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13 23:23:25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第四行
榆次一中 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根据数阵规律,第八行倒数第三个数是
数 学 A. B. C. D.
6.在学习画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时,小明过点 作 的垂线 ,取 的中点 ,以点 为圆心,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禁止携带计算器。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为半径画弧交射线 于点 ,连接 ,再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前后所画的两弧分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与 交于 , 两点,最后,以 为圆心,“ ”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 于点 ,点 即为 的
1.如图,已知点 ,点 , 分别是直线 和直线 上的动点,连接 , 则 其中一个黄金分割点,这里的“ ”指的是线段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7.将函数 的图象作如下变换:保留其在 轴及其上方部分的图象,再将 轴下方部分的图象沿 轴翻
折,得到如图所示的“ ”形图.已知关于 的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 ”形图左、
A. B. C. D.
右两侧分别交于点 、 有下列说法:
2.已知关于 、 的方程组 给出下列结论:
是方程组的解;
②无论 取何值, , 的值都不可能互为相反数;
③当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的解; ①△OAB是直角三角形;
④在③的条件下, , 的值都为自然数的解有 对,其中正确的有 ②有且仅有一个实数 ,使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③当 时, 是等腰三角形;
3.已知数据 , , , , , ,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 B. C. D. ④当 时, 的面积是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 方差为 标准差是
4 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如图,在 中, , , , 平分 交 于 点, , 分别
A. B. C. D.
是 , 上的动点,则 的最小值为
8.如图 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弦图示意图 在图 中,在线段 和 上分别取点
和点 ,使 ,连结 , , 和 ,则构成了一个“压扁”的弦图 “压扁”的弦图
四边形 中,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如图 中的阴影部分 依次记作 , , , ,连结
交 于点 若 , ,则 的长为
A. B. C. D. A. B.
5.如图所示为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C. D.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2024~2025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数学 第 1页(共 4页)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9.已知 ,点 在 连线的右侧, 与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14.如图,直线 : 与坐标轴交于 、 两点,点 为第一象限内一点,连接 且
是 轴,过点 且平行于 轴的直线 交 于点 ,交 于点 ,连接 , ,将 沿
; 着直线 翻折,得到 ,点 正好落在直线 上,若 ,则 的长为 .
②若 ,则 ;
③如图 中,若 , ,则 ;
④如图 中,若 , ,则 .
12题图 14题图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一次函数 为常数, 的图像经过点 ,
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 当 时, ; 当 时, 的值随 值的增大
而增大; 若直线 与 轴相交于点 ,则点 的纵坐标为 ; 当 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或 .
10.明明和亮亮都在同一直道 、 两地间做匀速往返走锻炼.明明的速度小于亮亮的速度 忽略掉头等时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8 个小题,共 75 分)
间 明明从 地出发,同时亮亮从 地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止,两人之间的距离 16.如图,把长方形纸片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 , 分别落在 轴, 轴的正半轴上,连
米 与行走时间 分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接 , , .
A. B. C. D. (1)求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将纸片 折叠,使点 与点 重合 折痕为 ,求折叠后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
11.定义:若实数 , 满足 为常数 ,则称点 为“ 倍幸福点” 如点 为“ (3)求 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倍幸福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点 ,点 为直线 上两点,其中点 为“ 倍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是常数,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 ,点 ,且点 的坐
幸福点”,且 的面积为 ,则 的值为 .
标为 .
12.如图,在 中, , , 为 边上一点, ,垂足为 , 在
上,且 ,若 , ,则 的长为 .
13.“泡泡玛特”创立 年之际,推出“森林精灵”、“潘神神话”两种限量盲盒,每种盲盒均装有紫色、
白色、红色三种颜色的 公仔,每一种盲盒的成本是该盲盒中所有公仔的成本之和 包装费用不计 其
中,“森林精灵”盲盒分别装有 个紫色, 个白色, 个红色公仔,“潘神神话”盲盒分别装有 个紫色,
个白色, 个红色公仔.每个“森林精灵”盲盒中所有公仔的成本之和为 个紫色 公仔的 倍,每
个“潘神神话”盲盒的利润率为 ,且每个“潘神神话”盲盒的售价比每个“森林精灵”盲盒高
店庆当天销售这两种盲盒的总销售额为 万元,总利润率为 ,则这天销售“森林精灵”盲盒的总利润 (1)求点 的坐标;
是 万元. (2)如图 ,将线段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到 ,作直线 交 轴于点 ,求直线 的解析式;
2024~2025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数学 第 2页(共 4页)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3)在(2)的条件下,在 轴上找点 使 的面积是 面积的一半,求出点 的坐标. 【收集、整理数据】
18.根据以下素材,完成探索任务. 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分别为:
判断车辆是否因超速被罚款?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高速公路上的隧道通常限速 千米 小时,在隧道前会有一个提示牌及限速标志, 八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在 组和 组的分别为: , , , , , , , , .
素材一 在标识与隧道口之间的途中会有测速仪测速,且测速时有闪光.根据交规,若超速 以上 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
未达 的,处以 元以内罚款.
在物体运动的速度 关于时间 的函数图象中,函数图象与横轴以及直线 所
围成的图形 如图的阴影部分 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从 到 这个时间段的运动距离.
素材二
【分析数据】
测速仪安装是在车辆前进方向的路上,根据短时间的两次测速 均有闪光提示 ,测出两个时 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如表所示:
素材三
刻车辆和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再用距离差除以两次测速的时间差,算出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速度 米 秒 千米 小时,某车以 千米 小时的速度驶来,到达限速标志位置 隧道 年级
前 米 时开始匀减速,从开始减速到车头进入隧道用了 秒,其速度 关于时间 的函数 七年级
图象如图所示, 和 是两次雷达测速的时间.
八年级
素材四 【问题解决】
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上述表中 ______, ______,八年级学生成绩 组在扇形统计图中所
占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度;
(2)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此次竞赛该校七年级学生成绩好,还是八年级学生成绩好?写出一条理由;
问题解决
(3)如果该校七年级有 名学生参加此次竞赛,请估计七年级竞赛成绩不低于 分的学生人数.
任务一 求该车进入隧道时的速度?
20.我们以前学过完全平方公式 ,现在,又学习了二次根式,那么所有的非负数都
任务二 当第一次闪光时,车速已经降到了 千米 小时,求时间 .
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平方,如 , ,下面我们观察:
到第二次闪光时,该车又前进了 米,此次该车是否会因超速而被罚款,请通过计算说明理
任务三
由. .
反之,
19.2024年 4月 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主题为“极目楚天,共襄星汉” 为迎接中

国航天日,某校举行了七、八年级航天知识竞赛,校务处在七、八年级中各随机抽取了 名学生的竞赛成
仿上例,求:
绩 满分 分 单位:分 进行整理和分析 成绩共分成五组: , ,

, .
2024~2025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数学 第 3页(共 4页)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2)计算: ; (2)请通过“列表一描点一连线”的过程画出 的函数图象;
(3)若 ,则求 的值.
21.阅读与探究
阅读材料:(一)如果我们能找到两个正整数 , 使 且 ,这样 的值为_____;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上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那么我们就称 为“和
(3)下列关于函数 图象及性质描述正确的是_____;
谐二次根式”,则上述过程就称之为化简“和谐二次根式”.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 .
此函数图象关于 轴对称;
(二)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时,我们有时还会碰上如 一样的式子,其实我们还可以将其进 当 时,函数有最小值为 .
(4)已知 的图象与 轴的交点为点 , 的图象上有一点 ,在 轴上存在一
一步化简:
点 ,使 面积为 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
那么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分母有理化.
23. 实践与探究
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直线 与直线 , 分别交于点 , , 与 互补.
(1)化简“和谐二次根式”: ________; ________.
(2)已知 , ,求 的值.
(3)设 的小数部分为 ,求证: .
22.学习与探究
在一次函数的学习中,我们体会了函数关系式与函数图象的对应关系,经历了“画函数的图象 根
据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1)如图 ,求证 AB∥CD;
(2)如图 2,∠BEF与∠E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 P,EP的延长线与 CD交于点 G,点 H是 MN上一点,且
PF∥GH,求证:GH⊥EG;
(3)如图 3,在(2)的条件下,连接 PH,K是 GH上一点,使∠PHK=∠HPK,作 PQ平分∠EPK,交
MN于点 Q,∠QPF:∠HPK=3:2,求∠HPF的度数.
(1)如图,直线 是 的图象,直线 与直线 关于 轴对称,则直线 的解析式为________;直
线 关于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
2024~2025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数学 第 4页(共 4页)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榆次一中 2024 ~ 2025 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120 分,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C C A C D C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1. 2/3 12. 7-4√2 13. 7.5
14. 5 15. ①③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8 个小题,共 75 分)
16. 解: ,
可设 ,则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

解得 舍去 ,
, ,
, ,
设直线 的表达式为 ,
解得
直线 的表达式为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设 ,则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 ,

, ,


,即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由 可知 , ,
, ,
设直线 的表达式为 ,
则 解得
直线 的函数表达式为 .
17. 解: 将 代入解析式 可得: ,


当 时, ,解得: ,

过点 作 轴于点 ,
由旋转可知, , ,

又 ,

在 与 中,
≌ ,
, ,


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则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当 时, , ,
设 ,则


或 ,
的坐标为 或 .
18. 解:任务一,
设当 该车进入隧道时的速度为 ,
由题意得 ,
解得 ;
任务二,
设 ,
把 代入 ,得
解得

千米 小时 ,
当 时, ;
任务三,
设第二次闪光与第一次闪光的时间差为 ,对应的速度为 ,
则 ,
由梯形面积得 ,
或 舍去 ,


该车超速 .
解: 七年级学生竞赛成绩分布可知,共有 名学生的成绩,则 组人数为:
人 ,
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根据题目和图表可知: , ,
八年级学生成绩 组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扇形的圆心角为: ,
故答案为: ; ; .
七年级学生成绩好,理由如下:
从平均数的角度来看,七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比八年级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更高,
七年级学生成绩更好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人 ,
答:七年级竞赛成绩不低于 分的学生人数有 人.
根据题意,求出 组人数为: 人 ,即可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 的值,再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出 的值,八年级学生成绩 组在扇形
统计图中所占扇形的圆心角为: ,
七年级学生成绩好,从平均数,众数或中位数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七年级竞赛成绩不低于 分的学生人数有 人 .
20. 解:

, ,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 ,

21. 解: , ;




证明: ,
又 ,




22. 解: ; ;

如图:

点 的坐标为 或 或 或
23. 证明:由题意可得: , ,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证明:由题意可得: 平分 , 平分 ,
, ,





,即 ;
解:设 ,则 , ,



又 平分 ,

由 得: ,即 ,
解得: ,

{#{QQABCYiEogCgAABAARhCUwWgCgEQkhEACQgOwEAIsAAAyR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