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醇酚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醇酚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14 19:3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3.2 醇酚
一、单选题
1.酒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无关的是
①乙醇易挥发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苯与液溴反应:
B.实验室制备乙烯:CH3CH2OHCH2=CH2↑+H2O
C.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
3.有机物X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1H30O2
B.X分子中至少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与溴水反应时1molX最多消耗4molBr2
D.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C5H11结构中有2种氢,则X中有5个甲基
4.天然小分子白皮杉醇在胃癌治疗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其结构如图,下列有关白皮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
B.苯环上氢原子的一氯代物有3种
C.白皮杉醇能使高锰酸钾、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且最多3个碳原子共线
5.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氯气: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向硫化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硫: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
6.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或操作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该装置制备少量 B.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C.用该装置测定醋酸浓度 D.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A.A B.B C.C D.D
7.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C6H5OH>,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①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
②C6H5OH+NaHCO3→C6H5ONa+H2O+CO2↑
③2C6H5OH+Na2CO3→2C6H5ONa+H2O+CO2↑
④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基团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是
A.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
B.相同条件下,钠与乙醇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和得多
C.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反应
D.乙烯能与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2COOCH3与CH3COOCH2CH3互为同系物,且均属于酯类
B.反-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和为同种物质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属于醇类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先将从下口放出,再将苯从上口倒出
B.滴定实验用的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2~3次后,再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C.实验室制备无水乙醇时,向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足量CaO,然后蒸馏
D.将浓溴水分别加入苯酚溶液和苯中观察实验现象,以证明苯环活化羟基
11.“碳捕捉技术”是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
②整个过程中,有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2.维生素E可对抗氧化作用,外用具有抗氧化、润肤、止痒作用。维生素E的结构如下图,则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E中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维生素E的分子式为
C.维生素E中一定有14个碳原子共平面
D.维生素E中存在两种官能团,其中一种可以利用溶液来检验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均正确,且所推结论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一定量酸性溶液中加入乙二醇 溶液紫色变浅 乙二醇被酸性溶液氧化为乙二酸
B 向浓硫酸加入炭粉并加热,导出的气体通入溶液中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导出的气体中有和
C 向一定浓度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气体 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的酸性比强
D 室温下,向的某补铁剂溶液中加入邻二氮菲 溶液中出现橙红色 该补铁剂中含有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中,除杂、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方法
A 除去苯中的苯酚 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
B 分离溴苯和溴 加入水后分液
C 除去乙炔中的气体 用溶液洗气
D 提纯混有乙酸的乙醇 蒸馏
A.A B.B C.C D.D
15.福白菊是十大楚药之一。经检测,福白菊精油中含有丰富的白檀油萜醇、姜黄烯等成分,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B.甲可以发生加成、消去、取代、氧化和置换反应
C.乙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D.1mol乙中,π键数目约为个
二、填空题
16.回答下列问题:
(1)氮肥硝酸铵不能与钾肥碳酸钾混合施用的原因是 。
(2)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水杨酸) (苯酚)(填“>”或“<”),其原因是 。
17.从分子结构上分析苯酚的酸性比乙醇强。 。
18.按要求填空:
有5种无色物质:乙烯、己烷、苯、甲苯和苯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某物质不能与溴水和酸性溶液反应,但在铁屑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上述某烃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实验室制备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粉红色物质,写出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某工程塑料的单体A的结构简式如下:(方法归纳题组)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A的化学式 。
(2)1mol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Br2的物质的量是 mol。
(3)下面对有机物A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A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有机物A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C.有机物A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色
D.有机物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E.有机物A在强酸及强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4)用“*”标出有机物A中的手性碳原子 。
三、计算题
20.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乙醇和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分别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g,碱石灰增重13.2g。求乙醇和氧气物质的量分别是 、 。
(2)若将0.5mol乙醇与9.2g金属钠充分反应,则标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是 。
(3)现有A、B、C三种烃均可由石油加工得到,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在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以上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填对应字母,下同);
②在120℃、1.01×105 Pa时,有两种气态烃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点燃,相同条件下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这两种气态烃是 ;(写分子式)
③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21.10.8g某芳香族化合物A完全燃烧后,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经测定前者增重7.2g,后者增重30.8g。A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的54倍。则:
(1)A的分子式为 。
(2)若A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 、 。
(3)若A与浓溴水作用时,1molA能消耗3molBr2,则A的结构简式为 。
22.实验室由安息香制备二苯乙二酮的反应式如下:

相关信息列表如下:
物质 性状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安息香 白色固体 133 344 难溶于冷水 溶于热水、乙醇、乙酸
二苯乙二酮 淡黄色固体 95 347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苯、乙酸
冰乙酸 无色液体 17 118 与水、乙醇互溶
装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冰乙酸、5mL水及9.0g FeCl3·6H2O,边搅拌边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②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0g安息香,加热回流45~60min。③加入50mL水,煮沸后冷却,有黄色固体析出。④过滤,并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得到粗品。⑤粗品用75%的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淡黄色结晶1.6g。

本实验的产率最接近于 (填标号)。
a.85% b.80% c.75% d.70%
《2025年1月12日高中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B A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C C
1.B
【详解】①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若饮酒,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与测定原理有关;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与测定原理无关;
③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乙醇迅速氧化为乙酸,自身变为蓝绿色的Cr3+,与测定原理有关;
④乙醇可看成是乙烷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是烃的含氧化合物,与测定原理无关,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D
【详解】
A.苯和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下生成溴苯,反应为:,故A正确;
B.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到170℃生成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故B正确;
C.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和溴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6OH+,故D错误;
故选:D。
3.B
【详解】A.有机物X分子中,含有21个C原子、2个O原子,不饱和度为7,则分子中含H原子数目为21×2+2-7×2=30,则分子式为C21H30O2,A正确;
B.X分子中,带“ ”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C5H11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手性碳原子,则X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不正确;
C.X分子中,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1molX消耗2molBr2),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能被溴取代(1molX消耗2molBr2),则与溴水反应时1molX最多消耗4molBr2,C正确;
D.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C5H11结构中有2种氢,则-C5H11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3,所以X中有5个甲基,D正确;
故选B。
4.D
【详解】A.碳碳双键两个碳所连基团不同,所以该分子存在顺反异构,A错误;
B.该分子苯环上有5种不同环境的H,苯环上氢原子的一氯代物有5种,B错误;
C.白皮杉醇中含有碳碳双键,使高锰酸钾褪色原理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苯为平面结构,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通过单键连接,单键可以旋转,所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最多3个碳原子共线,D正确;
故答案为:D。
5.B
【详解】A.还原性:,所以方程式为:,A错误;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B正确;
C.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难溶于水,不可拆分,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A.浓氨水与氧化钙混合后,可以制备NH3,A项正确;
B.饱和溴水加入苯中,发生萃取,而饱和溴水加入苯酚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只能说明酚羟基使苯环邻对位上的氢变得活泼,易于被取代,B项错误;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醋酸,NaOH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指示剂应该选用变色点与理论终点相近的酚酞,C项错误;
D.溴乙烷加NaOH溶液水解后生成NaBr,应加硝酸酸化后再加硝酸银溶液,D项错误;
故选A。
7.B
【详解】根据方程式中强酸制弱酸即相对强的酸制备相对弱的酸,①C6H5ONa+H2O+CO2→C6H5OH+NaHCO3,碳酸酸性大于苯酚,与题知一致,故正①确;②C6H5OH+NaHCO3→C6H5ONa+H2O+CO2↑,苯酚酸性大于碳酸,与题知违背,故②错误;③2C6H5OH+Na2CO3→2C6H5ONa+H2O+CO2↑,苯酚酸性大于碳酸,与题知违背,故③错误;④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与题知一致,故④正确;故B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D
【详解】A.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说明氯乙酸中的氯原子为吸电子基,使羧基中的氢原子更活泼,即氯原子对羧基有影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A项不符题意;
B.乙醇中的乙基为推电子基,导致乙醇不能电离出H+,金属钠与乙醇反应速率比水慢,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B项不符题意;
C.甲苯中的甲基使苯环邻对位氢原子的活性增强,易于被硝基取代,能用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C项不符题意;
D.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二者结构不同,不能用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D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D。
9.C
【详解】A.CH3CH2COOCH3与CH3COOCH2CH3均为含四个碳的酯,不互为同系物,两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与碳碳双键相连的相同基团在同侧时为顺式异构体,在异侧时为反式异构体,该模型中-H在双键同侧,则是顺-2-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故B错误;
C.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中选择最长碳链做母体,两者的最长碳链都是戊烷,取代基甲基均在3号碳上,则两者是同种物质,名称为3-甲基戊烷,故C正确;
D.前者羟基连接在烷基上属于醇羟基,属于醇类,后者羟基连接在苯上属于酚羟基,属于酚类,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A.苯和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应用蒸馏法,A错误;
B.滴定实验的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会导致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
C.实验室制备无水乙醇时,向95%的乙醇溶液中加入CaO,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C正确;
D.浓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证明羟基活化苯环的邻、对位,D错误;
故本题选C。
11.B
【分析】用烧碱来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在捕捉室,生成碳酸钠与氧化钙作用发生在分离室,同时又生成烧碱,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在高温炉,有两种物质氧化钙、氢氧化钠循环,“反应分离”环节,应该是先过滤,滤液不需要浓缩结晶,直接循环使用。
【详解】①碳酸钙的分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耗能量,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①错误;
②整个过程中有两个反应: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Na2CO3和H2O;b.碳酸钙的高温分解产生CaO和CO2,CaO、H2O与Na2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aCO3和NaOH,循环利用的应该有CaO和NaOH 两种物质,②正确;
③“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是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方法应该是过滤,目的是通过过滤得到碳酸钙沉淀,③错误;
④甲醇工业上可用CO2制备,④正确;
综上所述可知有关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④,答案选B。
12.D
【详解】
A.维生素E存在3个手性碳原子,如图,A错误;
B.根据结构简式,维生素E的分子式为,B错误;
C.苯环为平面结构,维生素E一定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目为10个,C错误;
D.维生素E中存在(酚)羟基和醚键两种官能团,其中溶液可检验(酚)羟基,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将乙二醇(HOCH2CH2OH)加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变浅,只能说明乙二醇能够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还原,但不能说明乙二醇被氧化成乙二酸,故A错误;
B.浓硫酸中加入炭粉并加热,由于SO2和CO2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将导出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不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错误;
C.CuSO4和H2S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反应能发生是因为CuS不溶于硫酸,不是因为H2S的酸性比H2SO4强,硫酸是强酸,H2S是弱酸,故C错误;
D.邻二氮菲与Fe2+在pH=3~9的溶液中,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若补铁剂溶液pH过小,氢离子与邻二氮菲中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影响亚铁离子检验,溶液pH过大,亚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影响亚铁离子检验,所以若向pH=7的溶液中加入邻二氮菲,溶液变为橙红色说明补铁剂中含有亚铁离子,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4.C
【详解】A.苯酚与 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苯酚钠,与苯分层,可通过分液法分离,而不能通过过滤分离,分离提纯的方法错误,A错误;
B.溴在溴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加水后分液无法分离苯和溴苯,B错误;
C.H2S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而乙炔不能,则可用 CuSO4溶液洗气,分离提纯的方法正确,故 C正确;
D.乙酸和乙醇沸点相差不大,不能用蒸馏法分离,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A.乙中碳碳双键中的碳原子连了两个相同的甲基,不存在顺反异构,故A错误;
B.甲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有羟基,可以发生氧化、取代反应,可以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乙分子中最多有14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C正确;
D.1mol乙中含有1mol碳碳双键,和1mol大π键,则1mol乙中,π键数目约为个,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碳碳双键中有一个碳原子连接了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则该有机物不存在顺反异构。
16.(1)硝酸铵与碳酸钾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使得氮肥流失,肥效降低
(2) <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
【解析】(1)
硝酸铵与碳酸钾混合,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相互促进水解,使得氮肥流失,肥效降低。
(2)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导致其电离常数小于苯酚的电离常数。
17.苯酚和乙醇都有羟基,但是苯酚中的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受苯环的影响,苯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较活泼,氢氧键易断裂。即苯酚具有弱酸性,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乙醇没有酸性,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解析】略
18.(1)++HBr
(2)
(3)++↓
【详解】(1)不能与溴水和酸性溶液反应,排除了乙烯、甲苯、苯酚,但在铁屑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排除己烷,所以是苯,反应方程式为:++HBr;
(2)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溶液反应的烃是乙烯,实验室制备乙烯是用乙醇加浓硫酸在170℃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粉红色物质,该物质是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反应方程式为:+3↓。
19.(1)
(2)3
(3)DE
(4)
【详解】(1)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
(2)酚羟基的两个邻位各消耗1mol,碳碳双键加成消耗1mol,1molA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
(3)A.有机物A中有酚羟基,酚羟基的邻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正确;
B.有机物A中的-CH2OH能与O2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有机物A中有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C正确;
D.有机物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
E.有机物A醇羟基的邻位碳上没有H,因此不能在强酸下发生消去反应,E错误;
故选DE。
(4)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由图可知有机物A中的手性碳原子为:。
20.(1) 0.2mol 0.55mol
(2)4.48L
(3) C CH4、C2H4 CH2=CH2+H2CH3CH3
【详解】(1)浓硫酸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水的质量为10.8g,物质的量为0.6mol,由氢原子守恒可知C2H5OH~3H2O,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2mol,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碱石灰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g,物质的量为0.3mol,由碳原子守恒可知 CO的物质的量为0.4mol-0.3mol=0.1mol,由氧原子守恒可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6mol+0.1mol+0.3mol×2-0.2mol)÷2=0.55mol;
故答案为:0.2mol;0.55mol。
(2)9.2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4mol,与0.5mol乙醇反应时,乙醇过量,Na反应完全,故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标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0.2mol×22.4L/mol=4.48L;
故答案为:4.48L。
(3)在三种烃的球棍模型中,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则A的分子式为CH4,B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分子式为C2H4,C的结构简式为CH3CH3,分子式为C2H6,在相同条件下,三种物质体积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可假设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A、B、C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3.5mol,所以耗氧最多的是C;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xHy+(x+)O2→xCO2+H O(g),因为燃烧前后体积不变,所以1+x+=x+,y=4,CH4、C2H4分子中都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相同条件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两种气态烃是CH4、C2H4;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CH3CH3;
故答案为:C;CH4、C2H4;CH2=CH2+H2CH3CH3。
21.(1)C7H8O
(2)
(3)
【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增重7.2g为水的质量,则n(H2O)=7.2/18=0.4mol,n(H)=2n(H2O)=2×0.4=0.8mol,氢元素质量为0.8g;生成物通入碱石灰,增重的30.8g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n(CO2)=30.8/44=0.7mol,n(C)=n(CO2)=0.7mol,碳元素质量为0.7mol×12=8.4g;根据质量守恒可知,m(O)=10.8g-0.8g-8.4g=1.6g;n(O)=1.6/16=0.1mol;所以:n(C):n(H):n(O)=0.7:0.8:0.1=7:8:1,最简式为C7H8O,又知A的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的54倍,所以A的分子量为54×2=108,所以A的分子式为C7H8O;
【详解】(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A的分子式为C7H8O;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7H8O。
(2)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该物质应该属于醇类或醚类,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 、 ;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 、 。
(3)苯酚能够与溴水发生环上的取代反应,若A与浓溴水作用时,1molA能消耗3molBr2,羟基和甲基位于邻位,则A的结构简式为, ;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 。
22.b
【分析】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 mL冰乙酸、5mL水及9.0g FeCl3·6H2O,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停止加热,待沸腾平息后加入2.0g安息香,加热回流45-60min,反应结束后加入50mL水,煮沸后冷却,析出黄色固体,即为二苯乙二酮,过滤,用冷水洗涤固体3次,得到粗品,再用75%乙醇重结晶,干燥后得到产品1.6g,据此解答。
【详解】由安息香制备二苯乙二酮的反应式可知,2.0g安息香(C14H12O2)的物质的量约为0.0094mol,理论上可产生二苯乙二酮(C14H10O2)的物质的量约为0.0094mol,质量约为1.98g,产率为×100%=80.8%,最接近80%,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