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21 分)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每空 1 分,共 10 分。错字、别字、漏字均不得分)
2. ①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②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③塑
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
(每点 1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 示例一:主旋律电影显阳刚之气,新英雄形象扬时代精神。 示例二:军事影片扬我国威。
(共 2 分。大意对即可)
4. 示例:胸怀祖国,临危不惧,关心战友,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血肉之躯挡住危险,哪
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你听,那嘹亮的军歌
是对英雄的礼赞。
(共 2 分。点明经历 1 分,精神与品质 1 分)
5. 示例:我心目中的英雄是那些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
构建起不败神话的人。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难。”
(“精忠报国”的英雄除了岳飞、文天祥、苏武、秋瑾、林觉民等,还包括为祖国强盛做出
杰出贡献的人,如钱学森、李四光等)
(共 4 分。表明自己的态度 1 分,写出经历 1 分,抒发情怀 1 分)
二、阅读(共 39 分)
(一)(10 分)
6. ①径直 ②从容、悠闲 ③狡猾 ④终于
(共 2 分。每空 0.5 分,①②、③④每两空错一个则扣 1 分,扣满为止)
7. ①时间长了,那只狼似乎闭上眼睛了,神情很悠闲。
②看那蛇翻来覆去滚动跌倒的情状,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捕捉制服它。
(共 4 分。每句 2 分,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8.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
(共 2 分。)
9. 乙文中的螳螂在蛇的头顶,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可见螳螂懂得摸清敌人的
短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最终克敌制胜。
(共 4 分。大意对即可)
(二)(15 分)
10.①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 ②对母亲再无隔阂 ③初夏时
(共 3 分。每空 1 分)
11.表层:母亲在爱自己孩子的时候,会辜负爱自己的人。深层:每一个母亲都把自己全部
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
(共 4 分。表层 2 分,深层 2 分,大意对即可得分)
12. ①句的“再也”表达了她的无比感动及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②句的“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悲痛和遗憾。
(共 4 分。每句情感 2 分)
13.两处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A 处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神态描写,表现了
母亲听到女儿呼喊后的紧张、担忧和对女儿深深的关切之情;B 处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及对儿子的牵挂和关切之情。
(共 6 分。共同点 2 分,分别分析,每点 2 分,共 4 分,综合共 6 分)
(三)(14 分)
14. “弥漫”一词是充满、布满的意思。突出了车厢的环境(条件)差的特点。为下文(女
孩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共 3 分。弥漫的一词 1 分,特点 1 分,作用 1 分)
15. 不相同。第 段中她沉浸于读书之中时,“嘴角漾着一丝笑意”,这里的笑表明她对书
中内容有自己的体会,获得了满足,是会心的笑、愉悦的笑;第 段中她“微笑着”招呼“我
们”坐下,表明她对“我们”热心相邀,同时为自己的“失礼”表达歉意,是善良真诚的笑。
(共 4 分。观点 1 分,分析每点各 1 分,语言 1 分)
16. 整洁朴素的外表之美;深爱读书的知性之美;待人接物的举止之美;善良友爱的心灵之
美。
(共 3 分。每点 1 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
17.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在火车上;以“开往春天”比喻火车上她对“我”的良好的影响,
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开往春天”富有诗意,契合文章表现美的主题,给人美的感受;火车
“开往春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共 4 分。答出 1 点 2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
三、作文(40 分,含书写分 3 分)
18. 答案略,评分标准参考 2024 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二、阅读
(一)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
【甲】
1. 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
(1)《〈论语〉十二章》中说明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 。
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十二章》中的
诱敌。
“ , ”两句给出了答案。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蒲松龄《狼》)
(4)《〈论语〉十二章》中说明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并坚定自己的志向,又要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
【乙】
前的事情的句子是: , 。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 , ”。
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②,攧③不可去。久之,
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制作了大单元任务清单,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参与活动。
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材料一 近年来,以《战狼 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这些
(《螳螂捕蛇》)
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
【注释】①觇(chān):窥探、探看。②以刺刀攫(jué)其首: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刺入蛇的头部。攫,刺入。③攧
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diān):摔跌。
材料二 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机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幕里的敌方导弹, 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的场景。《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
①一狼径.去 径:___________ ②意暇.甚 暇:___________
及投放无人机的强大功能。观众看后热血滞腾,连连赞叹: “厉害了,我的国! ”
③狼亦黠.矣 黠:___________ ④蛇竟.死 竟:___________
材料三 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如前
7.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电影《战狼 2》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 看重友谊、爱情, 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
②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
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 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8. 写出甲文中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
材料四 10 月 11 日, 贵州军人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
9. 面对狼,屠户是弱者,面对巨蛇,螳螂是弱者,可最终弱者战胜了强者。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乙文中弱者取胜
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的原因。
2. 根据前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二)
3. 建军节来临之际,某影视频道将进行军事题材影片展播, 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 20 字)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 10—13 题。
4. 5 月 22 日,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的称号,请你为这位英雄写一段颁奖词。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5. 你所在班级将开展“论英雄”主题班会,请结合所给材料,举例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第 1页,共 3页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 16 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可 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
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离开而难过, 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
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 (有改动)
了怒。 【链接材料】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B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
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亲悄悄走进来。她不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
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 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
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好在母亲坐 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
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她偷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几步,母 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
亲走了好半天。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 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冷漠。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喊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然后用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10. 阅读文章,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了很多。她和 时 间 情 节 心 理
外婆去世的时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暗生母亲的气
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那天晚上 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然后挪步出去 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几个月里,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晚上,她忽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个
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 要求与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②________________
晚上
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
③________________ 玩心路历程的测试,压倒了代表母亲的手指 心如刀割
女。转眼,小宝一岁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11. 本文标题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
12. 下列语句都有“再也”一词,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蕴含情感的不同。
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
①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地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
13. 本文中的 A 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 B 处画线句,在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性,请加以赏析。
如刀割。
(三)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
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
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开往春天的火车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
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 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
第 2页,共 3页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
①有时候,一件极普通的小事儿,会给一个人留下深刻的记忆。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刚上小学,还是一个懵 父亲点头致谢。他将一只手从头顶的行李架上收回来,又把另一只手里的帆布提包塞进旁侧,然后,让我坐
懂少年。一年深秋,我随父亲去百多公里外的豫东老家省亲。先是从黄河北岸乘船到开封,再坐火车、汽车,一路 了过去。
辗转…… 我就那样坐在了她的旁边。能闻到她身上清新的香皂味,那是春天的花香!尽管窗外寒凝大地,我却感觉火
②记忆中,停在开封火车站的那列绿色的火车很长,长到看不到尽头,车厢的门很高,高到需要父亲把我抱上 车正穿行在四月的原野……
火车。 几十年时光漫漶,我已经忘记了后面发生的事情了,记不得她读的那本书的名字。可我还清晰地记得,在她
③热烘烘的车厢里挤满了人,弥漫着汗的酸臭和劣质烟草的辛辣,行李架上,塞满了破旧的包袱和凌乱的麻袋。 偶尔翻动书本的时候,我看见了那本书的扉页上有一枚鲜红的圆形印章,上面的字我认识: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
④父亲买的是开封到民权的短途车票,没有座位。我拉着父亲的衣襟,父亲提着孝敬长辈的食品和礼物,在热 我不知道她当时是开封师范学院的青年教师还是在读学生,反正我一下子就觉得,读书的女性,真美!
气蒸腾的车厢里缓慢行走着,想找到一个座位。 许多年后,当我也成为一名大学生,一次次踏上西去的列车奔往远方求学的时候,遥远的记忆就会苏醒,我
⑤走过一站,车厢过道里已没有站着的人。我跟着父亲刚穿过两节车厢连接的窄门,突然有一丝清凉的风从旁 会下意识地寻觅,那个伏在小桌板上读书的身影。每次我来到古都开封,走过河南大学图书馆的时候,我就会想,
边吹来,真凉爽啊! 这里曾经是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便又记起小时候随父亲回故乡探亲,在火车上遇见的那个正在读书的美丽身影。
⑥就在这时候,我看见了她—— 如果她还健在,我想告诉她:谢谢您,让一个少年认识了美!
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脸庞白皙,过耳的头发,齐齐地垂在嘴角,一身整洁的蓝士林衣裤已洗得泛白,一双方 14. 品味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口布鞋显然被洗刷过无数次,黑色褪去接近灰色,纤尘不染。她伏在靠窗的小桌板上,静静地读着一本厚厚的书。 热烘烘的车厢里挤满了人,弥.漫.着汗的酸臭和劣质烟草的辛辣,行李架上,塞满了破旧的包袱和凌乱的麻袋。
她旁边的位子,是空的! 15. 第 段和 段都写到了她的“笑”,这两次“笑”的含义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⑧父亲一定也看见了那个空位,却没有贸然地走过去,而是将一只手搭在旁侧的行李架上,把目光投向车厢的 16. 最后一段写道:“谢谢您,让一个少年认识了美!”。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作者认识到了怎样的“美”。
尽头。 17. 本文以“开往春天的火车”为题,有何妙处?
⑨车轮滚过铁轨的铿锵声一遍又一遍响起,像是有个顽皮的小孩儿拿着铁锤敲打着车轮从远处跑过来,在你的 三、作文
脚下“哐当”“哐当”狠敲两下,又喧闹着跑走了。周而复始,没完没了。 18. 鲁迅的笔下有一位特别的先生寿镜吾,史铁生的笔下有一位特别的母亲,海伦·凯勒的笔下有一位特别的“友
⑩听着单调的“哐当”声,想着那个顽皮的小孩儿,我不时抬头看看父亲,又歪头看看正在读书的她。 人”莎莉文小姐;寿镜吾先生的特别在于“严而不厉”,史铁生母亲的特别在于她的“坚毅”,莎莉文小姐的特别
从车窗缝隙进来的风,柔柔的,拂动着她额前的黑发。她用纤长的手指轻轻按着风急于翻动的书页,嘴角漾 在于她的“艺术教育”。每个人都有其特别之处,这是这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本质所在。
着一丝笑意。我相信那书一定很有意思,她已经深深地沉浸其中了。 请以“特别的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她不久就发现了站在过道上的我们父子俩。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字;③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她扭过头来,微笑着,有些歉意地用手轻拍着身旁的空位,对着父亲说:“同志!坐。”
是标准的普通话,轻柔而热情。声音不高,却突破周遭方言俚语的包围,清晰地送入我的耳中。
那一刻,我看见了她含笑的双眸,清澈而明净。
第 3页,共 3页
{#{QQABLYoEogAoABBAABhCUwGgCEAQkhCAAYgOQAAMIAIAiRF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