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复习提升(第八章) 学案(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综合复习提升(第八章) 学案(原卷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13 21:19:55

文档简介

综合复习提升
体系脉络构建
教材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张亮用食指和大拇指夹着质量不能忽略不计的三角尺静止不动,若大拇指所受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与尺子的接触面积为S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与尺子的接触面积为S2;则F1 F2;若p1=p2,则S1 S2。(以上皆选填“>”“<”或“=”)
2.如图,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了 ,可以使壶嘴和壶身中水面保持相平,茶壶内水对壶底的压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壶内水的重力。
3.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由于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铁桶快速地被压扁;如果桶内气压不变,把变形的铁桶移到高空,铁桶形变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吹气之前,竖直吸管和烧杯构成 ,竖直吸管内和烧杯内水面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当沿横管向左快速吹气时,竖管中的水面将 ,这是因为竖管上方空气 。
实验重点再现
1.(2023·宁夏中考)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采用了 法。
(2)对比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请列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该结论的事例: 。
2.(2024·安徽中考)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
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C (选填“>”“=”或“<”)ρD 。
真题中考挑战
考点一 与压强有关的现象
1.(2024·福建中考)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2.(2024·成都中考)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3. (2023·济宁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它与蓄水容器相连,在玻璃管较粗和较细的部分,各接有一段竖直的细玻璃管。M、N是A、B玻璃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竖直细玻璃管下方。关闭阀门K,将水注入蓄水容器中,根据 原理,两竖直细玻璃管内水面是相平的;打开阀门K,水流出过程中,M点的压强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点的压强。
4.(2024·烟台中考改编)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翼 方(选填“上”或“下”)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5.(2024·广元中考)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红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气压计,如图甲。小丽将该气压计从5楼带到1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水面 ;如图乙,她又去掉橡皮塞,待水面静止时,用一支吸管,将管口靠近玻璃管上端,通过吸管向右吹气,观察到玻璃管内水面 (两空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考点二 压强的大小比较及计算
6.(2023·岳阳中考)一个装满书的箱子,用图示三种不同方式提起并保持静止。甲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甲,乙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
B.F甲C.比较乙、丙两图,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D.比较乙、丙两图,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7. (2024·河南中考)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8.(2023·郴州中考)如图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
(g取10 N/kg)( )
A.4×105 Pa      B.3×105 Pa
C.5×105 Pa D.1×105 Pa
9. (多选)(2024·南充中考)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甲=6×103 kg/m3,乙的边长为30 cm(g取10 N/k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D)
A.乙的密度为2×103 kg/m3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
C.图中hA=10 cm
D.图中pA=3×103 Pa
10.(2023·安徽中考)“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 综合复习提升
体系脉络构建
教材图片解读
1.如图所示,张亮用食指和大拇指夹着质量不能忽略不计的三角尺静止不动,若大拇指所受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与尺子的接触面积为S1;食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与尺子的接触面积为S2;则F1 > F2;若p1=p2,则S1 > S2。(以上皆选填“>”“<”或“=”)
2.如图,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了 连通器 ,可以使壶嘴和壶身中水面保持相平,茶壶内水对壶底的压力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壶内水的重力。
3.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水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由于桶内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铁桶快速地被压扁;如果桶内气压不变,把变形的铁桶移到高空,铁桶形变的程度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所示,吹气之前,竖直吸管和烧杯构成 连通器 ,竖直吸管内和烧杯内水面 相平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当沿横管向左快速吹气时,竖管中的水面将 上升 ,这是因为竖管上方空气 流速大、压强小 。
实验重点再现
1.(2023·宁夏中考)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采用了 转换 法。
(2)对比 乙、丙 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请列举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该结论的事例: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
2.(2024·安徽中考)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
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大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ρC < (选填“>”“=”或“<”)ρD 。
真题中考挑战
考点一 与压强有关的现象
1.(2024·福建中考)如图所示的生产生活实例,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
2.(2024·成都中考)物理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用久的菜刀需要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压强
B.人行盲道有凸起,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C.有风吹过,窗帘飘向窗外,是因为窗外大气压变大
D.飞机受到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
3. (2023·济宁中考)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一段内径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它与蓄水容器相连,在玻璃管较粗和较细的部分,各接有一段竖直的细玻璃管。M、N是A、B玻璃管内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位于两竖直细玻璃管下方。关闭阀门K,将水注入蓄水容器中,根据 连通器 原理,两竖直细玻璃管内水面是相平的;打开阀门K,水流出过程中,M点的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点的压强。
4.(2024·烟台中考改编)春节期间,小明和父母乘飞机去上海旅游。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强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机翼 上 方(选填“上”或“下”)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因此获得了向上的升力。
5.(2024·广元中考)取一个瓶子,装入适量红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玻璃管上端吹入少量气体,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气压计,如图甲。小丽将该气压计从5楼带到1楼的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内水面 下降 ;如图乙,她又去掉橡皮塞,待水面静止时,用一支吸管,将管口靠近玻璃管上端,通过吸管向右吹气,观察到玻璃管内水面 上升 (两空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考点二 压强的大小比较及计算
6.(2023·岳阳中考)一个装满书的箱子,用图示三种不同方式提起并保持静止。甲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甲,乙图中绳子对手的拉力为F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F甲>F乙
B.F甲C.比较乙、丙两图,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D.比较乙、丙两图,丙图中绳子对手的勒痕更深一些
7. (2024·河南中考)如图,把木板放在海绵上,木板上放一水杯,静止时木板保持水平。若水杯重为G1,木板重为G2,水杯底面积为S1,木板底面积为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水杯受到的重力
B.水杯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水杯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水杯对木板的压强为
D.木板对海绵的压强为
8.(2023·郴州中考)如图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
(g取10 N/kg)(B)
A.4×105 Pa      B.3×105 Pa
C.5×105 Pa D.1×105 Pa
9. (多选)(2024·南充中考)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将甲、乙沿水平方向切去高度Δh,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Δ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ρ甲=6×103 kg/m3,乙的边长为30 cm(g取10 N/kg),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D)
A.乙的密度为2×103 kg/m3
B.未切前,甲的质量为24 kg
C.图中hA=10 cm
D.图中pA=3×103 Pa
10.(2023·安徽中考)“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 000 m深处时,其外部0.1 m2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107 N。(海水密度近似为1×103 kg/m3,g取10 N/k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