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含答案)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含答案)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13 21:52:03

文档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非洲、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古代东非、西非、南非的各自代表性文明及其特征。 第二子目重点讲述古代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文明的各自统治特征及文明成就。 两个子目按照地理位置和文明产生的顺序,依次讲述古代非洲(撒哈拉以南)和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阅读教材第一目及“史料阅读”,分析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
[提示]经济上以园艺业和养殖业(骆驼和绵羊)为主;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主要进行环印度洋贸易。
2.阅读教材第三目中的“大津巴布韦”图片及文字说明,指出大津巴布韦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提示]大津巴布韦遗址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且不使用灰浆,说明当时的人可能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知识。
1.西亚班图人
(1)文明成就
①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 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②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③手工业:掌握了 技术。
(2)文明拓展:起源于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11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2.主要国家
区域 国家 存在时间 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 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桑给巴尔、 蒙巴萨、 摩加迪沙 10—15世纪 沿海国家;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种植瓜果蔬菜为主]为主, 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 桑海 8—15世纪 中央集权;黄金资源丰富;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 地域广大的王国; 建筑
[核心概念] 1.班图人:非洲最大的民族,原先居住在赤道以北的喀麦隆高原,后逐步向南迁移,班图人迁徙大致分为东南西三路,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分布在赤道东非洲沿海地区的人们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
2.阿克苏姆: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名城。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1.(2024·河南驻马店联考)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阿克苏姆石柱和宝座上的铭文书写着: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材料显示当时的阿克苏姆(   )
①实行王权统治 ②当地种植谷物和棉花
③能够冶炼金属铜和铁 ④有城镇,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茅草 ⑤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1350年,马里帝国达到鼎盛期,帝国疆域包括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长约1 000英里(1 600公里),有400多个城市,仅次于当时的蒙古帝国。据此可推知,马里帝国(   )
A.行政管理能力突出
B.重视商业经济的发展
C.基本统一非洲大陆
D.阻遏了蒙古人的扩张
二、古代美洲文明
                
1.阅读教材第二目,古代美洲的三大文明是什么?各举两例不同文明的主要成就?
[提示]玛雅文明:玉米、金字塔;阿兹特克文明: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印加文明:人口调查表、道路系统。
2.阅读教材第二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大文明走向衰落的时间及原因。
[提示]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因资源缺乏和战乱走向衰落。16世纪初,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因西方殖民者入侵而走向衰落。
1.玛雅文明
地理位置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成就 经济 发展了以种植 为主的农业
政治 建立了众多 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城市 城市建筑精美,有用于祭祀的 庙宇
文化 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太阳历],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衰落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
地理位置 今 地区
历程 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
成就 经济 农业是经济基础,发明了 ,扩大了耕地面积
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需缴纳贡赋
都城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
地理位置 今秘鲁的 地区
历程 12世纪,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最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
统治措施 政治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经济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 所有
人口 为征兵和征税,政府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交通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 ,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移民 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防止他们反抗
[核心概念] 1.玛雅金字塔:又名库库尔坎金字塔,由巨石堆成,整个金字塔是灰白色的,不完全是锥形,顶端有一个祭神的神殿。其设计数据都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它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
2.浮动园地:古代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他们用在水中打桩和在木筏上铺湖泥的办法,开辟良田或菜园,称为“浮动园地”。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阿兹特克文明人多地少的矛盾。
情境 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
史料一 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和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伊斯兰教促进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公里……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西非帝国与印加帝国的类似之处。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各自的经济发展措施,并分析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措施的因素。
[提示](1)类似之处:都采用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统治者都注重教育;其兴衰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2)措施:西非帝国控制开采黄金,倚重对外贸易;印加帝国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因素: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
[深化拓展] 桑海帝国和印加帝国的异同点
西非桑海帝国 美洲印加帝国
异 经济上重视对外贸易,控制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经济上凭借环境优势发展农业、手工业
同 ①发展历程:16世纪鼎盛,后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②历史地位:当地霸主,强大帝国。 ③政治:中央集权,地方划分政区,设长官加强地方管理;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④社会: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 ⑤文化:注重教育,文化繁荣。
1.(2023·江西名校联考期中)14世纪,桑海帝国境内开始广泛种植棉花、靛蓝、洋葱等外来作物,来自埃及、摩洛哥等北非地区的马匹、织物、铜等也大量输入。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撒哈拉商路的推动
B.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D.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2.(2024·江苏高邮期中)帝国在地理上有完整的道路系统紧紧连成一个整体,通讯则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强调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甚至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帝国的统一。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阿兹特克
D.印加帝国
封闭中的落伍——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反思
材料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美]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
[探究]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并结合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有关史实进行评析。
[提示]观点:一个社会集团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
评析:从非洲文明来看,地处东北非红海沿岸,与外界有广泛联系的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较快,对后世影响也比较大。而其他地区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即使是曾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南非的大津巴布韦,后来也走向衰落。
美洲文明曾一度繁荣,但是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状态,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因此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也告诉我们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思维提升】 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与成因
地区 特点 成因
非洲 北非 以埃及为代表的北非地区,发展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文明程度高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濒临地中海,地理位置优越
东北非 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较快,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 环境闭塞,仅在非洲东北区域,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东北非文明因为生产环境较好,离古代西亚文明、古埃及文明较近,联系密切,所以发展程度较高
西非 以加纳、马里、桑海为代表,城市和文化繁荣 位于西非的塞内加尔河与尼日尔河流域地区;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南非 以津巴布韦为代表的黑非洲文明 位于赞比西河流域深居非洲大陆南方,远离其他文明发展区域
美洲 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美洲内部三大文明之间也少有交流,因此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美洲三大文明中心大多处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高原地带
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
1.西非的桑海王国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鼓励文化发展,一度成为西非霸主。 2.东非的阿克苏姆文明是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对外贸易发达。 3.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津巴布韦强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4.古代美洲大陆的居民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非洲、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一子目重点讲述古代东非、西非、南非的各自代表性文明及其特征。 第二子目重点讲述古代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大文明的各自统治特征及文明成就。 两个子目按照地理位置和文明产生的顺序,依次讲述古代非洲(撒哈拉以南)和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阅读教材第一目及“史料阅读”,分析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
[提示]经济上以园艺业和养殖业(骆驼和绵羊)为主;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主要进行环印度洋贸易。
2.阅读教材第三目中的“大津巴布韦”图片及文字说明,指出大津巴布韦所取得的文明成果。
[提示]大津巴布韦遗址全部用石块垒砌而成且不使用灰浆,说明当时的人可能已经掌握了建筑学、几何学和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知识。
1.西亚班图人
(1)文明成就
①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②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③手工业:掌握了冶铁技术。
(2)文明拓展:起源于西非,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11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2.主要国家
区域 国家 存在时间 特征
东非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鼎盛 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桑给巴尔、 蒙巴萨、 摩加迪沙 10—15世纪 沿海国家;广泛使用奴隶,以园艺业[种植瓜果蔬菜为主]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西非 加纳、马里、 桑海 8—15世纪 中央集权;黄金资源丰富;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 地域广大的王国;巨石建筑
[核心概念] 1.班图人:非洲最大的民族,原先居住在赤道以北的喀麦隆高原,后逐步向南迁移,班图人迁徙大致分为东南西三路,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分布在赤道东非洲沿海地区的人们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
2.阿克苏姆: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名城。公元前后,阿克苏姆王国在此出现,并定都于此。公元4世纪至6世纪是王国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众多的寺院、雕刻和碑文成为这里的一大特色,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高高耸立的花岗岩方尖石塔和巨大无比的石柱。这些方尖石塔、石柱均由整块岩石凿成,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1.(2024·河南驻马店联考)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阿克苏姆石柱和宝座上的铭文书写着: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材料显示当时的阿克苏姆(   )
①实行王权统治 ②当地种植谷物和棉花
③能够冶炼金属铜和铁 ④有城镇,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茅草 ⑤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据材料“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可知,阿克苏姆实行王权统治,故①正确;据材料“夺取他们的粮食”“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可知,当地种植谷物和棉花,故②正确;据材料“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可知,能够冶炼金属铜和铁,故③正确;据材料“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可知,有城镇,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茅草,故④正确;据材料“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可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故⑤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1350年,马里帝国达到鼎盛期,帝国疆域包括了整个塞内加尔河流域,长约1 000英里(1 600公里),有400多个城市,仅次于当时的蒙古帝国。据此可推知,马里帝国(   )
A.行政管理能力突出
B.重视商业经济的发展
C.基本统一非洲大陆
D.阻遏了蒙古人的扩张
解析:选A。材料表明马里帝国疆域辽阔且发展到鼎盛,而庞大的帝国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行政管理能力,说明其行政管理能力突出,才能治理好如此庞大的国家,故选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业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1350年马里帝国并未统一非洲大陆,排除C项;蒙古西征并未到非洲,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二、古代美洲文明
                
1.阅读教材第二目,古代美洲的三大文明是什么?各举两例不同文明的主要成就?
[提示]玛雅文明:玉米、金字塔;阿兹特克文明: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印加文明:人口调查表、道路系统。
2.阅读教材第二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大文明走向衰落的时间及原因。
[提示]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因资源缺乏和战乱走向衰落。16世纪初,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因西方殖民者入侵而走向衰落。
1.玛雅文明
地理位置 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成就 经济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
政治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
城市 城市建筑精美,有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文化 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太阳历],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衰落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2.阿兹特克文明
地理位置 今墨西哥地区
历程 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
成就 经济 农业是经济基础,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需缴纳贡赋
都城 都城特诺奇蒂特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
3.印加文明
地理位置 今秘鲁的库斯科地区
历程 12世纪,建立国家;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最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
统治措施 政治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经济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人口 为征兵和征税,政府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交通 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移民 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以防止他们反抗
[核心概念] 1.玛雅金字塔:又名库库尔坎金字塔,由巨石堆成,整个金字塔是灰白色的,不完全是锥形,顶端有一个祭神的神殿。其设计数据都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它的底座呈正方形,它的阶梯朝着正北、正南、正东和正西,四周各有91层台阶,台阶和阶梯平台的数目分别代表了一年的天数和月数。52块有雕刻图案的石板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
2.浮动园地:古代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为了扩大种植面积,他们用在水中打桩和在木筏上铺湖泥的办法,开辟良田或菜园,称为“浮动园地”。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阿兹特克文明人多地少的矛盾。
情境 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
史料一 非洲人向他们(穆斯林)提供象牙、奴隶、鸵鸟羽和黄金。这些黄金最终多数流入欧洲。到1400年时,整个西非商业道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伊斯兰教促进了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最高深的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包括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印加人在全国修建密集道路网,全长共一万多公里……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具……同时,他们研究天文历法,采用“结绳记事”,设立“知识之家”教育体系……1533年,西班牙殖民武装攻占库斯科,印加帝国逐渐走向灭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探究](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西非帝国与印加帝国的类似之处。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非帝国和印加帝国各自的经济发展措施,并分析影响古代帝国制定经济措施的因素。
[提示](1)类似之处:都采用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都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统治者都注重教育;其兴衰都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
(2)措施:西非帝国控制开采黄金,倚重对外贸易;印加帝国开发梯田,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因素: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历史渊源;对外交通。
[深化拓展] 桑海帝国和印加帝国的异同点
西非桑海帝国 美洲印加帝国
异 经济上重视对外贸易,控制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经济上凭借环境优势发展农业、手工业
同 ①发展历程:16世纪鼎盛,后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 ②历史地位:当地霸主,强大帝国。 ③政治:中央集权,地方划分政区,设长官加强地方管理;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④社会:重视公共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系统。 ⑤文化:注重教育,文化繁荣。
1.(2023·江西名校联考期中)14世纪,桑海帝国境内开始广泛种植棉花、靛蓝、洋葱等外来作物,来自埃及、摩洛哥等北非地区的马匹、织物、铜等也大量输入。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撒哈拉商路的推动
B.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D.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来物种和商品大量输入桑海帝国境内,这依靠的是它对撒哈拉商路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14世纪时阿拉伯帝国已经衰亡,排除C项;桑海帝国在西非,环印度洋贸易在东非,排除D项。
2.(2024·江苏高邮期中)帝国在地理上有完整的道路系统紧紧连成一个整体,通讯则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强调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甚至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帝国的统一。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阿兹特克
D.印加帝国
解析:选D。据所学可知,印加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通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敕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还规定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且以太阳崇拜为特色,符合材料信息,故选D项;阿拉伯帝国的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也信仰伊斯兰教,排除B项;阿兹特克具有明显的土地私有制特点,这与“归国家所有”不一致,排除C项。
封闭中的落伍——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反思
材料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美]弗朗兹·博厄斯《种族的纯洁》
[探究]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观点并结合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的有关史实进行评析。
[提示]观点:一个社会集团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
评析:从非洲文明来看,地处东北非红海沿岸,与外界有广泛联系的阿克苏姆文明发展相对较快,对后世影响也比较大。而其他地区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即使是曾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南非的大津巴布韦,后来也走向衰落。
美洲文明曾一度繁荣,但是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状态,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因此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所以,作者的观点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这也告诉我们不同文明之间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思维提升】 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特点与成因
地区 特点 成因
非洲 北非 以埃及为代表的北非地区,发展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文明程度高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濒临地中海,地理位置优越
东北非 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较快,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 环境闭塞,仅在非洲东北区域,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东北非文明因为生产环境较好,离古代西亚文明、古埃及文明较近,联系密切,所以发展程度较高
西非 以加纳、马里、桑海为代表,城市和文化繁荣 位于西非的塞内加尔河与尼日尔河流域地区;黄金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
南非 以津巴布韦为代表的黑非洲文明 位于赞比西河流域深居非洲大陆南方,远离其他文明发展区域
美洲 美洲文明的发展长期处于独立形成、独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与文明发展较早的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美洲内部三大文明之间也少有交流,因此文明发展相对缓慢 美洲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远离欧亚大陆;美洲三大文明中心大多处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的高原地带
知识总结 必备术语
1.西非的桑海王国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鼓励文化发展,一度成为西非霸主。 2.东非的阿克苏姆文明是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对外贸易发达。 3.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津巴布韦强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的统治之下。 4.古代美洲大陆的居民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