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复习任务单(四)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四) 第九章 青藏地区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 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1-14 06:14:41

文档简介

大单元复习任务单(四)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4 000 ②高寒 ③青海 ④牦牛 ⑤雅鲁藏布江 ⑥青稞 ⑦长江 ⑧澜沧江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生产
【链接·考点】
1.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影响青藏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该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成为青藏地区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也称河谷农业。
3.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2)气温低,生长期长。
(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变式·提能】
  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的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目前仍在使用的蓄水池有400多座,多采用敞口晒水,助力当地成为“青稞之乡”。如图为西藏萨迦蓄水池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典型的自然特征是(C)
A.千沟万壑 B.干旱缺水
C.高寒缺氧 D.土壤肥沃
2.该灌溉工程蓄水池采用敞口晒水,可以(C)
A.增加水量 B.减少蒸发
C.提高水温 D.改善水质
3.该区域种植青稞的有利条件是(B)
A.高温多雨 B.光照充足
C.人口稠密 D.机械化水平高
  西藏天然饮用水多呈天然弱碱性,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天然饮用水产业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产品绝大多数都销往区外。读图,完成4、5题。
4.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有(A)
①亚洲水塔,水资源丰富
②含多种微量元素,水质优
③人类活动少,污染小
④当地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关于西藏天然饮用水销往区外的主要运输方式和原因描述正确的是(D)
A.航空运输,速度快 B.水路运输,成本低
C.公路运输,最灵活 D.铁路运输,运量大
考点二 三江源的保护
【链接·考点】
1.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直接影响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2.三江源的最初水源来自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水量受气温影响。
3.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措施一般包括“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方面。
【变式·提能】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6~8题。
6.三江源不包括哪条河流(D)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怒江
7.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B)
A.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8.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退化的主要原因是(C)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2023·广安学业考)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B)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C)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2023·济南三模)苹果喜温凉,属暖温带水果,藏东南河谷是西藏苹果主产区,林芝是其最大产地。林芝苹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 500~4 100米的河谷地区,其品质优良,供应市场时间长。据此完成3~5题。
3.藏东南河谷地区能够成为西藏苹果主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
A.水源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4.林芝苹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A)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病虫害少 ④生长期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林芝苹果供应市场时间长,主要因素是该种植区(D)
A.日照时间长
B.受冬季风影响小
C.太阳辐射强
D.气候垂直差异大
【拓展迁移】
6.(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如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碧波荡漾——青海湖】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小(选填“大”或“小”)。
【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
(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发展旅游业;提供建筑材料;提供工业原料等。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如图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
(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减少对野生动物生活的干扰;保护湿地生态;保障铁路运行安全等。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流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等。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青稞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
7.(2023·泰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某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扎囊有机蔬果基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群山拱护,一片片温室大棚连绵不绝,何其壮观!
材料二 青海省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被认为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之地。
(1)雅鲁藏布江谷地青稞等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2)雅鲁藏布江谷地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改善了当地的A。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3)当地大棚引种西瓜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欠佳,只有将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D。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干燥,直接“铺”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4)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建议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二氧化碳气体起保温作用,提高大棚的温度。
(5)根据图3,描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致空间变化规律: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不均匀,大体呈由东部、南部向西北递增趋势。
(6)某公司打算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计划在图3中的冷湖和西宁两地各造一处,请分别指出两地的优势,冷湖优势:年太阳总辐射量最高,太阳能资源丰富,
西宁优势:省会城市,消费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大单元复习任务单(四)
体系脉络构建
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生产
【链接·考点】
1.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影响青藏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该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成为青藏地区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也称河谷农业。
3.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1)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2)气温低,生长期长。
(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变式·提能】
  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的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灌溉工程遗产。该工程目前仍在使用的蓄水池有400多座,多采用敞口晒水,助力当地成为“青稞之乡”。如图为西藏萨迦蓄水池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灌溉工程所在区域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
A.千沟万壑 B.干旱缺水
C.高寒缺氧 D.土壤肥沃
2.该灌溉工程蓄水池采用敞口晒水,可以( )
A.增加水量 B.减少蒸发
C.提高水温 D.改善水质
3.该区域种植青稞的有利条件是( )
A.高温多雨 B.光照充足
C.人口稠密 D.机械化水平高
  西藏天然饮用水多呈天然弱碱性,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天然饮用水产业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产品绝大多数都销往区外。读图,完成4、5题。
4.西藏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优势有( )
①亚洲水塔,水资源丰富
②含多种微量元素,水质优
③人类活动少,污染小
④当地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关于西藏天然饮用水销往区外的主要运输方式和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航空运输,速度快 B.水路运输,成本低
C.公路运输,最灵活 D.铁路运输,运量大
考点二 三江源的保护
【链接·考点】
1.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直接影响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2.三江源的最初水源来自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水量受气温影响。
3.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措施一般包括“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方面。
【变式·提能】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6~8题。
6.三江源不包括哪条河流( )
A.黄河 B.长江 C.澜沧江 D.怒江
7.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
C.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
8.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全球气候变暖 D.湿地面积缩小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2023·广安学业考)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2023·济南三模)苹果喜温凉,属暖温带水果,藏东南河谷是西藏苹果主产区,林芝是其最大产地。林芝苹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 500~4 100米的河谷地区,其品质优良,供应市场时间长。据此完成3~5题。
3.藏东南河谷地区能够成为西藏苹果主产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4.林芝苹果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病虫害少 ④生长期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林芝苹果供应市场时间长,主要因素是该种植区( )
A.日照时间长
B.受冬季风影响小
C.太阳辐射强
D.气候垂直差异大
【拓展迁移】
6.(2024·成都学业考)青藏铁路不仅是青藏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还是一条美丽的雪域景观大道。如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碧波荡漾——青海湖】
(1)青海湖四周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由此推测湖水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湖畔绿茵如毯,碧波倒映着蓝天白云,由此推测湖水含沙量 (选填“大”或“小”)。
【盐的世界——聚宝盆】
  柴达木盆地是盐的世界,有察尔汗盐湖、万丈盐桥等景点;途经该地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修建在干盐滩上,这里的机场跑道也是用盐和卤水修建而成。
(2)指出盐湖的开发利用方向。 。
【中华水塔——三江源】
这里是江河的源地,野生动物的天堂,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保护区。如图为途经三江源保护区的青藏铁路景观。
(3)简述青藏铁路多采取高架桥通过三江源保护区的原因。 。
(4)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草场不断退化,将会给黄河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高寒河谷——特色农业】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农产品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5)雅鲁藏布江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和小麦等;从日照和温差等条件,分析该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
7.(2023·泰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某现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扎囊有机蔬果基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群山拱护,一片片温室大棚连绵不绝,何其壮观!
材料二 青海省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被认为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之地。
(1)雅鲁藏布江谷地青稞等农作物单产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
(2)雅鲁藏布江谷地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改善了当地的 。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3)当地大棚引种西瓜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长势欠佳,只有将西瓜“挂”着才能结果。西瓜“挂”着的原因是 。
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减少农业投入
C.土壤干燥,直接“铺”在地上,容易使西瓜的水分蒸发
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
(4)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建议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 。
(5)根据图3,描述青海省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大致空间变化规律: 。
(6)某公司打算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计划在图3中的冷湖和西宁两地各造一处,请分别指出两地的优势,冷湖优势: ,
西宁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