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09: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魅力湖南,灵秀潇湘”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梯田风光】
梯田之美,风景如画。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
梯田,像是大地和山峦间舞动的精灵,( )如飘带。梯田xiāng 嵌在沟沟岭岭间,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高低错落,形成块块凹凸分明,丘丘弯曲相连,但又是( )一体的绝美画卷。
春来一垄新绿,遍野青翠欲滴。插秧时节,水满田畴,如玉镜五彩斑斓。到了夏天,佳禾吐翠,绿浪翻滚。秋天,大地欢笑,橙黄的稻谷一丘丘、一垄垄( )了整个山岭,蔚为壮观。若是在下雪的冬日,漫山遍野白雪皑皑,条条银蛇起舞群山,更是妙不可言。
清亮的月色里,我似乎看到一群农夫,他们扛铁锹,挑竹筐,推着木轮车,迈向山梁。因为山路崎岖,所以他们步履坚定。他们在这狩猎捕鱼,开荒拓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汗如雨,将生命与汗水毫不吝 啬地涂抹在高山深谷间。他们脚下是梯田,身后是梯田,头顶上也是梯田。 一层层、一片片、一圈圈,交融着。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下列填入语段中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绵延 混然 掩盖
B.蔓延 浑然 覆盖
C.绵延 浑然 覆盖
D.蔓延 混然 掩盖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后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山路崎岖,但是他们步履坚定。
B.山路因为崎岖,所以他们步履坚定。
C.如果山路崎岖,他们就步履坚定。
D.山路即使崎岖,但是他们步履坚定。
【悠长古韵】
人杰地灵,底蕴深厚。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
衡阳市有回雁峰,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中的第一峰。大雁选择飞到衡阳避寒,是因为衡阳
【语文 第1页(共6页)】 ·25-ZYCZ12a·
北部有衡山挡住了冬季从北方刮来的强大冷空气,在冬季,衡山南部地区衡阳的温度比北部地区潮潭的温度平均高两度以上,相对温暖一点,很适合生物避寒。明代高明《琵琶记·官邸忧思》写道:“湘浦鱼沉,衡阳雁断,音书要寄无方便。”
材料二
润庭湖,古称云梦。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 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洞庭湖四季变换之景令人陶醉。春季来临,大小洲滩自沉睡中苏醒,绿草如茵,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入夏后,湖水水位上涨,浩渺无垠,辽阔无边。秋季到来时,各色洲滩再度浮出水面,芦花绽放、百鸟翱翔、群鹿追逐,只见满地金黄,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即便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的冬季,从北方远道而来的候鸟依然在此悠然自得,为这片湖泊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结合材料一可推测成语“衡阳雁断”用来比喻音信不通。
B.成语“气象万千”可以用来描绘洞庭湖四季的美丽景象。
C.由材料二可推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的是洞庭湖。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借用了“衡阳雁断”的成语典故。
5.寒假即将来临,你的好朋友小西打算到湖南旅游,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拟写一段有关洞庭湖的介绍词,以吸引小西来洞庭湖游玩。(4分)
【诗文咏志】
6.诗以言志,文以传情。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孔子用“ , ”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论语>十二章》)
(2)《夜雨寄北》中表现诗人想象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情景的两句是“ , ”。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 ”抒发了游子漂泊的愁苦和思乡情怀。
二、阅读(50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陕 北 的 秋
崔子美
①立秋风爽,陕北大地开始变得丰饶而斑斓。
②清晨,白雾从山谷里升起,悄悄地蒸腾在梁峁之间,一团团地漫溢,犹如数不清的羊肚子手巾,绾在树的头上、山的头上、村庄的头上。白得温润,纯得悦目,像是上天抖开的圣洁的衣裳。
③坐在硷畔上看缭绕的白雾,吃着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便蔓延开来。栅栏上的牵牛花儿吹起了紫色小喇叭,飞来的蜜蜂一朵又一朵地仔细检阅;菜园里的黄瓜、白菜、茄子、辣椒、西红柿挂着露水,以新鲜的模样等待阳光抚摸;黑猫无声地走来,咪咪地叫着卧在了小凳旁;红的鸡、白的鸡,聚到草丛里咕咕地觅食;椋鸟在栅栏上翘起黄尾巴,叫出一串串花腔。
【语文 第2页(共6页)】 ·25-ZYCZ12a·
④日头升起几竿子高,雾气渐渐遁去了踪影,山上山下变得碧汪汪、亮晃晃的。田野上淡黄和深绿参差。穄子顶着卷发,谷穗儿低垂,玉米林站成了一个又一个方阵。鹞子飞起飞落,宽宽的翅膀把天空擦得异常清澈。
⑤走在馨风荡漾的山里,犹如踩在了花海之上。那黄格灿灿、蓝格英英、白格生生、紫格楚楚的花儿,铺在路边,绽在地畔,挂在塄上,一片片、一簇簇、一堆堆地妖娆着,绊着裤脚,挂着衣袖,拦着眼睛,牵着心魂,让人舍不得、离不开。举目远望,一坡又一坡粉红粉红的荞麦花儿,明艳在山峁之上,美如锦缎。
⑥山里长满了树,秋风卷起哗哗声响。结满小红灯笼的是苹果树,绿玉般压弯枝头的是梨树,红唇点点、笑弯了腰的是桃树,碎玛瑙般一串串的是枣树。看着眼馋,走到树下,揪几颗吃。转头之间,便有提了篮子的妇女走来,笑盈盈地说:“山里瓜果梨枣多,您尽管吃呀,不吃就烂在了地里。”
⑦相逢就是缘,上门便是客。无论是否相识,赶上饭点儿,山里人都会热情挽留。跟她绕过山坡,只见院子外的硷畔上灿烂着一大片格桑花。她赶走树下的小鸡,把饭桌支在阴凉儿里,端上瓜果,泡上茶水,唤来丈夫聊天作陪。窑洞里做饭的刀杖声响起,不一会儿就端上了一碗酸汤剁荞面。酸汤浮了油花儿,飘出野葱野蒜特有的香;剁出的荞面条儿细长若芒,入口即化。天上白云飘动,坡上林草葳蕤,院里花卉竞放,纯朴的民风,宁静的旷野,使人恍若身在世外桃源。我继续赶路,夫妻俩直把我送上山梁,目送我远去。
⑧黄昏来了,炊烟扶摇在村庄上空,牛儿羊儿从山道上成群结队地归来,夜色逐渐朦胧。我坐在土院子里,和山里人谈农桑光景。不知不觉间,银河已挂在空中,无名鸟儿时远时近地啼啭,四周溅起了虫儿们的低吟浅唱,在窗口边、门脚下、窑背上、院子外。
⑨睡在土窑洞里,有种安逸和踏实的感觉。靠着玻璃窗,看月儿一寸寸地爬上东山,看银辉泻在土炕上,给院子抹上霜白。蜘蛛在窑檐上编出了白丝大床,葡萄架上的蝈蝈还在嘶鸣,静谧里似有笛声穿梭,心思绵延,忽然就有信天游的歌声隐约传来:
三更子月儿树梢儿上动,
花棱儿窗子呀格外明,
小妹妹念想那心上人,
双手手点亮一盏平安灯……
(选自《光明日报》2022 年10月 21 日,有删改)
7.下列诗句,没有描写秋景的一项是(3分)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C.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9.散文充分调动了多种感官写景,请从文章中各找出一个例句。(找出两处即可)(4分)
【语文 第3页(共6页)】 ·25-ZYCZ12a·
(二)现代文阅读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传递爱的书皮
夏雪飞
①女儿开学了,领了新书后,我陪女儿逛文具店,买了一叠简单的塑料书皮。回到家里,我们俩一起包书皮,特别简单,揭开自粘带,一粘就行了。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包书皮的情景。
②儿时,每次我领回新书,父亲都会在下班后和我一起包书皮。那时父亲在商场上班,还种着十亩地,长年劳作使他的手很粗糙,但是他那粗糙的大手包起书皮却很灵活。有一次,父亲偶然看到同事给孩子包的书皮特别棒,包好的书皮上还有折过来的四个角,不仅好看还更加牢固,父亲就特意学会了再教给我。那些年,我包的书皮特别好看,班里的同学特别羡慕我,他们都是用旧报纸包的,而我是用漂亮的山水画挂历包的,还能翻出四个角,整本书看着都“高大上”了。我捧着书读,特别自豪,学习都更认真了。
③有一次,我回老家找儿时的照片,打开书柜,一眼看到我当年读的书还包着书皮,好好地摆放在那里,可是我明明记得有些书的书皮早就让我翻坏了啊。我有些不解,就问了母亲,母亲说:“那都是你爸爸的‘杰作’,他说这些书都是你曾经喜欢的,万一以后还想看呢,不能弄坏了,就找来挂历纸重新包了一遍。”
④抚摸着这些书,我感慨万分。父亲对书有着崇高的敬意,他对家里的每一本书都特别珍惜,尤其是我发表文章的样刊,他更是珍惜,特意买了一个储物箱,专门装样刊。他说,他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喜欢看书上的文章里有我的名字。
⑤这些年,为了让父亲高兴,为了填满父亲那个大大的储物箱,我一直没敢放松自己。去年夏天有一段时间,我的写作进入瓶颈期,我心里很烦躁,就请假回老家住了一个星期。
⑥我买了不少书,准备回家吸纳消化。父亲看见我新买的书,又从柜子里翻出一本旧挂历,执意要给我包书皮,我推辞不过,就与父亲一起包起来。只见父亲戴着老花镜,认真地包着书,父亲说:“书是好东西,能让你学到知识,所以得感谢书,爱护书。”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说出的话却很有力量。
⑦父亲感觉到我状态不好,就一个人躲在离家不远的果园里忙起来,我也没在意。没过两天,父亲故作神秘地说:“闺女,我给你弄了个读书的好地方,你拿上书跟我走。”
⑧我有些不解,跟着父亲来到果园。父亲指着果园深处,我眼前一亮,只见两树之间有一个彩色的吊床,周围种了一些花,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父亲说:“春天的时候,我就琢磨着在园子里弄一块休闲的地方,就找来花种,种了一圈花,然后让邻居大新帮我买回吊床连接在两树之间。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我这些天用打草机把草打了,你看看,平整得像草坪吧!”父亲得意地说。此情此景,让我那颗焦躁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
⑨等到我休假结束时,父亲特意给我装上两本特别漂亮的挂历,嘱咐我:“买了新书就包上书皮。”
⑩想到这里,我找出父亲给我的挂历,对女儿说:“我给你重新包书皮吧。”然后我在女儿惊喜的目光中,包出了漂亮的带着四个角的书皮,女儿特别高兴,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书装进书包里,她自豪地说:“谢谢妈妈,我的新书皮绝对是班里最‘拉风’、最好看的书皮。”
看到女儿满意的笑脸,我又想到父亲,他虽然不善言谈,却用实际行动让我体会到父爱,那藏在书皮里的爱,一直温暖着我,让我把爱传递给女儿,温暖了一代又一代。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5期,有删改)
【语文 第4 页(共6页)】 ·25-ZYCZ12a·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由“我”陪女儿包书皮一事自然引出对小时候父亲为“我”包书皮的回忆。
B.父亲为“我”包的书皮选材精良,包折方法得当,不但好看还更加牢固。
C.第⑩段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女儿的好胜心和攀比意识。
D.文章语言平实中蕴含深情,围绕“包书皮”展开叙述,表现了家庭亲情的主题。
11.文章第③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3分)
12.文章主要围绕“包书皮”一事展开叙述,第⑦⑧两段的内容与包书皮无关,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13.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4.下列对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而作此诗。
B.首句用“杨花”和“子规”点明时令,表现出春景的明媚动人。
C.后两句将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
D.诗歌想象奇特、丰富,体现出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5.诗中运用“五溪”“夜郎西”两个地名,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语文 第5页(共6页)】 ·25-ZYCZ12a·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颤野有麦场”中的“顾”是“看,视”的意思,与成语“左顾右盼”中的“顾”意思相同。
B. “她”有“蟋缨”“解除,卸下”“毁坏,废弛”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弛担持刀”中的“弛”是“解除,卸下”的意思。
C. “一狼径去”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与《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舍去”的“去”意思相同。
D. “一家洞其中”中的“洞”是“挖洞”的意思,与《〈论语〉十二章》中“不亦说乎”的“说”用法相同。
1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骨巴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8.作战时,智者能果断决策,巧者能抓住机会。你认为屠户是“智者”和“巧者”吗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述理由。(4分)
(四)名著阅读(8分)
19.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围绕《朝花夕拾》展开讨论,请你补全下面内容。(3分)
小美:《朝花夕拾》有些片段写得很有趣,其中《 》(填篇名)一文,写了小孩子们常玩的“吹都都”游戏。
小康:鲁迅先生寥寥几笔就把人写活了,“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在写 。(填写人名)
小丽:衍太太那个人很伪善,她不仅怂恿孩子们大冬天吃冰,还教唆“我” ,(填写事情)不久,就散布了关于我的一些流言。
20.《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都有自己的老师,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他们各自对徒弟(学生)的影响。(5分)
A.藤野先生(鲁迅) B.菩提祖师(孙悟空)
三、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玩耍是青少年的天性,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游戏活动。从“菊花枝上捉青虫”到“蓬头稚子学垂纶”,从跳皮筋到参与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无论如何,游戏活动都要依托兴趣,让我们释放天性,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请以“这项活动,是我的最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镶 lìn(2分,每字1分)
2. C(3分)
3. A(3分)
4. D(诗句借用的是“雁足传书”的典故)(3分)
5.示例:洞庭湖,古名云梦,它是历史上的战略要地与传统文化的摇篮。这里湖区胜景云集,岳阳楼更是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虽然冬季寒冷,这里却有候鸟来栖,生机依旧。冬季的洞庭湖散发着独特魅力,定能让你沉醉于这湖光山色之中,尽享美好时光。(4分,结合材料内容介绍合理即可)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断肠人在天涯(5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二、阅读(50分)
(一)(11分)
7. C(3分)
8.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各种果树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果树的喜爱之情。(4分,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9.示例:①视觉:举目远望,一坡又一坡粉红粉红的荞麦花儿,明艳在山峁之上,美如锦缎。
②听觉:无名鸟儿时远时近地啼啭,四周溅起了虫儿们的低吟浅唱。
③嗅觉:酸汤浮了油花儿,飘出野葱野蒜特有的香。
④味觉:坐在硷畔上看缭绕的白雾,吃着玉米棒、甜南瓜、白洋芋、毛豆豆,秋的滋味便蔓延开来。
⑤触觉:剁出的荞面条儿细长若芒,入口即化。(4分,每处2分。感官正确,任意找出两处即可)
(二)(14分)
10. C(“表现了女儿的好胜心和攀比意识”理解有误,应是表现了女儿的喜悦和自豪心理)(3分)
11. “杰作”是指父亲将“我”曾经读过但书皮已经被翻坏的书,用挂历纸重新包好。(3分,意思对即可)
12.不能删去。因为这两段内容展现了父亲对“我”细致入微的关怀,有利于塑造父亲关爱孩子的形象;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爱”的主旨。(4分,每点2分)
13.示例:①父亲是一个心灵手巧且善于学习的人。父亲的手虽然很粗糙,但在包书皮时却很灵活。他看到同事给孩子包的书皮很好看,就特意学会了那种带有四个角的包书皮方法,并且教给“我”。②父亲是一个珍惜书籍、尊重知识的人。他对家里的每一本书都特别珍惜,对书有着崇高的敬意,还特意为“我”发表文章的样刊买了一个储物箱来专门存放。③父亲是一个疼爱孩子,默默付出的人。“我”小时候,父亲为“我”包漂亮的书皮;在“我”写作进入瓶颈期时,父亲默默地在果园里为“我”打造一个读书的好地方。(4分,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17分)
14. B(“表现出春景的明媚动人”理解有误,应是渲染出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3分)
15.两个地名的运用不仅突出了友人迁谪之地的荒远,前往迁谪之地的道路之艰难,也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和牵挂。(3分)
16. D(“洞”是名词作动词,“说”是通假字,用法不一样)(3分)
17.(1)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2分)
(2)(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大概是用来诱惑敌人的。(2分)
18.示例:屠户是“智者”和“巧者”,在“两狼并驱如故”时,他没有慌乱,而是冷静观察周围环境,发现麦场并果断做出了“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的决策;而在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时,屠户当机立断,抓住机会,迅速“自后断其股”。(4分,每个角度2分。从“果断决策”和“抓住机会”两个角度阐述即可)
(四)(8分)
19.五猖会 范爱农 去偷母亲的首饰(3分,每空1分)
20. A示例: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解剖学老师,他在平时的学习中给予鲁迅很多帮助和关怀,如给鲁迅修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鲁迅的实习解剖等。藤野先生不仅教给鲁迅医学知识,更给予了鲁迅极大的关心、鼓励和真诚的帮助,是鲁迅人生途中的指引者。
B示例:菩提祖师是悟空的启蒙导师,他给孙悟空起名,教会了孙悟空最基本的礼节,还教给孙悟空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本领。正因为有这些本领,孙悟空才能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降妖伏魔,保护唐僧,直至最终取回真经,修成正果。(5分,所述故事符合名著内容,2分;对人物产生的影响,3分)
三、写作(50分)
21.略。(50分,同2024年湖南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