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一、单选题
1.将一块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若,则∠2的度数是( )
A. B. C. D.
2.小明观察“抖空竹”时发现,可以将某一时刻的情形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已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3.如图是某款婴儿手推车的平面示意图,若,,,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4.已知一张三角形纸片(如图甲),其中.将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到边上的点处,折痕为(如图乙).再将纸片沿过点的直线折叠,使点恰好与点重合,折痕为(如图丙).原三角形纸片中,的大小为( )
A. B. C. D.
5.如图 17-1,点 分别在线段 , 上, 连结 . 若 ,, 则 的大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6.在中,,点D是外的一点,连接,,若,则 度.
7.在中,已知,,则的度数为
8.如图,在△ABC中,∠A=45°,∠B=60°,则外角∠ACD= 度.
9.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这样的三角形我们称之为“灵动三角形”.例如,三个内角分别为,,的三角形是“灵动三角形”.如图,在射线上找一点A,过点A作交于点B,以A为端点作射线,交线段于点C.当为“灵动三角形”时,的度数为 度.
10.把一块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则的度数为 .
11.在中,,射线平分,P为边上一点,,垂足为O,则的度数为 .
三、计算题
12.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分别是∠A、∠B、∠C,若∠A=30°,∠C=2∠B,求∠B的度数.
四、解答题
13.如图,在中,于D,平分,与交于点F,求.
五、综合题
14.奇思利用一根长的竿子来测量电线杆的高度.他的方法如下:如图,在电线杆前选一点,使,并测得,然后把竖直的竿子在的延长线上左右移动,使,此时测得.已知,,请计算出电线杆的高度.
15.如图,在△ABC中,∠A=90°,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
(1)若∠B=40°,求∠CDE的度数.
(2)若DE=4,试添加一个条件,并求出BC的长度.
16.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
(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
(2)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
六、实践探究题
17.[问题情境]
在综合实践课上,老师组织班上的同学开展了探究两角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活动,如题24图,已知射线AM∥BN,连接AB,点P是射线AM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且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
[探索发现]
(1)当∠A=60°时,求证:∠CBD=∠A.
(2)”快乐小组”经过探索后发现:不断改变∠A的度数,∠CBD与∠A始终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①当∠A=40°时,∠CBD= 度;
②当∠A=x°时,∠CBD= 度(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操作探究]
”智慧小组”利用量角器量出∠APB和∠ADB的度数后,探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他们惊奇地发现,当点P在射线AM上运动时,无论点P在AM上的什么位置,∠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都保持不变.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同位角的概念
3.【答案】D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邻补角
4.【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5.【答案】B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6.【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7.【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8.【答案】105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9.【答案】或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0.【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同位角的概念
11.【答案】或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2.【答案】解:∵∠A=30°,
∴∠B+∠C=180°﹣∠A=150°,
∵∠C=2∠B,
∴3∠B=150°,
∴∠B=50°.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3.【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4.【答案】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5.【答案】(1)解:∵CD平分∠ACB交AB于点D,
∴∠BCD=∠ACD,
∵∠A=90°,∠B=40°,
∴∠ACB=50°,
∴∠BCD=∠ACD=25°,
∵DE∥BC,
∴∠BCD=∠CDE=25°;
(2)解:添加的条件为 ,
∵DE=4,
∴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的和、差、倍、分的简单计算;角平分线的概念
16.【答案】(1)解:∵∠BED是△ABE的角∴∠BED=∠ABE+∠BAD又∴∠ABE=15°∠BAD=40°
∴∠BED=55°
(2) : △BDE的面积=40×=10,所以E到BC边的距离 =10÷÷5=8.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17.【答案】(1)证明:∵AM∥BN,
∴∠A+∠ABN= 180°.
又∵∠A=60°,
∴∠ABN=180°-∠A=180°-60°=120°.
∵BC,BD分别平分∠ABP和∠PBN,
∴∠CBP=∠ABP,∠DBP=∠PBN.
∴∠CBD=∠CBP+∠DBP=∠ABP+∠PBN=∠ABN=×120°= 60°.
∴∠CBD=∠A
(2)70;(90-)
(3)解:∠APB=2∠ADB.理由如下:
∵BD平分∠PBN,
∴∠PBN=2∠NBD.
∵AM∥BN,
∴∠PBN=∠APB,∠NBD=∠ADB.
∴∠APB= =2∠AD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概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