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密度串联和并联的规律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更加深了对电路的理解。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规范画出串并联电路、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方法]
串联和并联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学生要想从实验中理解串联和并联概念规律,必须掌握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仪器材料]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热身运动引入新课]
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
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
引起学生思考:
1.练习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
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
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件的连接。
(设计意图: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一:探究: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2.介绍常见实验器材。
3.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
4.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
5.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
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
(设计意图:1.树立安全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意识。 2.能认识常见的元件。3.培养学生初步的电学实验的操作技能。4.初步练习根据实物图画简单的电路图。5.初步练习简单的电路设计实验方案,培养相互协作的情感态度,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6.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
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
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
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
5.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
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善于在观察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2.学习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体验对所探究问题的合理性进行筛选的过程。并培养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3.巩固电路图的画法。4.再次练习实际电路的接法,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5.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并使他们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6.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使他们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巩固:
1.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
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B、C、D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
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1.通过观察五彩缤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灯的世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能产生美的感觉,从而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2.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对所学知识巩固)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组成串联并联电路
2.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喜爱学习物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的连接情况。使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串、并联电路都能分辩,且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所以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探究各种物理现象,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生学习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就是认识物理现象及规律,这存在着一个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这一节课设计的实验教法,可让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集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且使学生能正确、牢固地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而突破难点。
[不足之处]
1.时间设计不合理,在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操作环节,学生操作能力差异很大,有的同学费时费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实验,今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同学都思考到位。
2.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不够流畅,跳跃性很大
【设计点评】
贯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原则。在学生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时,将问题设计成“填空”形式,难度较小;再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时,将问题设计成表格形式,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及文字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