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练习试题 生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复习练习试题 生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13 1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生物学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I可以预测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核苷酸 B.葡萄糖 C.氨基酸 D.脂肪酸
2.以下物质不含有P元素的是( )
A.ATP B.DNA C.肝糖原 D.核苷酸
3.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 D.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4.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细胞体积小 B.单细胞 C.没有核膜 D.没有DNA
5.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可使用的试剂是( )
A.斐林试剂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碘液
6.下图为物质跨膜运输四种方式的示意图。人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方式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 )
A.淀粉酶 B.DNA酶 C.蛋白酶 D.脂肪酶
8.某兴趣小组用4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统计结果见下表。推测各组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组别 ① ② ③ ④
细胞总数(个) 104 103 106 105
质量分离细胞数(个) 3 21 42 55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9.右图为细胞的胞吞和胞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通过胞吞使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 B.细胞通过胞吐只能排出生物小分子
C.胞吐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无关 D.胞吞过程不消耗能量
10.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ATP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TP是一种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
B.①和④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腺苷
C.磷酸基团②和③具有相同的转移势能
D.ATP只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合成
11.2024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模拟光合作用过程,人工合成淀粉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其过程见下图。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在叶绿体内进行 B.一般有氧气的产生
C.一定需要酶的参与 D.只需要2个步骤
12.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强光照可能破坏叶绿素分子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13.人体骨骼肌的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CO2的反应阶段是( )
A.有氧呼吸第一个阶段 B.有氧呼吸第二个阶段
C.无氧呼吸第一个阶段 D.无氧呼吸第二个阶段
14.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处理和在相同时间内测定①∽④试管中O2释放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H2O2分解速率
B.比较①、②组的结果,说明加热可以促进H2O2分解
C.比较③、④组的结果,说明过氧化氢酶具有专一性
D.比较①、②、④组的结果,可推测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中的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②中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③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D.设置该实验装置的目的是验证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16.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时,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
B.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
C.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D.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
17.在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最好选择以下哪种材料(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C.成熟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干种子细胞
18.下图示某细胞器中发生的生命活动,①表示的物质最可能是( )
A.蛋白质 B.氨基酸 C.丙酮酸 D.葡萄糖
19.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 )
A.水 B.酒精 C.乳酸 D.二氧化碳
20.施莱登和施旺等人通过观察多种类型的动植物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的科学方法是( )
A.归纳法 B.差速离心法 C.假说—演绎法 D.同位素标记法
21.不能作为支持“叶绿体起源于蓝细菌”的证据是,两者均具有( )
A.DNA B.双层膜 C.光合作用所需的酶 D.叶绿素
22.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的本质是细胞的( )
A.功能改变 B.数目增加 C.体积增大 D.基因选择性表达
23.microRNA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基本单位是( )
A.脱氧核糖核苷酸 B.核糖核酸 C.核糖核苷酸 D.脱氧核糖核酸
24.人体细胞的质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生物膜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膜上的一种载体蛋白只能主动转运一种分子或离子
B.水分子主要通过质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C.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核膜在分裂间期解体,在分裂末期重建
D.[H]与氧结合生成水并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内膜上
2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后期、中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6.下列是某同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细胞结构。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B. C. D.
27.右图为“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看到的某个视野,图中箭头所指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核膜与核仁出现
C.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D.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28.用高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下列结构中能够观察到的是( )
A.细胞壁、染色体 B.染色体、细胞板
C.染色体、赤道板 D.叶绿体、染色体
29.夏季“鲜花吐蕊,绿叶葱茏”,其中折射的细胞生命历程一般不包括( )
A.细胞增殖 B.细胞分化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30.正常情况下,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使基因的碱基序列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过程
D.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0分)
31.P酶在陆生植物合成木质素和黄酮类等代谢产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催化苯丙氨酸脱氨基。最新研究发现了能同时催化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脱氨基的PA酶。
(1)P酶与PA酶均为蛋白质。二者在细胞的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以氨基酸为原料经______反应合成。
(2)研究人员对比不同类群植物的两种酶,发现二者均具有与脱氨基功能密切相关的“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序列,还发现8个位点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①不同种类氨基酸的差异在于其______不同。
②P酶与PA酶的第121与123位点氨基酸差异较为稳定。将P酶121和123位点的氨基酸与PA酶相应位点的氨基酸互换,模拟酶与酪氨酸的结合情况,结果如下。
酶 改变前 改变后
P 不能与酪氨酸结合 能结合酪氨酸
PA 能结合酪氨酸 不能与酪氨酸结合
上述结果说明,这两个位点的氨基酸种类不同,导致两种酶的______不同,进而催化的反应物不同。
32.色素缺失会严重影响叶绿体的功能,造成玉米减产。科研人员诱变得到叶色突变体玉米,并检测突变体
与野生型玉米叶片中的色素含量,结果如图1
图1 图2
(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相比,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均降低,其中______的含量变化最大。
(2)结合图2分析,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降低会影响光反应,使光反应产物[①]______和NADPH减少,导致叶绿体______中进行的暗反应减弱,合成的[②]______减少,使玉米产量降低。
33.当某品种菠萝蜜成熟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呼吸速率迅速上升,再迅速下降的现象。研究人员以新采摘的该菠萝蜜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常温有氧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速率,变化趋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菠萝蜜在贮藏期间,细胞呼吸的耗氧场所是线粒体的______,其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______,另一部分以______的形式散失。
(2)据图推测,菠萝蜜在贮藏3天内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
34.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为葡萄糖。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淀粉和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现有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等材料用具。运用现有的材料用具来探究酶的专一性。
(1)实验步骤
①取出两支试管,编号后分别加入下表所示的溶液。其中加入的甲溶液是______,乙溶液是______溶液。
溶液 试管 可溶性淀粉溶(ml) 甲溶液(ml) 乙溶液(ml)
1号 2 — 2
2号 — 2 2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在60℃左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分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min.
(2)实验结果预测
1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2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35.科研人员以航天搭载的某水果茎尖为材料,进行了研究。请回答问题:
(1)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可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细胞具有______性。此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增殖和______。
(2)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
①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下图。照片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
②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之后着丝粒分裂,__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 CCBCA 6-10 ACAAB 11-15 CDBCD 16-20 CCCDA
21-25 BDCBC 26-30 DAAD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空2分,每题8分,共40分)
31.(1)核糖体;脱水缩合
(2)①R基 ②结构
32.(1)叶绿素a
(2)ATP 基质 有机物
33.(1)内膜 ATP 热能
(2)上升
34.(1)蔗糖溶液 淀粉酶溶液
(2)出现砖红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35.(1)全能 分化
(2)①中 ②姐妹染色单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