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本次考试试卷共5页,分选择题(共25分)和非选择题(共35分)两部分。全卷满
分60分。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作答,试题卷上
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导致下表(《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小农经济的破产
B.通商口岸的开放
C.协定关税的影响
D.纺织工业的发展
2.“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
永租在案。”此史料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广大民众参与,表现
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A.转战大半个中国
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坚持斗争十四年
D.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4.1865年,在秦淮河边的扫帚巷,李鸿章创建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
化工厂。这对南京产生的影响是
A.开启了海防建设
B.延缓民用企业发展
C.淘汰了传统兵器
D.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5.1878年,清政府向左宗棠发布圣谕,在军队中可培养优秀将才,用于处理新疆地区的
善后事务。清政府此举意在
A巩固西北边疆
B.开启工业化浪潮
C.引领文明开化
D.防止英国的渗透
6.《七子之歌·广州湾》中写道:“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
锁。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文中描述的史事发生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前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7.1895年2月以来,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文,呼吁变法刻不容缓;4月,广东、
湖北举人数百名上书,要求变法,各省举人相继跟进;6月,巡抚陶模提出了十三点变法
建议;就连被称作“老顽固”的大学士徐桐也上奏对闲员“痛加删汰”。这表明当时
A.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B.变法诉求日趋强烈
C.阶级矛盾渐趋激化
D.革命思想逐步形成
八年级历史1
8.右图漫画发表于1901年,长刀上的文字为
A wakening of China。此漫画的寓意是
A.西方列强联合绞杀了金田起义
B.兴中会迅猛发展引起列强关注
C.广州起义后列强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D.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引发列强担忧
亚洲的潜在忧患
9.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
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成为民主革命的鲜明旗帜。“它”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10.“10月10日晚,工程八营在熊秉坤指挥下,打响第一枪,旋即集合革命士兵奔向楚望
台军械库。11日黎明,革命军占领司令部,包围了总督府。”材料描述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i
武昌起义
11.从下列两幅形势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二次
护国
革命
战争
形势
形势
图
图
8度浩
置志轻的的省
护国法军线
A.革命运动都是从南到北席卷了全国
B.
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展开不懈斗争
C.两次斗争都反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D.革命中宣布独立的省区完全相同
12.胡适认为,《新青年》创造了一个新时代;恽代英说,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
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与之相关的史事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下列是一份某年5月23日发出的电文。据此判断,“某年”应是
外交失败,举日愤激,贵会救国薄(博)海同软,垦速电政府迅筹国策,勿
丧国权,并电巴黎专使,毅力坚持,争还国土。同深感祷。
直隶甲种工业学校一百八十二人泣叩
A.1917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36年
141921年6月29日下午6点,毛泽东在长沙小西门码头,乘着暮色,登上开往上海的
小火轮。他此行的目的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领导秋收起义
C.组织工人运动
D.创建根据地
15.学者陈旭麓这样描述某一事件:它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中,在另一
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这一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护法战争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八年级历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