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4 10:0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成功的秘诀》《象棋的故事》,传记有《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称其坟墓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




传记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理清思路
(1-5)
(6-9)
列夫·托尔斯泰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刻画外貌
描写眼睛
读课文,说说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
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怎样来刻画他的外貌?
学习第1-5自然段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比喻、夸张: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
须发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
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托尔斯泰面孔的粗劣平庸。
面部轮廓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比喻、夸张:
形象生动地从局部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
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粗劣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消沉、愚钝、压抑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普通大众脸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
平庸普通
巨大反差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比喻、夸张: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
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学习第6-9自然段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夸张: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中蕴藏着丰富发情感,表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
学习第6-9自然段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比喻:
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巨大。
(含义)他的作品反映了对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
学习第6-9自然段
⑥犀利的目光
⑦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⑧眼睛的威力巨大
⑨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
犀利深邃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反衬他的眼睛的神奇,反衬出他灵魂的高贵。
先抑后扬的手法
1、如何理解“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句话?
语言品析
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智慧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
明贬实褒,刻意强调托尔斯泰相貌的平庸,是为了突出他的智慧。
2、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对自我的审视也是非常冷酷而锐利。
课文最后一句评述“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有何深意?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
托尔斯泰他看透了人间一切的丑恶,努力去改变它们。但又总是事与愿违,这就是他最大的痛苦。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外表的美是脆弱的,经不起岁月的侵蚀;而人格的美却是永恒的,它永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