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蝉复习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1.蝉复习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3 13:44: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蝉醉清风吹叶笛
下联:
【答案】示例:蛙鸣细雨撑莲伞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联书写格式: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作答要注意意境。“蝉醉”对“蛙鸣”;“清风”对“细雨”;“吹叶笛”对“撑莲伞”。平仄相合,对仗工整。
二、语言表达
2.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答案】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辨析能力。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牢固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文章最后一段的句子“我想,经过这次试验,可以说明,蝉虽有听觉,可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蝉艰难一生的赞美和同情。
点睛:记叙文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议论的作用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抒情的作用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描写作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的描绘出来。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蝉的卵
①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③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④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⑤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⑥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⑦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⑧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⑨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有删改)
3.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
B.选文第④-⑦段介绍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过程。
C.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
D.选文出自法国“昆虫诗人”法布尔花三十年写成的科普巨著《昆虫记》。
4.说一说第⑨段“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本文在介绍蝉时,多次以“小动物”“弱小的动物”“小生物”来称呼。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6.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链接】
(甲)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蝉和蚁》
(乙)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选自《蝉的音乐》
(丙)
这他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是头部道玄褶皱的一向外伸,直接力张开,然后又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锦力帆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是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选自《蝉的地穴》
(1)《昆虫记》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史诗”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其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原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科学而详尽的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这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答案】3.C 4.(意思对即可)从结构上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及漫长而苦难的生存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5.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对小生命的尊重和同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小动物的怜爱和呵护。 6.(1)生动形象的语言。一是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如“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二是生动性(生动活没、形象风趣、饱含感情),如“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三是通俗性(口语化),如“它必须先知道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才能决定可以出来晒太阳的日子到了没有”;四是多运用拟人化手法,“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2)首先,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其次,他注重观坚持实地观察和反复实验,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最后他尊重世间万物,对任何生命,哪怕小小的昆虫等于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分析】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有误,这里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孵化到钻到地下的过程,是—篇事物说明文。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解题时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思考。从结构上看,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结尾,结束了对蝉从产卵到孵化的说明,其作用是“收束全文”;从内容上看,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抒情意味,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及漫长而苦难的生存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阐明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旨。
5.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第⑥段“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第⑧段“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藏……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第⑨段“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这些内容写出了蝉的幼虫要活下来的不容易,其中“小动物”“弱小的动物”“小生物”这些称呼,反映出作者对小动物生存艰难的同情和疼惜,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尊重敬畏,更饱合着作者对动物的关心和爱护。
6.(1)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作为一篇说明文,语言应力求准确,比如“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同时,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要有一定的生动性。比如“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拟人的运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比如“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开心惬意,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2)本题考查把握作者科学精神。从文本一中的“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可以看出法布尔对生命是尊重和欣赏的,在法布尔眼中,一切生命都是值得尊重,都是有他们的闪光点的;法布尔善于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昆虫,比如说蝉穿着漂亮的衣服,也善于用比喻的手法,比如说蝉有一个“锄头”,从而表现了他对昆虫的尊重和欣赏。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
法布尔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7.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8.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9.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答案】7.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8.(1)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心。 (2)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粘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意思对即可。 9.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10.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
【解析】7.“来之不易”是说蝉在四年黑暗中克服重重困难,才能穿起漂亮的衣服,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这困难从产卵、脱皮,再到觅藏身的地方,钻入地下的四年黑暗的时光,终于破茧成蝶的过程。
8.(1)蝉的本能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才会产这许多卵,可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竟”表示出乎意料,表达了作者的对这种做法不理解和同情。(2)当蝉的卵长大些脱皮之后,掉到地上,危险也步步逼近,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于是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的不停的扒掘工作开始了。
9.说明文结尾的作用:①总结全文,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②补充说明该事物其它方面的特点或注意点,使说明内容更全面,这里结构上,是对全文的总结。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10.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通俗。法布尔的《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巨著,而且文字生动、叙述精彩、描写细腻、想象独特,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部文学名著。此文选自这部名著,也具有这些特点。
四、作文
11.就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者昆虫,写一段文字把它介绍给大家,不少于300字
【答案】例文:

蛙的种类繁多,它们体态各异,性情也不相同。青蛙是蛙族中贪嘴美丽的一种蛙,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青蛙体型流畅优美,体色呈草绿色,长在头顶的两只大眼睛看上去非常温和。青蛙是捕食害虫的能手,是蚊、蝇、蜗牛、蚂蚱等害虫的天敌。青蛙善于跳跃,舌头很特别,舌根在前,舌尖朝后,这种结构有助于青蛙迅速捕食猎物。
与青蛙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角蛙。角蛙肤色艳丽,头上有角状突起,外形狰狞可怕,性情也极残暴,它是蛙中的魔鬼。它除了捕食昆虫、小鸟等外,还以同类为食,许多性情较温和的蛙通常是它们的口中之物。角蛙在幼蛙时期就很残暴,它们捕食其它蛙类的幼蛙。
每年的4~7月是蛙的繁殖季节,也是乡间、河边最热闹的季节。到了晚上,大部分雄蛙会频频发出悦耳的叫声以吸引雌蛙前来产卵。通常一只雌蛙一次可产下约1万颗卵,但由于一部分卵会被其它的动物吃掉,因此能够孵化出来的卵并不多。蛙的卵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蛙卵先变成蝌蚪。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经过一个半月后,蝌蚪生长出后腿,在过半个月前腿也从鳃孔中长出来。有趣的是,它们的腿都是在体内先长成后在突然伸出体外的。最后蝌蚪的鳃和尾巴消失,就发育成蛙。
有些蛙会利用自身鲜艳的体色警告敌人——有剧毒,勿靠近!
箭毒蛙是很多有毒蛙中的毒性最强的一种。一只箭毒蛙的毒液足以杀死2万只老鼠!这种蛙类大多分布在南美。当地的印第安人用它的毒液制作毒箭,箭毒蛙因此而得名。一只箭毒蛙得毒液可以杀死30个人。
【详解】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要求写小动物。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怎样写好一种可爱的动物,是我们作文考试时经常碰到的命题。应该从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中去注意体会和想像它们的“情绪”变化,恰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这样写出的小动物就会活泼可爱。
点睛:小动物这类题目的写作要领是:第一,关键是善于观察。只有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才能写好它们。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你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第二,描写外形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写它的生活习性,如怎样吃东西、怎样嬉戏、睡觉、怎样活动等。第三,如果你喜欢小动物,一定就和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挑选一件具有典型性的事情来写一写,就更能表达出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第四,要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写进文章中。可以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喜爱融在里面,也可以用简略的话直抒情感,还可以两种方法兼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1.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蝉醉清风吹叶笛
下联:
二、语言表达
2.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蝉的卵
①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③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④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⑤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⑥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⑦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⑧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⑨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有删改)
3.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选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蝉从产卵到幼虫的成长过程。
B.选文第④-⑦段介绍了蝉的幼虫从蜕皮、悬挂、落地,到藏身地下的过程。
C.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也叫文艺性说明文。
D.选文出自法国“昆虫诗人”法布尔花三十年写成的科普巨著《昆虫记》。
4.说一说第⑨段“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本文在介绍蝉时,多次以“小动物”“弱小的动物”“小生物”来称呼。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6.请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链接】
(甲)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蝉和蚁》
(乙)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选自《蝉的音乐》
(丙)
这他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是头部道玄褶皱的一向外伸,直接力张开,然后又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锦力帆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是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选自《蝉的地穴》
(1)《昆虫记》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史诗”请结合具体例子谈一谈其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原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科学而详尽的说明了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这是法布尔长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
法布尔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昆虫的很好的家庭。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这是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毁掉。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大怪物只须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我曾看见三个蚋依次呆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而蚋却很镇静,一点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的蚋的幼虫,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呆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连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走出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线端摇摆着。
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了。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的小动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候,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里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7.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8.理解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含意。
(1)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2)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9.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1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四、作文
11.就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或者昆虫,写一段文字把它介绍给大家,不少于3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