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
《红楼梦》
目录
导入新课
1
新知探究
2
课堂练习
3
拓展延伸
4
导入新课
1
走近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走近曹雪芹
富贵荣华的少年时光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钕群蠹倘谓???臁K?亲嫠锶??娜说H未酥按?60年之久。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
走近曹雪芹
家道中落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雍正五年,曹钜浴靶形?欢恕薄吧?沛湔尽焙汀翱骺铡钡淖锩??桓镏埃?暇┑募也??怀?唬?霭驯本┑姆坎?白昧坎Ω?保?耙宰恃?摹薄2茴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走近曹雪芹
落魄的晚年生活
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泪尽而逝”。
曹雪芹名言
①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意思是:自己做的事,还得自己来了结;自己心里边压着的事情,还须得自己想开治愈。
②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这两句大意是:黄金虽贵,万两也容易得到;而情谊比黄金更可贵,真正的知心好友一个也难以寻求。这两句本是紫鹃对林黛玉说的话,以夸张的说法用黄金作比喻说明了知音的难得和真挚情谊的珍贵。
③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 这里头这个真和假的概念有很多层次不是单纯的真和假,世上的人把假的东西都当作真的了 ,把真的东西反而作为假的了。
④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能做到“世事洞明”的人恐怕不多,要是想增长点学问,只要处处留心就能做到。
走近高鹗
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
高鹗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汉军中书、内阁典籍、内阁侍读、江南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等职。有《月小山房遗稿》《砚香词·簏存草》等作品传世。
走近高鹗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高鹗应友人程伟元之邀协助编辑、整理、出版《红楼梦》程甲本、程乙本。自胡适作考证,红学界长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系高鹗续成。进入21世纪,这一说法遭到越来越强烈的批判。2007年始,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全本《红楼梦》停止使用“高鹗著”“高鹗续”等字样,更新为“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标志着“高鹗续书说”发生动摇。红学家俞平伯临终遗言:“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指出:“高鹗不应该是《红楼梦》续作者,他应该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是第一功臣。”
续书的功与过
功劳:①将全书写完,使故事、人物有了完整的结果。②依据原书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③部分章节和环境描写很精彩。
过失:①安排了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违背了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削弱了《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力量。②某些方面歪曲、损害了人物形象的和谐统一。如黛玉支持宝玉读八股文。
新知探究
2
整体把握《红楼梦》的基本思想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人情世态,全面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社会,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表达了作者进步的社会理想。
贾府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贾府的面貌。
①揭露了贾府生活上的穷奢极欲,挥霍浪费。
②揭露贾府理家的腐败。
③描写贾府经济上的日益枯竭,入不敷出。
④揭示了贾府精神上的空虚堕落,一代不如一代。
⑤批判了贾府政治上的残酷统治,橫行霸道。
⑥描写了贾府少男少女间的儿女真情,批判了贾府上下的淫乱关系。
⑦揭示了贾府与四大家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贾府内部的重重矛盾。
了解《红楼梦》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回京后,他曾在一所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掌管文墨的杂差,境遇潦倒,生活艰难。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创作的。创作年代在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1736—1765)左右。
了解创作背景
《红楼梦》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的情节、人物做了必要的交代和暗示,是全书的总纲。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全书的楔子。写女娲补天、顽古转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通过冷子兴的“演说荣国府”,简要介绍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开列了人物表。
《红楼梦》前五回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第一次描写贾府环境,第一次描写贾府的一些主要人物,照应了前两回的内容。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通过贾雨村断案,展现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并由薛蟠的案件引出了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作品简介
Personal information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作品简介
Personal information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演-贾代化
贾 敷
贾 敬
贾 珍
贾惜春(女)
秦可卿
贾源-贾代善
史太君贾 母
贾 赦
邢夫人
贾 琏
王熙凤
巧 姐
贾迎春
贾 政
王夫人
贾 珠
李 纨
贾 兰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赵姨娘生)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宁国公
荣国公
贾 蓉
贾雨村 冷子兴
贾代儒 妙 玉
尤 氏
作品简介
Personal information
第三回,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
通过林黛玉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作品简介
Personal information
第四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作品简介
Personal information
第五回,是全书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金陵十二钗人物形象分析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贾元春 二十年:或说指元春在宫廷生活的时间,或说指元春入宫时的年纪。
辨是非:懂得世事人情。
榴花:即石榴花,榴花五月盛开,鲜艳似火。
宫闱:后妃居住的地方。
三春:这里指迎春、探春、惜春。怎及,争及。初春,指元春。
大梦归:指死亡。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由贾母教养。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是荣府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度了!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皇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高鹗续书的后四十回她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贾迎春第一句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第二句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第三句称赞迎春是一位善良的女子 。第四句点出迎春一年之内竟被活活折磨而死。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贾迎春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为人处世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一年,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一载赴黄粱),迎春的命运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贾探春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她精明能干,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
“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贾探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贾惜春
暗示她出家为尼的结局。勘破,勘定是非。缁衣,浅黑衣,指僧尼穿的衣服。青灯,油灯,因其灯光青莹,故名。这里指佛前海灯。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珍的妹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削发为尼了。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入画说情,可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她不顾入画从小服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贾惜春知识链接——“贾府四春”1、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2、“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史湘云
课堂练习
3
违:违世,离开人世,即死亡。
展眼:放眼吊,凭吊,对景伤怀。 斜辉:夕阳。
湘江:水名,流经湖南,古属楚地。楚云:用楚王与巫山神女幽会于云梦高唐的故事。这句隐“湘云”两字。水逝、云飞,暗喻史湘云夫妻生活之短促。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刚直率真、热情豪爽,湘云在书中首次亮相,就形容“大笑大说的”出场来;
湘云喜好男装,众人都道:“偏她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她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湘云醉卧芍药丛
父母双亡,后嫁得如意郎君,但是丈夫早逝。
拓展延伸
4
金陵十二钗之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