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22:42:42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评估
(三)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12、(1)①指古老村落里绽放的梨花:②指古村落里传承保留下来的水泥画技艺及白色工字
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的老房子:③指老陈等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
承。(答对第①点1分,答对第②③点各得2分,大意对即可。共5分)
(2)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观点。老陈工作认真负责,从四十年前琢磨研究出水泥画后他
1、(每空1分,共10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现象,则该空不得分)
就一直坚持着,他认为“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因此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幅作
(1)芳草萋萋鹦鹉洲
(2)清荣峻茂
品:老陈技艺娴熟,“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
(3)云生结海楼
(4)大漠孤烟直
(5)富贵不能淫
(6)九万里风鹏正举
“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墙上;村里家家户户墙上的松鹤延年、福
(7)寒暑易节
(8)老骥伏枥
禄寿喜、柿柿如意等不重样的水泥画,是老陈四十年的坚守和对传统技艺的守护。这
(9)报君黄金台上意
(10)提携玉龙为君死
样一位传统技艺的守护人让人敬佩和赞美。
2、示例: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
示例二:我赞同第二种观,点。文中村里有三件老物件,家家户户墙上的水泥画、清
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反映出作者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色的老房子、上百年的老梨树,这些都是传统技艺与文化的代表;文中老陈坚持画水
的心境.(大意对即可,2分)
泥画四十年,他还带动年轻人一起学习水泥画,为村庄的人们送去美好和祝福,为守
()
护村庄默默地奉献着,这是对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守护和传承。文章一方面表达了对
3、(1)放弃(意近即可,1分)
(2)了解、明白(意近即可,1分)】
以老陈为代表的传统技艺守护人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也呼吁大家要守护和传承传
4、(1)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意近即可,1分》
(2)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意近
统技艺和文化(任选一个观点作答,合理即可,10分)

即可,2分)
13、示例:钱锺书在他的“人生之瓶”中加入的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1分)和淡泊名利的人生
5、示例一:选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理解: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施行
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文王姬昌为西伯时,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
态度(1分)。(合理即可)
归心,为后来周取代商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天资聪慧却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
14、示例一:我想给我的“人生之瓶”中加入宁静与欢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一次读
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到这两句诗,便被陶渊明那种恬淡闲适的处世态度所吸引。尘世嘈杂,喧嚣浮躁,想要获
示例二:选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忧虑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
得内心的宁静实属不易。我希望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回归生命的本真,采菊一束,悠
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使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在吴越交
然一生。
战失败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战胜吴国: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
示例二:我想给我的“人生之瓶”中加入坚强与隐忍。人生之路漫漫,路遇艰难险阻再正常
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为勾践所败,身死而国灭。(理解2分,举例2分,共4分)
不过。如海伦·凯勒遭遇失明,贝多芬遭遇失聪,他们用坚强和隐忍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6、盖学贵善思1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2分)
我亦如此,我愿迎难而上,去迎接属于我的生命考验。在一次次磨炼中让自己变得无坚不
7、示例:要学思结合;要谦虚,择善而从。(任答合理的两点即可,4分)
摧,用钢铁的意志,唤醒生命的潜能,让自已的人生绚烂绽放。(观点明确1分,围绕观点论
【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但是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
述5分,思路清晰1分,语言流畅1分,共8分。)
吗?”王生不高兴,说:“只要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
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
(二
知识,却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
15、(1)①一双上下围合的手,共护“文”字。②同心协力,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精
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
神家园。(每空1分,共2分。大意对即可)
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
(2)示例一:大家好,请看第一幅画。画的下方是眉开眼笑的一家三口,正借助电子产品
变了脸色离去,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
观看节目,中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上方是造型不一的四个戏剧人物。宣传画
最大的忌讳,就是感到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胎误了岁月,即使想
名为《“活”起来》,意在说明借助数字化媒介宣传非遗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使
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款说:“我真不聪明,如
其焕发新的生机。
今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明显的警戒。”
示例二:大家好,我讲解的是第二幅画。画面中间是写有“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的
(一)
飘带,飘带上方是“山西非遗购物节”字样,画中还有醋、酒、葡萄等山西非遗物产元
8、(1)zài(2)懈(2分)
素。这幅宣传画名为《用起来》,传达了以“山西非遗购物节”为契机,让人们享受非遗
9、示例:乐观自信、勇担使命、努力奋斗的精神特质(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大意对
物产,传承非遗文化的愿望。(画面内容3分,主题思想2分,表达条理、语言流畅1分,
即可)
10、示例:①您作为陆军首批自主培养、首个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有哪些难忘的经历?②在
共6分)
严格枯燥的训练中,是什么让你坚持下来的?(每空1分,共2分。能够紧扣采访主题,表述
(3)示例:当古老非遗遇上青春芳华,非遗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非遗是一个国家和民
得体、流畅即可)
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依法保护非遗就是在保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维护民族
(二)
情感的纽带。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关键在于人,非遗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领略非遗
11、(1)A周恩来B贺龙
C彭德怀(3分)
文化精髓;抖音短视频等新平台的助力,让非遗传承有了新的舞台。在青春力量的加
(2)示例:①《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
持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以“当古老非遗遇上青春芳华'
的真实生活情景,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②《昆虫记》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常以
为首句发表看法1分,结合材料,筛选有效信息做具体分析4分,表达自已的思考2分
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它也是一部公认的文学经典。(从科学性与
表达条理、语言简洁、流畅1分,共8分)
文学性两方面答得2分,语言表述流畅1分,共3分)
四、16、略(40分,含书写3分)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姓名
准考证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评估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卷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斌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阅读古诗文.欣赏古人的才情,领悟人生的真谛。下面是小语同学制作的古诗文佳句积累
卡,请你帮他将空缺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古诗文佳句积累卡
畅游古诗文天地,可以在崔颜《黄鹩楼》俯瞰“晴川历历汉阳树,(1)”
写尽神州
的明丽画面;可以在那道元《三峡》体验“(2)一,良多趣味”的春冬美景;
美景
可以在李白《渡荆门送别》观赏“月下飞天镜,(3)”的江上奇观;可以在
王维《使至塞上》欣赏“(4),长河落日圆”广阔无垠的塞外风光。
《(孟子〉三章》用“(⑤),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阐述大文夫之
风;李清照在《渔家做》中用“(6)。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抒写上下
树立精神
求索的意志;《愚公移山》用“(7),始一反焉”赞美持之以恒的移山精
丰碑
神;曹操在《龟虽寿》用“(8)一,志在千里”表达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意
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用“(9)
一,(10)”表明以死报国的气节。
赏中华诗文,寻文化基因,品人生之美!
2.《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作者杜牧借史实抒发情感。请找出诗中能体现战争胜负的诗句,并谈
谈该诗句的深刻含义。(2分)
赤壁
杜牧
诗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理解: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
班级举办“品读经典,对话圣贤”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第3~7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
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
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
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海,百里美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
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不能。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感,而后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必胜矣。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