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走进化学科学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走进化学科学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14 08: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1.1 走进化学科学
一、单选题
1.小颖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银)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
(1)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
(2)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属于我国化学家做出的贡献的是
A.侯氏制碱法 B.原子论的提出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元素概念的提出
3.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两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若中混有少量,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时,将物质加入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D.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B.时,甲溶于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
D.将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5.下列各物质含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① 溶液 KOH 加入溶液,并过滤
② 溶液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③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④ NaCl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有关合理用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症下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
B.能被充分、快速吸收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可在饭前口服
C.一种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
D.中药全部来自天然,因此无任何毒副作用
7.化学与社会、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使用或者描述错误的是
A.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B.可作为发酵粉
C.凡是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均对人体健康有害
D.维生素C是常用的抗氧化剂
8.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与所学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用洗洁精清洗餐盘上的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B 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入冬前给月季花施磷肥 磷肥能使月季花根系发达增强抗倒伏能力
D 在酸性田地上施洒熟石灰 熟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
A.A B.B C.C D.D
9.下列选项中,未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A.冰雪融化 B.湿法炼铜 C.铝热反应 D.酒精燃烧
10.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是碱性氧化物
B.、、是酸
C.、、是碱
D.、、是盐
11.如图是工业上用氨气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
12.化学实验务必注意安全。图标提示了与实验安全有关的某注意事项,其含义是
A.用电—禁止湿手操作,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
B.锐器—避免锐器指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扎伤或割伤
C.洗手—实验结束后,离开实验室前需要用肥皂等清洗双手
D.热烫—加热操作应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触碰
13.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法炼铜 B.用海带提取碘单质
C.石油分馏 D.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
14.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A.三脚架 B.试管 C.镊子 D.钳埚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钠的化合物在灼烧时有特征颜色 钠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于制作烟花
B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NaClO可用于净水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用作洗涤剂
D 石墨能导电 石墨用作铅笔笔芯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最重要的抗生素是 ,即 药
17.下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表中列出了部分配料。
品  名 乐百氏
部分配料 ①奶粉②白砂糖③乳酸钙④山梨酸钾
生产日期 标于包装封口处
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 ,属于防腐剂的是 。
1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与调控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填序号),请利用本节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
①食品抽真空包装 ②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③向门窗合页里注油 ④用冰箱冷藏食物
19.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请填写表格。
发展阶段 原子结构模型 重要科学家
(1) 近代原子论
(2) 汤姆孙
(3) 原子有核模型
(4) 氢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
在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曾使用过不少的研究方法,其中有一种方法是 ,还有另一种是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
A.分类法 B.模型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三、计算题
20.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适量氯酸钾,反应过程中测量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4.25 12.65 11.05 9.45 9.45
(1)反应到 min时,氯酸钾就完全分解。
(2)计算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解题步骤)
21.将15.8g高锰酸钾固体放在试管里加热制取氧气,加热到不再产生氧气为止。请回答
(1)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高锰酸钾的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推断的依据是 。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那些物质?各有多少克?
22.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8g,将90.6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g。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5年1月12日高中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D C C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B D
1.B
【详解】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故金属活动性顺序:X>(H) >Y;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故Y>Ag>Z,故金属活动性顺序:,选B。
2.A
【详解】A.侯氏制碱法是由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制碱方法,对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A符合题意;
B.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不符合题意;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预言了未知元素的性质,使化学的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C不符合题意;
D.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61年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3.B
【详解】A.t1℃时,a、c两物质的溶液的状态不确定,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A错误;
B.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B正确;
C.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30g物质a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25g物质a,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C错误;
D.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结合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情况分析,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仍为b>a,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c的饱和溶液会析出溶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式b>a>c,D错误;
答案选B。
4.B
【详解】A.比较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A项错误;
B.t2℃时,从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 g,所以a g甲溶于100 g水中是不饱和溶液,B项正确;
C.t1℃时,从图可知,甲、乙的溶液度为25 g,故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C项错误;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降低,仍然是饱和溶液,D项错误;
答案选B。
5.A
【详解】①KOH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①错误;
②过量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②正确;
③加热时,CO和CuO反应生成Cu和CO2,生成的CO2为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③错误;
④氯化钠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④正确;
②④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
故选A。
6.D
【详解】A.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对症下药利于针对性的治疗,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A正确;
B.无刺激性的药物,对胃和消化道不产生刺激,可以可在饭前口服,B正确;
C.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C正确;
D.中药中含有多种成分,不按规定使用也会产生副作用,D错误;
故选D。
7.C
【详解】A.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品,如菠菜、芹菜、黑木耳、蛋黄和动物内脏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A正确;
B.小苏打可作为发酵粉,B正确;
C.适量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C错误;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是常用的抗氧化剂,D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用洗洁精清洗餐盘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故B正确;
C.磷肥能使月季花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钾肥能增强抗倒伏能力,故C错误;
D.熟石灰常用来中和酸性土壤,故D正确;
答案选C。
9.A
【详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
B.湿法炼铜是用铁置换铜,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铝热反应是以铝粉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获得金属单质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A.H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A错误;
B.NaHCO3是盐,属于酸式盐,不是酸 ,B错误;
C.三种物质都是碱,C正确;
D.Na2O为氧化物,不是盐,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A正确;
B.丙是尿素,尿素中氮、氢的质量比为(14×2):(1×4)=7:1,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尿素属于有机物,故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C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2:1,D错误;
答案选D。
12.B
【详解】图中安全标记为避免锐器指向自己或他人,防止扎伤或割伤,没有出现电源、洗手、加热的标志,故选B。
13.C
【详解】A.火法炼铜的原理涉及到化学反应,因为火法炼铜的原理是,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带中含碘的化合物转化成了碘单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新制氢氧化铜氧化葡萄糖,本身生成氧化亚铜砖红色沉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A.是泥三角,而不是三脚架,故A错误;
B.观察图形可知,是试管,故B正确;
C.该仪器是坩埚钳,故C错误;
D.仪器是瓷坩埚,字体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A.钠元素在焰色试验中,火焰呈黄色,可以用于制作烟花,A正确;
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死水中的菌类,可以用于净水,B正确;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污主要是油脂类,碱性物质可以使其水解,则碳酸钠可以用作洗涤剂,C正确;
D.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做电极,制铅笔芯是由于石墨质软和深灰色的性质,D错误;
故选D。
16. 青霉素 消炎
【详解】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素,青霉素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是最重要的抗生素,也是常见的消炎药,但是使用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所以使用青霉素前使用者一定要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17. ① ③ ④
【详解】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奶粉,填①;属于营养强化剂的是乳酸钙,填③,其用于强化食品中钙元素的含量,属于防腐剂的是山梨酸钾,填④。
18. ①②④ ①食品抽真空包装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②符合题意;
③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用来减小摩擦的,而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冰箱冷藏食物是通过降低温度来降低反应速率,故④符合题意。
【详解】①食品抽真空包装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②符合题意;
③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用来减小摩擦的,而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冰箱冷藏食物是通过降低温度来降低反应速率,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①②④;①食品抽真空包装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①符合题意
②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是通过隔绝氧气,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降低反应速率,故②符合题意;
③向门窗合页里注油是用来减小摩擦的,而与调控反应速率无关,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用冰箱冷藏食物是通过降低温度来降低反应速率,故④符合题意。
19. 道尔顿 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卢瑟福 B C
【详解】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使用的一种方法是模型法,另一种是实验法。
20.(1)3
(2)12.25g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3min时,试管中的固体不再变化,所以反应到 3min 时,氯酸钾完全分解;
(2)二氧化锰作用下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4.25g 9.45g=4.8g,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21.(1) 小于 质量守恒定律
(2)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有K2MnO49.85g;MnO24.35g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相等,由于反应中放出了气体,所以所余固体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的质量;故答案为小于;质量守恒定律。
(2)设生成锰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为y
x=9.85g
y=4.35g
答:剩余固体物质中含有有K2MnO49.85g;MnO24.35g。
22.(1)4.4
(2)10.6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上一问,,解得y=11.7g,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8g-10.6g=3.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详解】(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3.8g+90.6g- 100g=4.4g;
(2)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是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解得x=10.6g;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钠,根据上一问,,解得y=11.7g,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3.8g-10.6g=3.2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