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东省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广东省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14 14: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本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1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树绕村庄, 。倚东风, 。(秦观《行香子》)
(5)我们从范仲淹《岳阳楼记》的“ , ”中,能读出作者的忧乐情怀。
(6)很多诗文名句都可以为我所用,如重大事件发生前,我们可以引用“ , ”(许浑《咸阳城东楼》)两句来渲染紧张气氛;李校长退休之后仍然坚守岗位,我们可以引用“ ,
”(李商隐《无题》)两句来赞美他无私奉献的品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题。(7分)
海阳大饽饽具有 yuán yuǎn liú cháng的历史,是胶东地区传统大饽饽的代表之一。最早,海阳大饽饽是 jì sì灶神、财神、天地神等神灵的重要贡品,人们通过制作大饽饽来 神灵bǎo yòu家庭平安、健康、幸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海阳大饽饽的样式和寓意也变得越来越 。
海阳大饽饽的样式和寓意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仅仅海阳的大饽饽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美食面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①yu án yuǎn liú cháng( ) ②jì sì( ) ③bǎo yòu(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祈求 丰富 息息相关 B.企求 丰富 休戚相关
C.祈求 丰盛 休戚相关 D.企求 丰盛 息息相关
4.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仅仅海阳的大饽饽是文化和精神的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美食面点。
B.海阳的大饽饽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美食面点。
C.不仅仅海阳的大饽饽是一种美食面点,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D.海阳的大饽饽不仅仅是一种美食面点,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4分)
材料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植树造林正当时。2024年3月12日是第46个植树节,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在广州黄埔区中新知识城迳下村启动,并在全省同步展开。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南部战区政治委员王文全出席启动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主持并宣布活动启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林克庆,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有关植树点参加活动。
材料二 我们在全省各地联动开展植树活动,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坚持不懈抓好造林绿化工作、持之以恒推进美丽广东建设,持续擦亮广东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底色。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围绕唱响“我为广东种棵树”的主旋律,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植绿护绿,让广东大地山川更绿、家园更美。
5.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6.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广东省绿化的决心。(2分)
例句:造福后代,提升绿美水平,是带头人明确的目标;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8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①,尽于端午。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②,市于岳王坟,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无不市,而独凑集于昭庆寺。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③之珍异,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胭脂簪珥④、牙⑤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西湖香市》,有删改)
【注释】①花朝:旧时为百花庆生的节日,叫花朝节。②三天竺:上、中、下三座天竺寺。③貊: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④珥:耳环。⑤牙:这里指骨牌。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三峡》)
B.更有痴似相公者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C.而独凑集于昭庆寺 沙鸥翔集(《岳阳楼记》)
D.市于岳王坟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3分)
此 时 春 暖 桃 柳 明 媚 鼓 吹 清 和。
10.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和【甲】文的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4分)
白乐天 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眠惆怅
11.【甲】【乙】两文中,作者在写“雪后湖上的景致”和“西湖香市盛况”时,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历史上,大运河通常由中央政府组织开凿,主要功能是漕运。漕运是中国古代实行了千余年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据文献记载,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面向长安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格局。在隋唐宋时期,漕粮通道以东西方向为主。元朝开始,随着中国的政治中心迁移到北京,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遂形成了南北向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1855年,由于黄河改道,黄河以北的运河遭遇水源干涸等问题,漕运基本终止。其后,由于陆路和海路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北方大运河各段的航道功能次第荒废,而南方的大运河仍然发挥着交通和水利的作用。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11月 4日,有删改)
【材料二】
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但不同于“运河文化”。 因为运河文化,可泛指世界范围内的人工运河文化。大运河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大运河自开凿以来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囊括了中国若干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国家因素,又创造出大运河流域多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非国家因素。一言以蔽之:大运河文化,是以黄河流域文化为核心,与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共同融合出的独特的江河文化,并紧密与中原文化相承。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改)
【材料三】
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目标,就是把过去的智慧创造,变成当下现代化建设的参与力量。我们希望继续加强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保护、挖掘和阐释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重点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可以通过开发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让公众直观地感受到大运河的历史魅力。河北省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大运河廊坊香河段和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让昔日盛景重现,吸引了万千游客,这是很好的范例。我们还可以结合大运河文化元素,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如图书、纪念品、艺术作品等,扩大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讲好大运河的故事。
(选自《光明日报》2024 年1月15 日,有删改)
任务一:辨“材”析意
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隋唐时期达到鼎盛。
B.隋唐时期已经形成了南北向全线贯通的京杭大运河。
C.大运河文化又称“京杭大运河文化”,它属于运河文化的范畴。
D.大运河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任务二:护“河”有方
13.结合材料四的内容,概括保护大运河文化的措施。(3分)
任务三:劝说他人
14.小涵同学认为现代交通这么发达,用不着再去保护大运河,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对其进行劝说。(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无言的守望
杨兴杰
①寡子(哑巴),这是村里人对他的称呼,他是一个穷苦的老人,一个因幼年时发烧服用过多牛黄而哑巴的老人,一个仅拥有三五只羊的老人。寡老祖,是我对他的称呼,因为他比我大两辈。
②依稀记得小学放暑假时与寡老祖单独打过几次照面,这情景我一直未曾忘却。
③待晨曦沿着土墙爬上屋顶的青瓦时,那几只羊也正等着它们的主人————寡老祖,虽是酷暑,但他总是戴一顶早已被烟熏黑的雷锋帽,穿一件黑色对襟棉衣,怀里揣着一块总也吃不完的锅盔,提一水壶,引着羊群便顺着田间蜿蜒向上的小路踽踽独行,一路上都有挂在羊脖上的铃铛“丁零”的响声,忽强忽弱,忽远忽近。无人知晓他的年岁,却都晓得他腿脚依旧矫健,在夹杂着碎石且近乎垂直的黄土路面上走得既敏捷,又稳重,正如他身后的羊一样。他的目的地是山顶。 因为山腰处多是农田,一条黄泥路面横插其间,纵着的依旧是几条小路,却都被高大的苞谷秆叶遮蔽了天日。寡老祖只能赶着羊群尽可能快地穿过这片“禁地”————毁坏了庄稼就会失去这片土地的“通行证”。好不容易走过庄稼地,那日头也真正地露出来了。这时,羊儿们才能纵情地撒欢吃草,寡老祖便靠着树荫或是就着白水啃锅盔或是出神打盹。
④见到那几只悠闲吃草的羊,我便知道寡老祖也在附近,但他似乎总是能提前预判我的到来,一瞥见我便想通过呼喊留住我,大张着嘴,喉结急剧蠕动发出“啊啊”的声音,并挥舞着双臂示意我过去,随后便用他那老核桃壳般粗糙且黄瘦的双手捧来满满的“山货”,如酸甜的五味子、干涩的火把果、绵软的八月瓜,这些无一不是乡村孩童的最爱。
⑤寡老祖是热诚的、勤恳的,村里无论是红白喜事,都有他劳碌的身影。他挥斧如风,每一次落下都恰如其分地劈开木柴,木屑四散飞溅。接着,转而投身烧水烧酒的琐碎;他添火加柴,调整火势,时而低头吹风促使火苗舞动,时而轻轻搅拌锅中的烧酒,使得水波微漾,酒香在这悠然的动作中逐渐弥漫;随着宴席的进展,只见寡老祖左手稳托盘子,右手轻握碗盘,步伐稳健如行云流水,在炉火辉映和宾客间穿梭,每一次低头微笑,都默默传递着他的祝福与尊重。
⑥我读初中的这三年间,寡老祖的生活似乎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或许是在镇上念书,回老家的次数少了而没有察觉。直到高二那年春天,我在老家的清晨未曾听见羊脖上的悠悠铃响,只有锄头挖地“夸次夸次”的声音不绝于耳。后来才在母亲的口中得知寡老祖早已将他养的羊都卖了。我问母亲为何,也才晓得了寡老祖在年前的夏天去山上放羊意外被野猪夹夹伤了右腿,幸亏被村里人及时发现,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才没有落下残疾。可虽未残疾,却也只能拄着拐走动,也就更无法放羊了。靠着卖羊赚得的钱,加上五保的补助,按说寡老祖也该过上几天清闲日子,至少等伤差不多痊愈。但他闲不下来,便在家门口的菜地边又开了一块地种麦子。拄着拐,扛着板凳和锄头去锄地,站累了便坐下接着挖,这是我亲眼见证的。
⑦不知不觉麦苗已经长到了膝盖那么高,一株株都绿意盎然,迎风摇曳。或许是寡老祖知道它们在茁壮成长,便少了田间的操劳,“夸次夸次”的锄地声愈发稀疏了,如同他曾挖掉的那些杂草;但也愈发沉闷了,像是酷暑的知了。
⑧直到寡老祖未在麦田迎来他的收获,直到村里人得知他已在卧榻上逝去多日。
⑨这片没有了主人的麦地,依然生机勃勃。
⑩麦苗栉风沐雨,结出了麦穗,最终将种子随风播散在这生出它们的土地上。
(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4年2月27 日,有删改)
15.赏析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一瞥见我便想通过呼喊留住我,大张着嘴,喉结急剧蠕动发出“啊啊”的声音,并挥舞着双臂示意我过去。
16.第⑤段记叙了寡老祖的哪几个片段 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4分)
17.请找出第⑦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4分)
18.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无言的守望”的含义。(4分)
(四)按要求完成19~20题。(6分)
19.在“《水浒传》经典阅读成果展”中,班上几组同学得出如下探究结果,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鲁智深、史进、李逵、武松等人物形象身上,可以看出中国早期长篇白话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类型化倾向,毫无个性。
B.《水浒传》善于在讲述故事中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如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都是和宋江有关的故事。
C.《水浒传》以洪太尉误放龙虎山妖魔开篇,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同时赋予梁山好汉们超凡的才能与勇气。
D.《水浒传》在语言上避免使用过于繁复的文辞,对话质朴明快,兼用多种修辞和表达形式,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感受。
20.对比阅读是名著阅读的有效方法。在“名著人物大家谈”活动中,下面两个事件中林冲与鲁智深在性格上存在极大反差,请从所给事件中任选一个简要分析。(4分)
①事件一: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出自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②事件二:林冲野猪林遭受迫害(出自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三、作文(50分)
21.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会在这段旅程中面临各种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生活轨迹、不同的结果和命运。而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挣扎和犹豫,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个选择才是最好的,所以选择需要勇气和智慧。
请以“那次,我选择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10分)
(1)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
(2)三年谪宦此栖迟,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水满陂塘。豪兴徜徉。
 (5)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6)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3分)
①源远流长 ②祭祀
③保佑
3.(2分)( A )
4.(2分)( D )
5.(2分)标题
示例:全省义务植树活动启动并展开
6.(2分)示例:
各地联动 ,抓好绿化工作 ,是当家者有效的手段 ;
高度重视 ,唱响植树旋律 ,是领导层永远的态度 。
阅读(49分)
7.(3分)( B )
8.(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昭庆寺两廊,故无日不市者。
译文:昭庆寺两侧长廊里,所以没有一天不开市的。
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3分)
此 时 春 暖/桃 柳 明 媚/鼓 吹 清 和
10.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4分)
白乐天春日满怀喜悦赏美景【或“初春”或“春季”等】
张陶庵冬夜无眠惆怅遇知音【或“思故乡”或“游西湖”等】
(4分)
作者均使用了白描这种写作手法,都是用三言两语简单地勾勒出自己所要描写的景致,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12.(3分)( B )
13.(3分)
①加强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②开发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③结合大运河文化元素,开发相关的文创产品。
14.(4分)
示例:小涵同学,通过阅读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大运河不仅仅发挥着交通和水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遗产文化,这需要我们去保护它、发展它,而不是去漠视它。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保护大运河,保护大运河文化,让它永葆青春,熠熠生辉!
15.(3分)
这个句子通过运用“瞥见”“大张”“急剧蠕动”“挥舞”等重点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寡老祖热情地招呼“我”的样子,写出了他的善良,表达了“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16.(4分)
记叙了寡老祖斧劈木柴、烧水烧酒、席间上菜几个片段,突出了他做事利落、热情诚恳的特点。
17.(4分)
句子:不知不觉麦苗已经长到了膝盖那么高,一株株都绿意盎然,迎风摇曳。作用:写出麦苗的壮,渲染了宁静的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写寡老祖平静地逝去做了铺垫。
18.(4分)
表层含义:寡老祖是哑巴,说不出话;深层含义:寡老祖对土地的热爱持续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19.(2分)( A )
20.(4分)
示例一:林冲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后,林冲胆小怕事、畏惧权贵,选择隐忍;鲁智深愿意为他出头,看出鲁智深的仗义和豪爽,不畏权贵。
示例二:在大闹野猪林的情节中,面对要迫害林冲的董超和薛霸,林冲选择原谅,胆小忍让;鲁智深则选择要解决掉他们,可看出鲁智深仗义豪爽,主动解决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