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素养评估(第五至第十章)
(40分钟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结合思维导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说法相符的是( )
A.甲:温带草原 B.乙:海陆因素
C.丙:气候因素 D.丁:地形因素
2.秦岭南北两侧河流水量差异很大,反映了我国( )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北方耕地面积广
C.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南方距离海洋近
《史记 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考古中发现秦朝时期咸阳一带的关中地区开挖水渠引泾河水灌溉。读历史教材中秦国大致范围示意图以及郑国渠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秦国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到800mm之间
C.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黄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以及灌溉水源
4.关于郑国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郑国渠西引泾河水东注洛水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B.郑国渠位置在陕西的汉中
C.郑国渠现在对农业生产灌溉已经没有任何帮助
D.郑国渠干渠的流向是东西
(2024 泰安学业考)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读东北地区和新疆简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和新疆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恰当的是( )
A.东北地区比新疆纬度更高,气候更寒冷
B.新疆比东北地区距海更远,降水更少,没有外流河
C.东北地区和新疆都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新疆和东北地区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都很丰富
6.东北地区和新疆农产品品质好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地势高,太阳辐射强
B.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C.降水多,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合作的地区,读图,完成7~9题。
7.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秦岭是当地重要水源地
B.电能短缺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C.生态保护关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D.水资源状况影响北京的供水
8.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的叙述,恰当的是( )
A.采取“前店后厂”的粤港合作模式
B.热带气候下的鱼米之乡条件
C.依托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
D.面向东南亚和多侨乡的经济文化优势
9.不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事物是( )
A.都江堰工程 B.苏州园林景观
C.杭州西湖景区 D.南京中华门
下图为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④城市群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 )
a.能源丰富,位置优越 b.通江达海,水运便利
c.城市密集,人才众多 d.水热充足,农产品丰富
A.a、b、c B.a、b、d
C.a、c、d D.b、c、d
1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城市群应( )
A.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B.发展煤炭、冶金等重工业
C.大力发展围湖造田工程
D.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12.五大城市群( )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沿江、沿海分布
C.均以重工业为主 D.②综合实力最强
对比分析 下列甲、乙分别为我国两盆地。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1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15.(2024·泰安学业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9月1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图判断关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生长环境及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终年炎热,降水少,适合普洱茶生长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
C.为做好古茶林保护,要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D.利用《世界遗产名录》资源优势,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硒砂瓜,也叫戈壁西瓜,主产于宁夏中卫市,凭借着其甘甜如蜜,营养丰富的品质,成为“网红”瓜。但连续种植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故中卫市政府叫停种植。下图为草方格沙障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硒砂瓜甘甜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沙漠广布 D.灌溉水源充足
17.西瓜的种植直接导致该地区用水紧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 )
A.推广滴灌、喷灌
B.打机井抽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引更多黄河水
18.该地区包兰铁路两侧沙丘上的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护牧草 B.增加降水
C.防风固沙 D.发展旅游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9、20题。
19.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读秦岭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猕猴桃属于阔叶果树,喜光、喜湿怕旱、喜水怕涝,宜在土壤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处栽种。原产地在湖北地区,它们的野生种类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甘肃和河南,南方的两广和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各省都有,尤以长江流域最多。
汉中、西安平均气温(℃)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西安 -0.1 2.9 8.1 14.7 19.8 24.8
汉中 2.4 4.3 9.2 15.2 19.6 23.3
城市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西安 26.6 25.3 19.9 18.9 6.9 1.3
汉中 25.2 25.0 20.1 14.8 8.7 8.6
(1)冬季气温西安比汉中 ;两城市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汉中位于秦岭以南,秦岭对冷空气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气温变化较 。(3分)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少,水位变化 ,河流含沙量 。(2分)
(3)陕西眉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位于秦岭的 坡,气候阴凉湿润;位于山麓地带,土壤深厚;山地地形,利于 ;靠近河流,灌溉便利。(2分)
(4)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图中城市沿 分布。(1分)
(5)立足地缘、科技、外资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陕西眉县水果网络特色季系列活动启动电商+直播+短视频+网红带货助销售模式,猕猴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说说水果网络特色季系列活动对猕猴桃生产的积极影响。(至少两点)(2分)
22.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这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已启动并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着眼于数据和算力搭建东西部算力对接供需平台,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0年9月26日,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在甘肃省兰州市成立。2021年6月24日,有“陆上三峡”之称的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甘肃酒泉建成。阅读甘肃省简图、兰州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甘肃东北部是 高原,兰州的气候为 气候。(2分)
(2)照片中拍摄的是敦煌光热电站为北京冬奥会加油拼出五环标志图案。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1分)
(3)风能优势是 。国家“东数西算”在此落户的有利条件是 。(3分)
(4)甘肃省位于三大自然区、四大地理区域的交界地带,目前它也成为 的枢纽(多选)。(1分)
①东数西算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西气东输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黑颈鹤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
材料二 山东援藏引进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于2020年10月底完工,并于2020年底前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藏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
材料三
(1)读图,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南部的 (地形区)的河谷地带,分析黑颈鹤能够在这些地区越冬的原因。(3分)
(2)A为 山区,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大江大河穿越该地区后的航运价值和水能蕴藏情况。(3分)
(3)B是 (城市),分析该城市四季如春的原因。(3分)
(4)日喀则市建设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4分) 期末素养评估(第五至第十章)
(40分钟 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结合思维导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说法相符的是(C)
A.甲:温带草原 B.乙:海陆因素
C.丙:气候因素 D.丁:地形因素
2.秦岭南北两侧河流水量差异很大,反映了我国(A)
A.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北方耕地面积广
C.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D.南方距离海洋近
《史记 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考古中发现秦朝时期咸阳一带的关中地区开挖水渠引泾河水灌溉。读历史教材中秦国大致范围示意图以及郑国渠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秦国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C)
A.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B.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400mm到800mm之间
C.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黄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河流以及灌溉水源
4.关于郑国渠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郑国渠西引泾河水东注洛水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B.郑国渠位置在陕西的汉中
C.郑国渠现在对农业生产灌溉已经没有任何帮助
D.郑国渠干渠的流向是东西
(2024 泰安学业考)东北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读东北地区和新疆简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和新疆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恰当的是(A)
A.东北地区比新疆纬度更高,气候更寒冷
B.新疆比东北地区距海更远,降水更少,没有外流河
C.东北地区和新疆都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新疆和东北地区矿产、森林和水资源等都很丰富
6.东北地区和新疆农产品品质好的共同原因主要是(B)
A.地势高,太阳辐射强
B.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C.降水多,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合作的地区,读图,完成7~9题。
7.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叙述,不相符的是(B)
A.秦岭是当地重要水源地
B.电能短缺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C.生态保护关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
D.水资源状况影响北京的供水
8.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的叙述,恰当的是(D)
A.采取“前店后厂”的粤港合作模式
B.热带气候下的鱼米之乡条件
C.依托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
D.面向东南亚和多侨乡的经济文化优势
9.不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事物是(A)
A.都江堰工程 B.苏州园林景观
C.杭州西湖景区 D.南京中华门
下图为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布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④城市群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包括(D)
a.能源丰富,位置优越 b.通江达海,水运便利
c.城市密集,人才众多 d.水热充足,农产品丰富
A.a、b、c B.a、b、d
C.a、c、d D.b、c、d
11.为实现可持续发展,④城市群应(D)
A.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
B.发展煤炭、冶金等重工业
C.大力发展围湖造田工程
D.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12.五大城市群(B)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沿江、沿海分布
C.均以重工业为主 D.②综合实力最强
对比分析 下列甲、乙分别为我国两盆地。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14.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B)
A.地形平坦 B.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15.(2024·泰安学业考)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于2023年9月17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读图判断关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生长环境及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终年炎热,降水少,适合普洱茶生长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
C.为做好古茶林保护,要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D.利用《世界遗产名录》资源优势,走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硒砂瓜,也叫戈壁西瓜,主产于宁夏中卫市,凭借着其甘甜如蜜,营养丰富的品质,成为“网红”瓜。但连续种植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故中卫市政府叫停种植。下图为草方格沙障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硒砂瓜甘甜如蜜,品质优良的原因是(B)
A.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沙漠广布 D.灌溉水源充足
17.西瓜的种植直接导致该地区用水紧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A)
A.推广滴灌、喷灌
B.打机井抽地下水
C.人工降雨
D.引更多黄河水
18.该地区包兰铁路两侧沙丘上的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C)
A.保护牧草 B.增加降水
C.防风固沙 D.发展旅游
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19、20题。
19.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A)
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
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④多投入、多产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B)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读秦岭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猕猴桃属于阔叶果树,喜光、喜湿怕旱、喜水怕涝,宜在土壤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处栽种。原产地在湖北地区,它们的野生种类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甘肃和河南,南方的两广和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各省都有,尤以长江流域最多。
汉中、西安平均气温(℃)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西安 -0.1 2.9 8.1 14.7 19.8 24.8
汉中 2.4 4.3 9.2 15.2 19.6 23.3
城市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西安 26.6 25.3 19.9 18.9 6.9 1.3
汉中 25.2 25.0 20.1 14.8 8.7 8.6
(1)冬季气温西安比汉中低;两城市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西安。汉中位于秦岭以南,秦岭对冷空气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气温变化较小。(3分)
(2)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国多条河流的发源地。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少,水位变化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2分)
(3)陕西眉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其位于秦岭的北坡,气候阴凉湿润;位于山麓地带,土壤深厚;山地地形,利于排水;靠近河流,灌溉便利。(2分)
(4)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图中城市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1分)
(5)立足地缘、科技、外资三大优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陕西眉县水果网络特色季系列活动启动电商+直播+短视频+网红带货助销售模式,猕猴桃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蛋蛋”“钱串串”。说说水果网络特色季系列活动对猕猴桃生产的积极影响。(至少两点)(2分)
答:提高猕猴桃知名度,扩大产品销量;扩大猕猴桃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促进农业技术改进,提升产品质量等。
22.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同意在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这意味着,“东数西算”工程已启动并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着眼于数据和算力搭建东西部算力对接供需平台,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2020年9月26日,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在甘肃省兰州市成立。2021年6月24日,有“陆上三峡”之称的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甘肃酒泉建成。阅读甘肃省简图、兰州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甘肃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兰州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分)
(2)照片中拍摄的是敦煌光热电站为北京冬奥会加油拼出五环标志图案。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气候干旱、云量少。(1分)
(3)风能优势是清洁、可再生、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国家“东数西算”在此落户的有利条件是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空间广阔、气候适宜,可再生能源丰富,无论是电力成本还是土地、人力成本都远低于东部。(3分)
(4)甘肃省位于三大自然区、四大地理区域的交界地带,目前它也成为①②③④的枢纽(多选)。(1分)
①东数西算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西气东输
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黑颈鹤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
材料二 山东援藏引进的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于2020年10月底完工,并于2020年底前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藏最大的光伏储能项目。
材料三
(1)读图,黑颈鹤越冬地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地形区)的河谷地带,分析黑颈鹤能够在这些地区越冬的原因。(3分)
答:黑颈鹤越冬地点分布在河谷地带;因为青藏高原上的河流谷地,气温相对较高且河谷里的食物也较多。
(2)A为横断山区,试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大江大河穿越该地区后的航运价值和水能蕴藏情况。(3分)
答:大江大河穿越横断山区落差大,航运价值低;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大。
(3)B是昆明(城市),分析该城市四季如春的原因。(3分)
答:昆明地处高原,夏季气温较低;地处低纬,冬季不冷(冬季受地形阻挡,冬季风影响小)。
(4)日喀则市建设50兆瓦“光伏+储能”综合能源示范项目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4分)
答:海拔高,太阳辐射强烈;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