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课 学写游记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课 学写游记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3:0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_____八下第五单元写作指导课
1.通过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运用多角度细腻真切的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
2.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真实鲜活的情感。
学习目标
头脑风暴:游记知多少
为响应学校号召,小云同学在五一期间和家人一起去了大基山森林公园,写了一篇题为《大基山之旅》的作文,并投稿到了我校校刊“览大美山河,写心中风景”栏目组,却被退稿了。
请同学们帮助小云,完善提升这篇游记,再发给栏目组,争创精华文章。
情境任务
读例文,初谈感受
任务一
①五一假期,我和家人一起走进了大基山森林公园。
②上午八点多,门外车位早已停满,可能是假期的缘故,大家都想来体验山林之乐,感受名山的魅力。
③大门牌坊古香古色,两旁蹲守着两座威风凛凛的石兽,让人望而生畏。
④一踏入森林公园大门,一股凉气迎面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旁边是一道瀑布。继续步行几十步,就来到了天鹅湖,成百只天鹅或嬉戏或休憩,湖中央一位姑娘正在表演贵州绝技独竹漂,再现一苇渡江的传奇景观。
⑤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时不时的有小动物与我们近距离接触,路过铭告亭,来到萌宠乐园,这里的小动物可真多。
⑥离开萌宠乐园,前行不远,便见群山之下,绿树之中,看见几座大殿,旁边水边有八仙一众的雕像。
⑦沿着池塘边走,前面就是三圣殿。紧挨着它的便是太清宫,
⑧在太清宫右侧,有一个很出名的泉水,是大基名泉。
⑨上山的路上,看见一块巨石屹立一旁,上有“无憾”二字。
⑩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是惊喜,登上宝塔远眺前方,昊天观的三座大殿尽收眼底。即使在绿树环抱下,也难以掩盖它们雄伟壮丽的姿态。
不知不觉午饭的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的在妈妈的催促声中离开了。
大基山之旅
细研讨,添“枝”加“叶”
任务二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梁衡 《壶口瀑布》
3.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梁衡 《壶口瀑布》
跟着课文,学技法
多视角、多修辞、多感官、多层次,
抒感受
按照学习小组对小云例文中的第④、第⑤ 、第⑥ 、第⑦ 、第⑧和第 ⑨进行修改,要求至少运用两种方法抓住景物特点绘景和抒情。
小组任务安排
第一组:第4自然段;第二组:第5自然段;
第三组:第6自然段;第四组:第7自然段;
第五组:第8自然段;第六组:第9自然段
活动一
④一踏入森林公园大门,一股凉气迎面扑面而来,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旁边是一道瀑布。继续步行几十步,就来到了天鹅湖,成百只天鹅或嬉戏或休憩,湖中央一位姑娘正在表演贵州绝技独竹漂,再现一苇渡江的传奇景观。
⑤沿着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时不时的有小动物与我们近距离接触,路过铭告亭,来到萌宠乐园,这里有20多种小动物,这儿的孩子很多,看来是很喜欢这里。
⑥离开萌宠乐园,前行不远,便见群山之下,绿树之中,看见几座大殿,旁边水边有八仙一众的雕像。
⑦沿着池塘边走,前面就是三圣殿。紧挨着它的便是太清宫,
⑧在太清宫右侧,有一个很出名的泉水,是大基名泉。
⑨上山的路上,看见一块巨石屹立一旁,上有“无憾”二字。
4.一苇渡江
5.萌宠乐园
6.远观大殿
7.三圣殿
大基名泉
无憾石
太清宫
7
8
9
活动一
游记片段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8-10分(A) 5-7分(B) 2-4分(C) 自评 互评
所见 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两种及以上方法,语言生动 景物有一定特征,描写较为生动 表达枯燥,表现不足
所感 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感情真挚,独特,深刻 有一定的感情,但抒情方式单一 客观写景,抒情不足
活动二
1.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这铁硬的石寸寸地跺去。 - ------《壶口瀑布》梁衡
2.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跟着课文,学技法
人文典故,丰富内涵
1.丘处机在山中修道时,题诗一首:顶峰连绵十里圆,灵光冲斗出仙坛。若非天断西南缺,世人难晓月口山。道谷幽幽生芝兰,圣水涓涓润福田。我师慧眼识佳地,身在仙境修万缘。
2.大基山古称东莱山,位于千年古邑--山东省莱州市城区东5公里。大基山群峰环抱,中为幽谷,又被称为道士谷,在古代,众多道士在此地修炼传教,是中国道教五大名山之一,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是华夏神祇文化的发祥地,全球过、戈等16姓氏由此发源,更有四千多年前的岳石文化遗址。过去,史书上对此曾有“秦皇游而忘返,汉武过而乐留”的赞语。
3.大基山群峰环抱,中为幽谷,山上松柏桃李等30多种植物密布,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此外,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山谷至山顶的环谷崖壁,散藏着历代摩崖石刻24处,其中著名书法家郑道昭于公元512年在此山留下珍贵题刻12处,主要刻石有《登大基山诗》《中明之坛》等,与云峰山郑道昭石刻成为一体,同为国家级保护文物。其主要景点包括太清宫、昊天观、三宫殿、万寿宫、先天观、白云庵、黄帝庙、光月庵、二侯祠、圣水祠、霁月楼、戏楼等十余处。
4.大基山环谷崖壁散藏着历代摩崖石刻24处,其中北魏书法家光州刺史郑道昭父子手书摩崖题刻14处,其余为金元明清题刻共10处,这些刻石大小不一,多者数百字,少者仅十余字,主要分布于四面诸峰、南北入谷处及谷之腹心处。
5.“无憾”二字由来:根据小文字记载,此为苏轼感悟,当年苏轼在朝廷主张革新,受到政敌迫害,被贬为登州(今莱州)知府,新任伊始,便被好友相邀入大基山游玩,一向乐游豁达的苏东坡走不动了,因为这里的灵气,这里的景气、这里的神韵已经把他深深的吸引了,以至于一连三日扎根大山。前来宣调任旨的官员来登州,找不到人,问寻才知进东莱山。家人随从来山中报信,随后他回去整理交接,离开登州,离时感慨:得此游东莱,此行无憾矣。故有“五日登州府,三日山中游”的美谈。
补充知识
荐优段,共促佳作
任务三
要求:根据所学继续完善游记片段,并根据以下评价量表,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推选出本组的最佳游记片段,最后共同完成这篇《大基山之旅》,让小云再发给校刊“览大美山河,信心中风景”专栏,看能不能入选。
维度 8-10分(A) 5-7分(B) 2-4分(C) 自评 互评
所至 运用移步换景或定点观察,游踪清楚 游踪比较清楚,顺序较为合理 游踪不清,顺序不合理
所见 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多种方法,语言生动 景物有一定特征,描写较为生动 表达枯燥,表现不足
所感 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感情真挚,独特,深刻 有一定的感情,但抒情方式单一 客观写景,抒情不足
人文内涵 能够借助诗句典故和传说等莱州特点的文化内涵,凸显大基山深林公园的独特魅力 能够较好体现的地方风土人情 人文内涵无或不足
家乡游记当何从?公园游览觅行踪。生花妙笔绘美景,真心一片爱乡情。
咏游记
根据我们这节写作指导课的收获,利用周末,走进你印象深刻的家乡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字数不少于600字。投到我校校刊栏目组,争创精华作品。
布置作业
温馨提示:
1.带上个小记录本,记录下你的游踪,和你想要描写的景物。之后画出游览路线图,按游览的顺序拟出写作提纲。
2.回想游览时最深的印象和总体感受,据此确定材料的取舍与叙述的详略。
3.查阅资料,丰富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气息。也可记述游玩中的奇闻趣事,增强可读性。
4.变换人称或视角,打破常规,使构思更加新颖。比如《一滴水经过丽江》中,作者化身为一滴水,视角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