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广州月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经历了“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等扶贫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物质成就,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B.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C.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 D.始终都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2.(2024八下·重庆市期末)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3.(2024八下·重庆市期末)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举例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一谈话强调的核心观点是( )
A.正确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大胆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
D.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改革的中心
4.(2024八下·信宜月考)中共十三大被称为“前进的里程碑”。它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据此可知,该会议明确提出了(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5.(2023八下·覃塘期末)我国已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下列我国城市或区域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庆 ②深圳 ③长江三角洲 ④上海
A.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6.(2023八下·高州期末)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这表明中国( )
A.已经成为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著
7.(2023八下·连平期末)会议以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启动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巨轮。他们不唯书,不拘泥于前人的个别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出发,开创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这次会议( )
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做出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性决策
8.(2024八下·海南期中)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如图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
A.人民至上 B.理论创新 C.统一战线 D.自我革命
9.(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正确判断材料的用途,有助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下图所示材料可用于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
A.背景 B.原因 C.过程 D.意义
10.(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厘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时序示意图,其中“重庆的开放”应该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1993年4月1日起,国家逐步取消了布票、粮票和油票等票证,实行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增多,40年历程的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下列票证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12.(2023八下·清远期末) 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 )
A.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B.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13.(2021八下·龙岗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崇拜的偶像中,有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群体,还有邓丽君、周润发等港台明星。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被西方文化所腐蚀 B.中国民众的精神进入真空期
C.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D.中国政府极力压制偶像崇拜
14.(2024八下·宁江期末)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城市“大胆的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乡政企业
15.(2024八下·怀宁期末)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 )
A.开放发展思想 B.绿色发展之路
C.协调区域经济 D.共享发展理念
16.(2024八下·怀宁期末)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
C.都强调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
D.都为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17.(2024八下·大兴期末)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他复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18.(2024八下·舞钢期末)“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井冈山革命道路 B.城市中心道路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度陷入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团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在第十四届“世界品牌大会”上,沱牌、舍得双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该企业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哪一决策密切相关( )
A.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20.(2024八下·迎江期末)“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热词之一。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主要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B.制度保障促进国力发展
C.传统技术产品已被全面取代 D.思想解放引发社会变革
二、材料分析题
21.(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3周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上作出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此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②,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①②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补充完整。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2.(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或现代化”》(摘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采取怎样的改革方式逐渐“富起来” 这时期哪一次会议带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使人民实现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点关注民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故选A项。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与材料中的“脱贫攻坚精神”不符,排除B项。
材料描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物质成就,没有体现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的信息,排除C项。
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与材料中“脱贫攻坚精神”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3.【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4.【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5.【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我国城市或区域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掌握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
6.【答案】C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中国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已经成为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 ,不符合题意;
B.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不符合题意;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著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7.【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故D符合题意;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A;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8.【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10.【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11.【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可知,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正确性,B项正确;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13.【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崇拜的偶像中,有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群体,还有邓丽君、周润发等港台明星。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相关史实。
14.【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15.【答案】B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16.【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17.【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8.【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19.【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B项正确;
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时期,排除A项;
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属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排除C项;
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与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20.【答案】A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21.【答案】(1) 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方面开始了拨乱反正工作。
(2) 事件:邓小平南方谈话(或者南方谈话)。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成果: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任写2点即可)
(5) 中学生怎么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中国梦”
22.【答案】(1)年份:1978年。理由: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事件:三大改造。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中共十四大。
(4)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1)时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可知A处的年份,是1978年。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在于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根据材料二”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壳,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三“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
(5)根据题干“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及材料三“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党的领导、党的路线、理论指导、人民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记忆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 / 1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测试(一)
一、选择题
1.(2024八下·广州月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经历了“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等扶贫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物质成就,锻造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B.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
C.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 D.始终都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答案】A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分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变革”“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精准脱贫”,使人民实现从“饥寒交迫”到“全面小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重点关注民生,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故选A项。
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与材料中的“脱贫攻坚精神”不符,排除B项。
材料描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减贫物质成就,没有体现居安思危,勇于战胜风险的信息,排除C项。
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与材料中“脱贫攻坚精神”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2024八下·重庆市期末)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科学发展观
B.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3.(2024八下·重庆市期末)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举例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一谈话强调的核心观点是( )
A.正确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B.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大胆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
D.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改革的中心
【答案】B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4.(2024八下·信宜月考)中共十三大被称为“前进的里程碑”。它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据此可知,该会议明确提出了(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5.(2023八下·覃塘期末)我国已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下列我国城市或区域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庆 ②深圳 ③长江三角洲 ④上海
A.④③②① B.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区的扩大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我国城市或区域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④③①,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掌握对外开放的有关内容。
6.(2023八下·高州期末)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这表明中国( )
A.已经成为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 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著
【答案】C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截至2022年5月,我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约22亿剂新冠疫苗,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中国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故选项C符合题意;
A. 已经成为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 ,不符合题意;
B.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不符合题意;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著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回答,这就需要学生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7.(2023八下·连平期末)会议以后,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远见,启动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巨轮。他们不唯书,不拘泥于前人的个别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出发,开创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这次会议( )
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做出工作中心转移的历史性决策
【答案】D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人们急切地期待走出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故D符合题意;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排除A;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8.(2024八下·海南期中)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如图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
A.人民至上 B.理论创新 C.统一战线 D.自我革命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9.(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正确判断材料的用途,有助于历史的学习与研究。下图所示材料可用于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
A.背景 B.原因 C.过程 D.意义
【答案】D
【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
10.(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厘清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图为中国对外开放时序示意图,其中“重庆的开放”应该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11.(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1993年4月1日起,国家逐步取消了布票、粮票和油票等票证,实行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增多,40年历程的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下列票证变化背后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B.从屈辱外交到和平外交
C.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D.从政企不分到实行公司制
【答案】A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2023八下·清远期末) 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 )
A.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B.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答案】B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可知,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正确性,B项正确;
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内容。
13.(2021八下·龙岗期末)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崇拜的偶像中,有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群体,还有邓丽君、周润发等港台明星。这反映了( )
A.中国人民被西方文化所腐蚀 B.中国民众的精神进入真空期
C.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D.中国政府极力压制偶像崇拜
【答案】C
【知识点】对外开放
【解析】【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崇拜的偶像中,有挑战“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有夺得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有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斗英雄群体,还有邓丽君、周润发等港台明星。这反映了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化的相关史实。
14.(2024八下·宁江期末)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我们党和政府在城市“大胆的试、勇敢地改”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乡政企业
【答案】C
【知识点】国有企业改革
15.(2024八下·怀宁期末)中国政府表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 )
A.开放发展思想 B.绿色发展之路
C.协调区域经济 D.共享发展理念
【答案】B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16.(2024八下·怀宁期末)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面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基础
C.都强调了计划和市场的作用
D.都为参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答案】A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17.(2024八下·大兴期末)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他复习的专题最有可能是( )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答案】A
【知识点】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8.(2024八下·舞钢期末)“中国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道路”是指( )
A.井冈山革命道路 B.城市中心道路
C.工农武装割据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D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
19.(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一度陷入困境的沱牌舍得集团于2016年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后克服了吃大锅饭、管理因人而异的做法,-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在第十四届“世界品牌大会”上,沱牌、舍得双品牌再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该企业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哪一决策密切相关( )
A.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D.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B项正确;
实行公私合营时的赎买政策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三大改造时期,排除A项;
推动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属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排除C项;
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与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国有企业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沱牌舍得集团能重续辉煌与我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
20.(2024八下·迎江期末)“新质生产力”成为2024年全国两会热词之一。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这主要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B.制度保障促进国力发展
C.传统技术产品已被全面取代 D.思想解放引发社会变革
【答案】A
【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
二、材料分析题
21.(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3周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会议在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上作出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并简述此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②,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①②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补充完整。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 决策: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方面开始了拨乱反正工作。
(2) 事件:邓小平南方谈话(或者南方谈话)。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成果: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任写2点即可)
(5) 中学生怎么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中国梦”
22.(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1949——A年)
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探索。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索,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可视之为现代化起飞前的准备时期。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A—2012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巨大.飞跃。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或现代化”》(摘缟)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我国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了“制度变革”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农村采取怎样的改革方式逐渐“富起来” 这时期哪一次会议带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4)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
【答案】(1)年份:1978年。理由: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事件:三大改造。
(3)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中共十四大。
(4)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解析】【分析】(1)时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可知A处的年份,是1978年。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在于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根据材料二”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变革和道路摸壳,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探寻可行之路,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会议: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三“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
(5)根据题干“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及材料三“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党的领导、党的路线、理论指导、人民作用等方面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即可,如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等。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记忆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