸气;收缩;
(2)二氧化碳;扩散。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解答】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物质a指的是葡萄糖。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场所,当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能将麦芽糖转变成物质a的场所是小肠,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
(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因此a葡萄糖由消化道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吸收。
故答案为:
(1)葡萄糖。
(2)胰液和肠液。
(3)吸收。
22.【解答】解:(1)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图中A、B代表消化道,其中B是胃。
(2)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蛋白质最终消化产物④是氨基酸。
(3)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和毛细血管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等结构特点,都有利于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故答案为:(1)胃
(2)氨基酸
(3)小肠绒毛和毛细血管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3.【解答】解:(1)图(一)是模拟人体膈肌的运动示意图,①气管,②肺,③膈肌。
(2)图(一)中,乙图膈顶端下降,胸廓上下径变大,肺扩张,模拟的是人体的吸气过程。
(3)肺泡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写出一点即可)
故答案是:(1)肺;
(2)吸气;
(3)肺泡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写出一点即可)
24.【解答】解:(1)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因此图甲中的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
(2)将容积为2.5升的矿泉水瓶进行5等份,每份为500毫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初二女生的肺活量合格等级为1500毫升及以上,若小红的肺活量达到合格等级以上,则其最少要吹出3份水,水位至少下降至刻度线2。
(3)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是呼吸运动的两种形式,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收缩为主要动力,仅肺的中上部参与气体交换,呼吸较浅;腹式呼吸以膈肌收缩主要动力,呼吸深度大。腹式呼吸时依靠腹部肌肉的运动,通过膈肌下降,增加胸廓上下径,比起胸式呼吸时膈肌下降幅度更大,使得肺部被迫扩张,压力减小,外部压强大,把空气压进肺部,把更多空气输送到肺部,提高肺部的扩张程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肺活量。
故答案为:(1)b;
(2)2;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主要以横膈膜的运动为主,其引起的胸腔体积变化量更大,使肺部扩张更大,肺内压减小更多,进入的气体量更多。
25.【解答】解:(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应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过程有一个错误,应在步骤2前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一段时间,保证每组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处于同样的温度下,然后在将每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振荡,避免偶然性。
(2)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所以,第1min时,1~5号试管取出的反应液与碘液混合后均呈蓝色,其原因是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部分未被消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3)多次取样观察,记录各组实验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物开始呈棕黄色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图乙所示。柱形图中,时间越短,说明该温度条件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越高。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4)唾液淀粉酶本质上是一种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蛋白酶消化成氨基酸。
故答案为:(1)将5组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一段时间。
(2)淀粉酶的消化时间较短,部分未被消化分解的淀粉遇碘变蓝色。
(3)在15℃~55℃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4)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被胃、肠中的消化液消化成氨基酸。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