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宁陕县城关初级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19 08: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举世公认的大文豪,被称为 “天才艺术家”、“俄罗斯文学的灵魂”。他是一个文坛巨匠,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编成的全集多达90卷。
著名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家是名门贵族,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他的思想极其矛盾。一方面,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另一方面,他又反对以革命方法消灭农奴制,妄想寻找自己的道路。为此,他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晚年的他决然放弃财产,意志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孤独的客死于途中。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和不抗恶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一个小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圈画生字新词,进行理解积累。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并理清层次脉络。
黝黑 一绺 滞留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炽热 失调 穹顶
锃亮 盎然 黯然 粲然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yǒuliǔzhìgùxuānxīzhū rúsìgān gàchìtiáoqióngzèngàngàncànjīnhànmàoyín你会读,会写吗滞留:
禁锢:
轩昂:
犀利:
藏污纳垢(gòu):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束缚、限制。停留不动。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你知道意思吗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第1段:须发浓密第2段:田野村夫的脸孔第3段:忧郁的面容表情第4段:长相平平第5段:外貌令人失望第6段:目光犀利第7段:眼睛蕴含丰富情感第8段:眼睛具有威力第9段:眼睛的犀利 与人生的不幸 外貌特征眼光犀利深邃的精神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概括段意,理清脉络想一想,议一议 1.你最喜欢作者描写的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个部位,为什么?2.从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发肤、鼻子、眼睛的语句,并品评其表达效果。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须发:眉毛: 像是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额头: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皮 肤: 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样子。鼻子: 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目光: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的情感。合作探究 ?1. 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人的总体
印象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词语回答)
失调、崎岖、平庸而粗鄙。2.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翁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夸张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特征。(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特征突出形象鲜明。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3.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展现了托尔斯泰的精神风貌。 鲁迅说:“要极省简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刻画他的眼睛。”课文第二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找出描写眼睛的语句,想想有什么作用?犀利的目光;
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的威力;
赞美他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研 读 思 考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这句话运用夸张的手法,恰当有力生动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表现了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
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
精确无误的频波。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4.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托尔斯泰的目光犀利深刻,具有准确的洞察力。合作交流:从6-9段句子中你发现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作了怎样的评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眼睛敏锐、目光犀利、蕴藏有丰富的情感,很有威力。表达了作者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看图,分析肖像画: 课文前半部分是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平庸丑陋
大众化灵魂的高贵,
眼睛的精美是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反衬说明欲扬先抑列夫 托尔斯泰外貌特征
(平庸甚至丑陋)多毛、须发浓密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孔
忧郁、消沉
普通大众的脸非同寻常的眼睛
(敏锐、深刻)犀利的目光
蕴藏丰富的感情
眼睛具有威力欲扬先抑崇敬赞美(思想精神)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一起讨论:
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探讨理解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而“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列夫·托尔斯泰名言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的收获 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形、神兼备。眼睛不可以忽视。如何进行肖像描写?模仿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描述一下安徒生或鲁迅的眼睛。小练笔