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学期学业质量们光指标调研卷
高三语文
2025.01
注意:本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调研时间150分钟。请按服题号将答聚填涂或
书写在荟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卷上无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地图对表达地理情况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地理著作更大。我国具有悠久的制作地图的
传统、在西周初期的文献记载和铜器铭文里,已有为营建洛邑而绘制的选定城址图,记录
重大军事行动的武王成王伐商图,表示王箴以东谐候礓界的《东国图》等,足证在此以前
必曾已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制图技术发展过程。
《周礼》所载地图品种繁多,有包括当时所知“天下”“九州”的大面积图,有一遂
(一万家)乃至一闾一里(二十五家)居住区的小地区图:内容有山林、川泽、丘陵、坟
衍、原隰等地貌,有邦、国、都、鄙、乡、里等政区,有农、林、牧、矿、动植物等物产,
有交通路线,有可以据以判决闾里争讼的土地图等等。《管子·地图篇》所载地图精确度
极高,战争时可据以审知道里远近、地形险要,决定行军路线,举措先后。
地图的制作随着时代的进程日益普及、发展。单就唐宋时代而言,当时定制,全国各
府州每三年或五年都要绘制一次本州地图,和本州的版籍一起上报尚书省。除统治所及地
域内的政区图外,又画有域外图。除疆域政区图外,又有边防、屯牧、邮驿、河渠水利等
特种图。除政府各机构和各级地方政府所绘制者外,又有学者私人所制作的各种地图。总
之,在这几千年中曾经制作出来的地图应以万数计。
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图不下于书,故图与书合称“图书”或“图籍”,用以包括所有的
传世文献资料。从历史时期的记载看,图与书确是长期以来受到重视。可是,古籍在历经
千百年来天突人祸之余,流传至今的约计达十余万种,论卷数则应达数百万。而古代地图
若以一幅图抵一种书,则流传下来的不及古籍百分之一;若以一幅图抵一卷书,则只有古
籍的千分万分之一。为什么这么少,推原其故,当由于:
一、图的摹绘比书的传写要难得多,所以图的摹绘本一般要比书的传写本少得多。流
传到后世的机会相应减少。有些见于记载的图也许本来只有一幅原制品,从没有复制过:
这种以孤本形式保藏起来的图,其存在时期当然不可能很久。
二、古代的制图技术还不大可能在等大的缣帛或纸张上,用多种不同比例尺画出面积
大小不同,内容多少不一的地图来,图幅的宽度长度一般都跟着所画地域范围的大小和内
容的多寡而或大或小或长或方。各种地图图幅大小和形状的差别很大,所以只能都以单幅
形式收戴,难以装订成册。这就比成册成函的书籍保存起来难得多。
三、历代书籍或服在官府,或散在民间。古书的大部分虽在多次劫难中被毁灭了,却
还有小部分保存下来。古代地阻几乎全部是收藏在官府里,民间藏有地图虽不能说绝无,
必然是很少的。因而劫难之来,几是画在竹、木、纸、帛等材料上的地图,即无一能幸免
于难;幸存下来的,只能是刻在石碑上的,或埋在坟墓里的。
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零碑文字资料可以被汇编为一部经而流传下来,可以被采入一朝
的正史而流传下来,可以被缀辑成一部书而流传下来,而这几种“可以”对难以摹绘、大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